分享

疑似王羲之真迹:神龙《兰亭》再揭秘

 愚夫vu9ll2dhwz 2019-10-30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话题即使很敏感又是很复杂的,她不仅是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又是影响了整个行书历史的神品,最大的遗憾则是原作不复存在,当然包括王羲之所有作品都是唐代的复制品,这不能不令人唏嘘不已。可是今天,借助高像素数码相机拍摄下来的超高清图片,重新仔细观察神龙本《兰亭序》,世传的双勾填墨的说法难以立足,她更像是一个一次完成的初稿,那也意味着应该是大王的真迹。本文从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并请教各方专家:

一、神龙本《兰亭序》不是双钩和临摹的,是快速书写才能出现的书作。

1、起笔和收笔处的分叉细小。

“岁”的上部的中间一竖的起笔处是个三分叉,下部的三个短竖的右边两个的起笔处都是分叉的,尤其是左边的竖的分叉不易觉察,细小难辨。这几处的分叉都是不可能完成双沟临摹的。

“在”的起笔处,一落笔就有一个细小的分差,这个也是字原大时不易观察到的。

“丑”的左边一竖和下边两横的起笔处都有分叉,尤其是两横的分叉,即使放大了还是很模糊的,原大看根本不会想到有分叉,就更谈不上双钩临摹了。

这个现象在全帖中有一百多个字,在这里不能一一列出,仅举这几例可以说明问题了。

2、附毫(贼毫)——这是最难看到的,也是不会临摹出来的。

“和”的左边横的上方,行笔到一半的时候有一条并行的细线,几乎看不到,放大后仔细观察,朦朦胧胧有一根线,是快速行笔毫时笔带出来的。这个线条是不可能双钩出来的。

“可”的长横的上方放大后可以看到有一根附着的长细线,与横画平行,若即若离,有断续,如此细而长的线条绝不可能是临摹能够办到的。“口”所有笔画和与竖钩的牵丝的上方都有一条细丝,基本与笔画保持平行,这个也是不放大根本看不到的。放大后也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到,不清楚、有断连。这种细丝若不是高清晰的相机拍摄,是无法凭借肉眼看到的,就不可能临摹了。竖钩的上方和右边也有同样的细丝,似乎更细一些,更模糊。

附毫的现象也能够找出来几十个字,带有明显的普遍性,足可以证明双勾填墨的不可能。

3、笔画边沿线—丰富多样,与临摹比较(王羲之手札),差别明显;与唐代墨迹《书谱》、《自叙帖》类似。《兰亭序》笔画边沿线有光滑一些的,也有很多因侧锋书写不光滑的,原大时看不到,放大后锯齿状非常明显。尤其是大量的横画是侧锋书写,也印证了有些专家论证的晋代书写的姿势,纸面斜着,容易造成横画的侧锋。

    《自叙帖》选字

4、淡墨的多次使用—这个问题过去没有被提过,说明没被发现;

淡墨的使用从第十六行开始,浓淡的变化程度较大,层次不一。

首先,先看最明显的几个字。

这几个字是比较明显的墨色较淡,也不是完全一致,“每”是最淡的,其次是“至”、“向”、“彭”,其他几个稍黑一点,当然也不全一样。有一个问题很重要,“每”、“能”、“彭”、“述”几个字都有一两个笔画因含水量较多有湮出来的现象,这些地方主要是行笔之中停顿时间明显稍长一点点的地方,“每”和“彭”是笔画的收笔处,回锋造成。“能”和“述”的钩,在钩出之前行笔稍顿造成。

其次,来分析其他部分淡墨使用的情况。

第十六行,在“至”之后,“及其所之既惓情”几个字还是淡墨,只不过稍浓一些了。可以看出书写“至”的时候,毛笔尖上蘸了一点水,慢慢地水在减少,墨色渐浓,这个过程都真实的记录下来。这个是完全做不了假的,因为以前不借助高清图片根本就看不出来。

接下的第十七行过程又是相反的,笔尖蘸墨写出来“随事”两个字浓墨的字之后,“迁感慨系之矣”又是稍淡一点了,这是笔尖的墨用掉了原来蘸的水又出来了的原因。

接下来是明显稍淡的“向之”覆盖了浓墨的“于今”,“于今”两个字的笔画也不全,怎么来解释呢,从接下去的 “所”之后很多的淡墨字来看,是“于今”写完了,接着就涂改了,“于今”两个字没有完全干透,在思考了一下之后用淡墨涂改,浓墨的有些笔画被吸掉了,这个今天我们还可以使用熟宣最一些试验,是很正常的现象。

从这里以后一直到文章结束,就是在反复使用笔尖沾水或蘸墨的过程中进行的。墨色从深到浅分为几个层次,要说的清楚很不容易,至于后来作假或者重新抄文章都是不会这么自然的,还要写的神采飞扬,应该是除了喝酒之后到了“微醺”的状态之中才会有的神来之笔,难怪说连王羲之清醒之后也难以再写出来这么精彩的作品了。

 5、笔画上的结痂。

 笔画的结痂现象也是书写速度较快留下来的笔画上的毛病,完全无意于此,也没有顾及到,不放大的话很多都是可以忽略的,越是可以忽略的这些越能说明临摹不可能做到。后来再重写也不可能做到,后来再写文章或者临写都要认真的多,不会过于快速而肆无忌惮,王羲之的书写则是一边思考文章内容一边书写,根本没有留意书法的状况,《兰亭序》的精彩也就来源于这种无意的最佳状态中。

 “和”的“口”部上面一横起笔后上面有一个很小的痂。

“九”的长横近收笔处上部有一个痂。

“岁”的左下部竖撇收笔处上方的左边有一个痂。

“稽”的第一笔撇的上方、右边竖撇的起笔处和右下部“日”的中间短横上方各有一个小痂。

“阴”的右边长捺的收笔处上方有一个明显的痂。

“揽”的右边下部捺画中部有一个明显的痂。

  6、笔画间的余墨

“托”的起笔一点的收笔处有一个多余的墨块,比结痂要突出一些。

 “足”的中部转折处的左方的墨线和收笔平捺的上方的多余墨点都很清晰。

 “其”的右长竖的左边的多余墨点较明显。

“所”的中部竖画的左旁有一个较大的多余墨块。

 “既”的笔画间有多处多余的墨点。

“揽”的提手的钩的下方有一个明显多余的较大的墨块。

“固”的中部的“口”的内部和下方各有一个多余的墨块。

“生”的左下部横画起笔处的上方有一个明显的多余墨点。

“为”的上部的多余墨块很明显。

笔画间的余墨,也是快速书写不小心留下的,这些也是应该无法复制的,也不应该复制的,上面把最突出最典型的几个字的笔画间的余墨做了一个简单的说明,和淡墨的使用、笔画上的结痂一起足可以进一步证明神龙本《兰亭序》属于王羲之本人的确定性。

除了书写上的证据,文献上也明显可以来说明这个神龙本《兰亭序》应该是王羲之所为。下面在从其他方面进一步说明。

二、为什么怀疑是王羲之的真迹:

1、《集字圣教序》用字证明了《兰亭序》。一共使用了88字,而“群”的使用充分说明了,神龙本就是当初的被唐太宗得到的真迹,不是双钩的话,下部竖画的缺损,不可能临摹得好-横竖都缺。

2、唐代初年几个大鉴定家,如虞世南、褚遂良等,即便是李世民书法水平那么高,断不会弄错不会搞错。

3、涂改—后写者不会抄错文字,尤其不会乱涂乱改,与几个赝品对比《倪宽赞》、《张长史笔法十二意》明显,限于篇幅,不再展开。

三、以上几个方面已经可以说明问题,还可以补充一些证据:

1、《兰亭序》行气十足,字形倾泻不一个角度,超出普通太多(世界上超一流的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本人都不能重复,不可能造假);

2、与王羲之手札和儿子们书作的字型对比的类似性:《淳化阁帖》中大王的儿子们的书法与其高度一致,也说明《兰亭序》不孤单。

3、冯承素墓志没有提及临摹及《兰亭序》,百度上有这个墓志的详细解释,可以参照一下。

4、几个小问题(纸张拼接、神龙印、怏然)

结论是王羲之真迹虽然太具有爆炸性,然而更能够解释得清这几个问题。王羲之经常书写信札,这个纸张大小差不多正好是半张兰亭序的大小(35X24),《兰亭序》中间拼接的问题迎刃而解。

“神龙”这个年号是武则天先用,不到一年,唐中宗接着用也不到一年。常理讲中宗一般不会使用,故这个神龙印应该是武则天时期钤上的,即使是中宗,也知道这个书法作品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这个印其他地方没用过,单单用在这里皆不是随意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