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羡慕从没读过金庸的人啊!

 七侠荡寇志 2019-10-30

这篇文是写给从没读过金庸的诸位看的:

如果志在读完十四部,是一回事。

如果只是想读点有趣的故事(而并不想通读十四部),那是另一回事。

以三联版为准。

一本本来。


读《书剑恩仇录》,请别抱着太强的代入感。

因为主角视角是陆菲青时,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主角视角是陈家洛时,又身怀大任,不免磨叽。

颇难读得爽快。

所以周绮+徐天宏那段、文泰来为主视角那段,显得格外有趣。

乾隆为主视角那段,是金庸所有小说中,除了《鹿鼎记》外,幽默感最丰富的。小时候不觉得,长大了回去读,会发现字里行间,都是笑意。

书剑有个隐藏好看处,是人情。

不同身份的人彼此相认;各级官僚之间推卸责任;几组仇人相逢时斗智斗勇彼此权衡。

别把关注点只放在陈家洛身上,书就好看得多。


读《碧血剑》,不妨记住一个总纲:

这本书其实袁承志不是主角。他只是一个摄像头,带着你看明末,负责摆平江湖纷争、带出金蛇郎君的命运、见识李自成、皇太极和崇祯,目睹明亡的那段。

真正想呈现的,是夏雪宜和明末群雄。一旦理解了这个,就不会为袁承志这个缺少个性、顺得异乎寻常的主角烦恼了。


《射雕英雄传》纯论故事讲述和代入感,几乎无与伦比。

因为这本书常有舞台剧叙述结构,人物少而熟悉,而且总是会反复登场——比如牛家村七日七夜,此前已出场过的人物和矛盾悉数出现退场一遍,矛盾聚集又解开,简直神来之笔。

所以这本书不需要任何费心使力,就能读得很愉快,而且能一再重读,毫无压力。


《雪山飞狐》的真主角不是胡斐。请把握住这点,读起来会开心很多。

故事的重点,其实全在于前面你一言、我一语,凑出了此前的恩怨纠结。真正想描写的人物,是胡一刀与苗人凤,是田归农之死。

胡斐的意义,主要是最后一幕。所以别太把心思挂在他身上。

只论剧情的纠结好看程度,陶子安、田青文和曹云奇那组,反而特别值得关注呢。


《神雕侠侣》,如果代入杨过太深,很容易读纠结了。因为太多误会和不平,很容易读执了。

我跟朋友推荐过一个法子:把自己的视角设定为穆念慈。知道一切后,再读杨过的历程,能够清晰地感受他的执着、歧路和反转。到他终于对黄蓉说“你放心”时,会有一种看到他迷途知返的快乐。

一条暗线:全书其实从杨过入古墓→救陆无双段落,以及杨过得到玄铁剑后,才是真杨过传。

其他段落,其实更像是射雕后传。尤其是开头到杨过上终南山,以及大胜关到杨过断臂段落,实是郭靖传。

最好的郭靖完成体形象,实则在《神雕侠侣》之中。


《飞狐外传》,胡斐主角戏份变重了。

但他依然像一个摄像镜头,负责领略的还是苗人凤那段故事——所以故事开头和结尾,都是以苗人凤和南兰为结。

除了描绘苗人凤,胡斐的另一个任务,是带出程灵素的故事。

袁紫衣的许多动机其实很奇怪。这个角色存在的主要意义,是让胡斐因为爱她,而辜负程灵素。所以程灵素与苗人凤实是本书的实际剧情爆发点,胡斐依然是个书胆。


《白马啸西风》的妙处是,用李文秀视角读一遍,是一个故事。

脱离李文秀视角,想清楚这个故事,是另一个版本。

所以“那些是很好很好的,但我偏不喜欢”,还有一重意义:经历过这些后,李文秀依然能保持最初的执拗和纯真。


《鸳鸯刀》是一本小型《鹿鼎记》,负责解构巅峰之前一切设定玩的。

真出戏的其实是太岳四侠和周威信周总镖头。他们是欢腾的喜剧角色,是本书真正的核心。


《倚天屠龙记》,好看在各色正邪对撞。正派侠客被妖女勾走、正派掌门追杀邪派蝠王、正派人士坑害张无忌、排难解纷当六强、天下英雄莫能当,以及四女同舟何所望,一个是带毒姑娘,一个是西域间谍,一个是正派变邪派,一个是痴心小妖女。正派姑娘跟邪派大魔头生了孩子,犹且不悔。

身份、立场、成见、误解之下的爱恨。

多想想这些,就会不那么在意张无忌的磨叽了。


《连城诀》,记得把狄云当成一个视角。

如果代入他当主角,就太苦太憋屈了,从头到尾不舒服。把他当个视角,就会发现,金庸借他的眼睛,看到了最出彩的人物:他的三位师父师叔、丁典凌霜华、血刀老祖和花铁干,人物精彩极了——比起脸谱化的《碧血剑》,《连城诀》的人物真是太鲜活了。

只要别代入狄云。


《天龙八部》,金庸先生怕人读不懂,加释名,加后记,就差手把手跟你说了:

记住每个角色都很苦,都很悲,都被某样欲望孽情控制着,都被命运安排纠结着。

就懂这个森罗万象的世界了。


《侠客行》,是一个纯粹的童话。没《鸳鸯刀》那么戏谑,但宗旨类似:看看每个高手对天真无邪主角毫无办法的样子,是本书最大的乐趣。


《笑傲江湖》,有一个反向读法。

想一想如果没有令狐冲存在,或者说,令狐冲没有主角光环,这最后会是个怎样的故事?

令狐冲的主要功能,是从侧面暗示出岳不群和左冷禅的惨烈争斗,又目睹黑木崖上的风云变幻。他自己借助主角光环完成剧情杀,对付了岳不群与左冷禅,然后剧情又强行干掉了任我行。

想象一下没有令狐冲这个理想角色的世界,江湖是什么样?

这是《笑傲江湖》的另一面。


《鹿鼎记》是一本康熙朝简史,是侠客们的结束。陈近南之死对应着陈家洛。从陈家洛的反清复明,到韦小宝的“如果康熙是好皇帝,我们为什么要反他”,是金庸先生自己的一个巨大转变。‪一切设定都在这本书里回转。一个不会武功的主角目睹了侠时代的结束。嗯。


《越女剑》是个纯粹的故事,不提。


如果您志在读完十四部,那我建议还是还是按年限读。像《碧血剑》的青涩感太重;如果先看了《鹿鼎记》那么纯熟老辣又恶搞的文笔,再看《碧血剑》,根本看不下去。

我推荐的顺序:

《书剑恩仇录》,看个热闹。

《飞狐外传》,顺手接着书剑。

《雪山飞狐》,这样把乾隆年间三部曲算是看完了。

《鸳鸯刀》,看之前三部大的,太憋屈了,看看《鸳鸯刀》散散心解解屈。

《碧血剑》,热热身。

《袁崇焕评传》顺手看完。

《连城诀》,紧紧情绪。

《射雕英雄传》,舒舒服服看最肥而不腻的故事。

《神雕侠侣》,比《射雕》憋屈,也紧,但能看看。

《倚天屠龙记》,勉强算大团圆,也收个尾。

《白马啸西风》,看完三部曲,拿这个散散心。

《侠客行》,上部结尾有点哀怨,欢乐一下。

《笑傲江湖》,清逸飘洒。

《天龙八部》,雄浑诡谲。

《鹿鼎记》,举重若轻看完,收尾。

《越女剑》,迅速读完,当最后甜点。


如果是已经知道剧情,重读消遣的话,看代入感则《射雕》《笑傲》,看感情则《倚天》《天龙》,看人情则《鹿鼎记》。

如果要看打戏,《雪山飞狐》——嗯,是的。

结尾那场打戏不提,中间胡一刀和苗人凤的打戏,虽由阎基口述,但前后双方风采绝伦,实在是金庸小说里高手对决,风范第一。

最后,还是那句:

真羡慕从来没读过金庸的人啊:

我真的很想,穿越回那个年份,重回到“从没读过金庸小说”的阶段,重新再尝试一次那种,从头开始一曲一折、一跌一宕的感觉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