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名篇《劝学》竟蕴含育儿哲理

 昵称32901809 2019-10-30

经典名篇《劝学》竟蕴含育儿哲理

《劝学》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荀子,曾著有一篇论说文,该文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与方法。

它就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劝学》,我国历代教育学家莫不从中汲取营养。

世人皆知《劝学》是一部讲学习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经典篇章。其实,我觉得《劝学》更像一部育儿方面的圣典。

《劝学》中蕴含了很多育儿的哲理和方法,下面列举三列哲理来探究一下:

哲理一: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劝学》有这样一句:“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意思是说:木材笔直的都能符合拉直的墨线,通过火烤的方法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的标准了。即使再被风吹日晒而变得干枯,它也不会再变得挺直了,这都是因为经过加工,才使它成为这样的。

经典名篇《劝学》竟蕴含育儿哲理

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那么这句话蕴含什么育儿哲理和方法呢?

哲理:“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讲的是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长久的保存下来。即使受到外界的影响,从小养成的习惯也不会随之而改变。习惯会跟随和影响孩子的一生。

养成好习惯的方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习惯的养成是要讲究方式和方法的。那么现代育儿应该用什么方式方法呢,这句话也给出了答案: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儿童时期孩子就像木直中绳那样,不知道什么习惯是正确,什么习惯是错误的,这就要求父母要像輮木为轮那样去教育孩子:告诉孩子哪些习惯是正确的,哪些习惯是错误的。如果遇到孩子有不好的习惯也要及时纠正。

輮: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这个工艺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耐心的来弯曲,如果烤的太急,会使木条着火或者烤焦。同样,在对待孩子习惯养成的问题上,父母也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能操之过急,太急就容易让孩子感受到压力,压力过大会压垮孩子或者让孩子对某种习惯产生逆反心理,这样就适得其反了。

经典名篇《劝学》竟蕴含育儿哲理

好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哲理二:要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

《劝学》有这样一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意思是说: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形成江河大海。骏马一个跨跃,也不能有十步那么远;劣马连走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永不停止。雕刻一件物品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即使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经典名篇《劝学》竟蕴含育儿哲理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那么这句话又蕴含什么育儿哲理和方法呢?

哲理:“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成功的路上会有很多挫折和困难,要想到达成功之路的终点,就必须锲而不舍的坚持。父母要培养孩子持续的毅力,坚持到困难向他退缩。

方法:“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坚持不懈品质的养成是需要正确的方向和方法。那么现代育儿应该怎么样正确培养呢?这句话也给出了答案: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要到达千里、汇成江海首先需要的是目标,然后是方向。对儿童坚持不懈品质的培养也同样需要目标和方向。

由于儿童年龄比较小,就需要父母帮助孩子设定一个符合孩子现阶段的目标,然后鼓励他,在旁边给孩子指明前进的方向,但不能帮助他完成。

“跬步、小流”:到达千里之外、汇成江海都需要一步一步,一股一股的慢慢积累而成。坚持不懈品质的培养,也需要父母一个小目标一小目标的给孩子设定,让孩子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去实现,这样既可以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激发孩子内心坚持下去的动力,更有助于孩子坚持不懈品质的培养。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论是连走十天还是在金石上雕刻对于劣马和人来说都是一种在成功路上需要克服的磨难。

磨难,是孩子在成长路上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为了锻炼孩子面对困难而坚持不懈的毅力,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有目的设置一些障碍,让他去独立克服障碍、跨越障碍,父母可以在旁观关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

经典名篇《劝学》竟蕴含育儿哲理

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

哲理三:对孩子要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教育。

《劝学》有云:“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意思是:《尚书》是记录政事的;《诗经》是归结心声的;《礼经》是制定法制的前提、是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到达了道德的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是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内容广阔博大,《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经典名篇《劝学》竟蕴含育儿哲理

学到《礼经》才能算达到道德的顶峰

那么这句话又蕴含什么育儿哲理和方法呢?

哲理:“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一个人只有将《尚书》、《诗经》、《礼经》等都学会了,才算是到了道德的顶峰,也就是德才兼备了。这也启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具体方法:“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诗经》、《乐经》、《礼经》等每一个书籍都是独立的一部分专业知识,只有将它们都学会并融会贯通,才能真正了解天地间真正的大学问。

这句话指导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能只单单教育某一方面的知识,要全方位多领域的教导。同时,现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单一技能的运用已无法支撑未来人才的发展。未来,我们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综合型人才。如:在建造高科技电子产品的过程中,不仅需运用高科技手段创新产品的功能,同时还需要美丽的外观,也就是需要艺术等方面的综合才能。所以父母在当今社会更要注重对孩子的全面培养。

这个理论恰恰与现在所提倡的STEAM教育理念是相符合的。

STEAM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

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

经典名篇《劝学》竟蕴含育儿哲理

对孩子要进行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

通过以上三例哲理可以看出,《劝学》也称得上是一部育儿方面的圣典,每读一遍《劝学》都会有不同的体会,这也是历代教育学家从中汲取营养的原因。

《劝学》中有一句话说的最好“学不可以已”,这句话蕴含的哲理就是父母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和榜样,只有自己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真正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