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全碑》的结构讲解(中)

 海涛书屋 2019-10-31

接上期,今天继续讲解《曹全碑》的结构特点

(五)疏密夸张

(1)疏密

笔画之间空白较大的为“疏”;反之,笔画之间空白较小的为“密'.

隶书以笔画排列均匀为主,但仍有不同的疏密变化。

“隃”字中部皆密左右较疏。而“戢”字左密右疏,其“戈”呈斜势,中部更疏。

“齊(齐)”字上密下疏。“后(后)”字整体皆疏,只有右上(么)较密。

(2)上顶下

在以长竖为主笔的字中,长竖大多向下伸展,呈下垂之势。这样的字,字中笔画均向上靠拢缩紧,形成上顶之势上下对比强烈。如“年,暴”二字

隶书中绝大多数的字皆为左右伸展,横向取势。字中笔画多向下压缩,字形变短,有下压之意。如“德、域”二字

其中“德”字少一横“域”字左多一点,右上又少一点

(3)重心偏移

隶书中由于长形笔画外伸,迫使其他笔画向另一方缩紧,导致字的重心由中心向四周偏移。“年”字重心偏上,中竖力撑,其形更险。

“或”字斜钩右伸,辞”字主波右伸,主体部分的笔画向左移,重心随即偏左

“屬(属)、角”二字,主笔长撤左伸,字的主体右移,其重心也随即右移。

(六)因字立形

(1)长形字

横多竖少,横画较短,且上下层叠的字,外形应窄长“羣(群)”字上下三层八横,“遺(遗)”字上下三层七横,外加横捺形皆长。

(2)方形字

字中的竖画、横画多少基本相等,而且竖画略向下伸的,其字形显方

“續(续)”字横、竖皆多,四周整齐,“郵(邮)”字右有长竖,其形皆方

(3)大形字

字中笔画繁多的字,字形宜大,如“繼(继)、隴(院)”二字大形字,笔画排列。

力求紧读,布局均匀,疏密适度,也应完全书写在一格之内,不可太大。

(4)小形字

笔画少而短的字,字形宜小。如“月、本”二字

形字只能比其他字略小一些,笔画可适当加重,以显得宽绰丰满,方可与其他字形相配。但应防止过小或过,力求自然,于小中见大

(5)偏形字

凡是左右笔画相差悬殊,重心偏斜的字,字形宜偏,要注意偏中求正。笔画多的部分向另侧略呈倾斜之势,如“也”字。或抬高主体部分,主笔则呈下斜之势如“心”字,这样重心才稳。

右”字主笔为波偏左,可适当将“口”右移以稳定重心。“爲(为)”字,主体在右,上窄下宽,长撇左伸,形偏右,但其形仍稳如泰山。

(6)斜形

凡是以斜向笔画为主,作字的支撑的,其字形要斜。斜形字不论斜向何方,字的重心位置不变,仍应居于字的中心。

“易”字以斜向横折为主力撑,其收笔居中,上与“日”对正,重心居

正不倒。“母”字与“易”字相似,加上波画右展,也可平衡重心。

“司”字,竖画斜撑,而“口”下降,以稳重心。“于”字,大圆钩伸左,而波画重收,互为平易。

七)字形变异

(1)笔画增减

《曹全碑》中,字中笔画的增减随处可见。一(y字,左部字头少一横,“廿”变为

“”,字底少一横,“王”变为“士”。少两横后,与右旁(见)的横画基本相等,疏密变化不大,更显匀称。“机(机)”字少丿”、“”,右下更觉空灵

“圮”字左旁多点,为当时习惯,与“士”区别。

“謀(谋)”字,右竖上申,使“甘”部多一竖,以增其宽度。

(2)部首变形

“網(纲)”字,“门”缩短,“山”下移,变包围结构为上下结构。富了结构造型,疏密对比更为强烈

(3)俗字异形

《曹全碑》中有些字的写法从俗写中来。

如“野”字,将“土与“田”分离后移至中部,变为上下结构。

如“丧”字,“衣”作“亡”

“華(华)”字完全变形,以“山”为头,“年”为底,与原形“華”大相径庭。

“鼎”字字形变化更大,其下部字形与“水”相似,只是中部为两竖。

(4)借用篆形

借用篆字造型为《曹全碑》的一大特色,也是隶书由篆书演变而来的重要证明。

“起”字,“走”部捺,写成横,成为左旁,“己”部加大,钩画右展,字已变形为左右结构。

金”字,中部多处“”,下作“土”字,“山”呈斜形,“而”写作“冂”,均沿用篆形。

“歸(归)”字为篆书的一般写法。

“懷(怀)”字,竖心旁仍保留篆意,而右部则为变形。

桃”字右旁也是篆书的正规写法此外,引用篆形的还有“萬(万)、曹、済

(济)、網(纲)、州”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