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昆明二字的前世与今生

 lugong0066 2019-10-31

要说昆明的前世今生,可以从昆明的一首童谣说起:“昆明坝子大,很早就有城。要问盖城呢事,说也说不成。苴兰城,谷昌城有多大,咋个开门?拓东城,鄯阐城在哪点儿,住哪些人?轱辘团转问过来,整清脉络有点儿神……”

苴兰城、谷昌城、昆州城、益宁城、拓东城、鄯阐城、中庆路、昆明......每一个名字都记录着这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历史,讲述着这座城市前世今生的动人故事。

此“昆明”非彼“昆明”

关于“昆明”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大多学者认为,“昆明”最初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古代民族的族称。在羌语中“昆”为族名,“明”为“人”的意思,“昆明”是氐羌族群中的一支,也是今天彝族的先民。

据资料显示,“昆明”一词最早出现于司马迁《史记》中。公元前二世纪末,汉武帝谴使者去印度,路过洱海地区受到“昆明”族的阻挠,汉武帝就在西安凿“昆明池”练水军征服“昆明”族。

“昆明”作为地名出现,则是在唐代。“武德二年,于镇置昆明县,盖南接昆明之地,因此为名。”此处的昆明县非今之昆明,乃四川定笮镇,之所以把定笮镇命名为“昆明”,从记载中可得知,因它接近“昆明”族的缘故。

先秦时期的“庄蹻故城”和“苴兰城”

先秦时期滇池地区居住着不同的部落,其中“滇”部落规模最大。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庄蹻率众入滇,统一了滇池流域各大小部落,建立了“滇国”。

“滇国”在今晋宁县晋城镇建立滇池周围的第一座城郭,即“庄蹻故城”。晋宁石寨山滇王王族墓葬群出土的青铜器再现了当时的繁荣场景。

也有说法,“滇国”不仅在晋城建立了城郭,还在今昆明市区修建了“苴兰城”,可认为是如今昆明城最早的雏形,而“庄蹻开滇”开启了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新时代。

汉王朝时期的谷昌城

秦朝时开通五尺道,于夜郎、滇、邛都等地设置郡县,派遣官吏前往治理。时至汉朝,汉武帝封尝羌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以滇池地区为中心设立益州郡

益州郡下设县:谷昌县、建伶县、滇池县、连然县、秦臧县、昆泽县,其中谷昌县位置即是现在的昆明。

而“谷昌”之名即使在几百年后的唐朝依然存在,唐樊绰《蛮书》记载:“城之十余里有谷昌村,汉谷昌王故地也。”这里的谷昌王指的是谷昌部落的酋长,谷昌县就是从谷昌部落得名。

唐宋初见城郭,从“拓东城”到“鄯阐城”

公元738年,云贵高原地区崛起一个历史上著名的大国——南诏,而在此二十多年后在昆明这块土地上又有一座新的城诞生了。

公元765年,南诏王阁罗凤即命其长子凤伽异在今昆明拓东路一带,修建了一座周长3公里的土城——拓东城,成为南诏的副都,被称为东都、东京、上京。

拓东城是有准确史料可查的今昆明建城之始。如今的东西寺塔是南诏国时期的建筑遗存,也是昆明现存最早的建筑之一。

据资料显示,文物管理部门曾对其进行测量,发现东西寺塔顶部中心分别向西南方向倾斜52厘米和43厘米,所以游客称东西寺塔为昆明版的“比萨斜塔”。

而到了宋朝,云贵高原大地上又易了主,段氏取代了南诏王建立“大理国”,并进行了新的行政规划——八府四郡。而位于昆明这块土地上的拓东城则划入了八府之一的鄯阐府,成了鄯阐府的府城即鄯阐城

且随着商贸的繁荣,鄯阐城较拓东城范围更大,城市中心也扩移至现在的金碧路、三市街一带,发展成了一座“城大而名贵,商工甚众”的繁华城市。

元代“昆明城”

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南下,攻陷大理城,次年攻陷鄯阐城。元灭大理之后,在云南设置万户、千户、百户互相辖制,鄯阐为万户总管昆明二千户,这也是首次将“昆明”用为本地地名并延续至今。

公元1276年,赛典赤主滇后,把云南地区的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现在的昆明,“建省堂,筑驿馆,导水治桥,兴市井”。并撤销原来的万户、千户、百户等军事组织,改设路、府、州、县等行政机构,将现在的昆明地区设为中庆路,领3县4州。

此时的中庆路,北边以五华山为天然屏障,东面扩展到盘龙江以西,西南以玉带河为护城河。自此,昆明这块土地也正式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明朝福地首府“龟城”

明朝,是昆明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昆明首次成为云南的首府。当时镇守云南的沐英对昆明进行了大改革。洪武十五年,沐英改中庆路设云南府,“建云南府,改筑砖城”,修筑了昆明砖城。

沐英修筑昆明城时,请了著名阴阳家汪湛海考察山龙地脉,将昆明筑成“龟蛇相交,生产帝王之气”的城池。

城墙高近三丈,有六座城门,南门是龟头,北门是龟尾巴,大东门、小东门和大南门、小南门则是四足。

如今的昆明早已没了明朝时的模样,但在流传下来的建筑和地名里,如近日楼、小西门、金碧坊等中,我们仍旧能窥见当时繁华的一二。

大南门即如今的近日楼,位于如今昆明百大新天地的位置上,是昆明旧时最繁华的地方。1953年-1957年间为拓宽东风路,近日楼被拆除,2002年决定将近日楼移址东、西寺塔之间重建,建成恢复“老昆明”风貌的步行街。

昆明的城墙、城楼、城门中,“小西门”最为人们所熟知。小西门又称威远门,城楼名为康阜楼,这是昆明水陆的重要入口,可惜的是在城市建设中小西门城墙和城楼都被拆除,如今的小西门仍是昆明重要的交通要道,繁华而忙碌。

如今的“品字三坊”也是明朝时的老建筑,金马碧鸡坊是昆明城市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也是昆明的象征之一。两座坊曾几经拆毁、重建,现在的牌坊高12米,宽18米,极具昆明民俗特色,牌坊上覆盖着金色的琉璃瓦,雕梁画栋,精美绝伦。

这两座牌坊,承载了昆明的历史更迭,见证了岁月沧桑与时代变迁;它们不仅是外地游客必到之地,还是昆明民族文化与历史发展的象征。

清朝向近现代发展综合商业城市

明末清初,李定国等农民起义军、永历帝、吴三桂先后在昆明或建立政权或建造皇宫。云南省府仍设在昆明县,城址略有扩展,到清末建城面积已达5平方公里。

鸦片战争后,昆明近代工业兴起,云南机器局、造币厂、制革厂、官印局、电报局、邮政局等官办企业为昆明城市建设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

清朝繁盛时期,昆明城区共有三坊、二十四铺,大小街道一百五十余条,形成了小西门、得胜桥、金马坊等一大批热闹繁华的商业中心。

如今昆明老街仍保存着大量明清时代的民居建筑和老商号,漫步期间,触摸那些断桥残壁,端详着那些青瓦石雕,踏着那些光滑的石板路,仿佛能穿越时光,感受到岁月给这座城市留下的沧桑与厚重。

古代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变的民国

1913年4月,“废府存县”,裁去云南府,保留昆明县,由省政府直接领导。1922年8月1日恢复成立市政公所,划定省会区域,脱离昆明县,隶属于市,并按历史地理关系命名为昆明市,而后并一直延续叫昆明。

该时期昆明虽然动乱,但城市也得到了极快的发展。1910年滇越铁路修通至昆明后,各种形式的西方建筑陆续在昆明出现,这是一场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鼎新街的昆明基督教青年会旧址、北京路茶花公园的石房子、云南陆军讲武堂明黄的走马转角楼、云大会泽院……无不是这段历史文化的见证者,处处彰显着昆明谦和包容的现代城市个性。

飞速发展的昆明70年

1949年12月9日,昆明和平解放,1950年3月28日,昆明市政府成立,设8个行政区。解放后的昆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逐步实现了全市人民富起来的宏伟目标。

拔地而起的高楼,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不断创新的游客量……都在向世界展示着昆明城市的飞速变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精彩的美食文化……多元的文化让这座城市更有韵味。

1997年,昆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行,为了迎接这次盛会,昆明市在城市改造和城市建设上,动了大手术,城市建设大有改观。

宜居宜人的“春城花都”

昆明,四季如春,天天有花开,月月有花展,这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让昆明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春城花都”,一个宜居宜人的“国际花园城市”

三月樱花节万人空巷,五月蓝花楹红遍全国,十二月冬樱花绚烂……捞渔河的郁金香,轿子雪山的杜鹃花,金殿公园的山茶花,亚洲最大的鲜切花市场斗南……一张张花事名片吸引着无数人赴约赏花。

昆明人在这鲜花烂漫的城市里,不慌不忙地安居乐业,生活慵懒舒适,谦和包容的城市个性在漫长岁月中沉淀下来,融入在昆明人的血脉和记忆中,一直延续着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昆明的前世今生,几千年的历史风华,她的故事太多太多。

她的慵懒舒适,她的谦虚包容,她的大气恢宏,她的热闹优雅,她的一切都那么令人着迷,令人向往。

那些在历史岁月中交织汇聚的底蕴,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下的生活方式,那些正在蓬勃发展的未来新昆明……

只有你靠近,去探寻,去触摸,去感悟……才能真正体会到她的魅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