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医生,我们为啥要做囊胚培养?

 静思之 2019-10-31

  最近,各位准爸爸妈妈都对囊胚培养与囊胚移植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到底选择移植囊胚?还是选择移植卵裂期的初级胚胎呢?作为一名胚胎实验室专职人员,给大家透漏一下胚胎实验室关于囊胚培养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下面由我来给大家介绍囊胚培养这项技术:

囊胚培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在取卵手术后,卵子受精胚胎发育到D5-6天,形成囊胚期胚胎,然后选择合适的囊胚进行移植或冷冻的技术。附图两张,详细说明一下囊胚的形态学特征及与D3胚胎的区别。

1胚胎发育120小时(D5-6)左右形成囊胚,如上图

2 胚胎发育72小时(D3)左右形成8-10cell胚胎

    我中心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囊胚培养与冷冻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非常稳定。我们将近半年的数据向大家汇报一下,半年来培养5076枚胚胎,形成囊胚3172枚,囊胚形成率为62.49%。移植新鲜囊胚26人,临床妊娠17人,临床妊娠率65.38%,移植冷冻囊胚57人,妊娠38人,临床妊娠率66.67%

    目前胚胎学家判断胚胎的优劣都是从“形态学”上对胚胎进行选择,类似于“选美”。把D3天的初级胚胎与D5天的囊胚比作运动员,D3天的胚胎好比短跑运动员,短时间内可以看到它们的胜负如何;而D5天的囊胚好比长跑运动员比的是耐力如何,耐力好的、素质高的运动员会在最后拿到比赛的奖牌,而能够最后形成囊胚的胚胎就是这样耐力好,质量高的优质囊胚。

专业人做专业事,我中心临床医生和胚胎实验室的医生一起努力,用专业的态度,给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和最佳的胚胎移植方案。相信我们,希望就在眼前!

本文作者:张四林,医学硕士,助理研究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胚胎师,专职从事胚胎实验室工作十余年,擅长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胚胎及配子的冷冻解冻技术、卵胞浆单精子注射技术(ICSI)及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PGD)的显微操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及参译著作各一部;参与完成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