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手是如何在1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的? 看完秒懂

 yh18 2019-10-31

在1周内“摸清”一个行业依然不能让你成为这个行业的顶尖专家,也不能成为这个行业的高管。

但是,你能了解一个行业的全局,预判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拿捏这个行业的关键信息。

这有什么用?

你能和那个行业内的人自如对话,你能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结合自己的经验洞察新的机遇,或者你还能拿到一份好工作,了解你的老板在做决策的时候会考虑什么...

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是有“捷径”的:通过问对几个关键问题着手。这些关键问题围绕着一个根本问题:这个行业的链条是如何运转起来的?

1、这个行业提供了什么价值?

2、这个行业从源头到终点都有哪些环节?

3、每个环节凭借什么关键因素,创造了什么价值而获得他所应得的利益?

4、这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

5、哪些关键因素决定了这个行业的消费者的选择与决定?

而信息获取的渠道则包括:

1、行业报告、行业数据,

2、业内top企业的营销流程、培训课件,

3、与行业高级从业者的单独交流。

作为咨询策划师,在短时间内熟悉一个行业,是经常要面对的工作内容。对于掌握了基本商业知识的咨询师而言,一个星期之内熟悉一个之前陌生的行业并非难事。当然一个星期不会让一个咨询师成为行业专家,但是足以让你能在这个行业顺利开展工作。

高手是如何在1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的? 看完秒懂

这一周,必须高效利用。分三步走:首先,了解领导企业,其次,进入行业对话,第三,提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观点。

第一步:了解领导企业

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首先应该了解这个行业里的领导企业——很可能正是你马上需要去服务的企业。了解一个领导企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读它的财务报表。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都是公开的,并且通常会附上很有用的董事长致投资者函。阅读一份财报,就可以了解很多基本的信息:这家企业的所有权性质、主要业务、主要客户、收入结构、成本结构、员工规模、人才结构、战略方向、主要风险……

花一天时间读完一两家企业的财报之后,接着就得下点死工夫,读一本这个行业的综述性书籍。读这样一本书的目的,第一是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惯例、关键点,第二是掌握一些行业里的“黑话”。

第二步:进入行业对话

了解领导企业还不足以让你跟行业里的CxO们展开对话,因为大家平时不会谈论那些最基本的东西。要进入一个行业的对话,你得了解这个行业当下的趋势。有些人会推荐跟行业里的朋友去聊天。

与此同时,在这整个一周时间里,你要让自己浸泡到这个行业的上下文中。办法很简单:订阅一堆与这个行业、与你想要针对的目标企业直接相关的新闻,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来看这个行业、这家企业最近发生了什么。

第三步:以我为主,提出观点

看一个公司的行业分析,要做到数据详实,术语准确,而且把握住了行业脉搏。找出痛点,并且从战略和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归根到底这才是行业里的CxO们期望你作为一个专业人士拿出来的东西,也是之所以要去快速了解这个行业的根本目的:快速了解一个行业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学习能力,而是为了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在这个行业中得到运用。

高手是如何在1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的? 看完秒懂

所以关键在于把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经验和这个行业的情况相结合,提出一点别人没有提过的东西。

所以,在做了前两步功课之后,至少应该给自己留出一整天的时间来回答这样三个问题:

1. 这个行业所面临的痛点有哪些?

2. 哪些痛点对于业内人士是最紧迫的?

3. 如何把自己的专业技能与这些痛点结合起来?

其中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相对客观的。提出观点这部分,就是专业人士站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命题作文,能不能讲出亮点,最重要的还是看在自己专业领域里的造诣。

我是品牌营销策划,那么我提供咨询的,就是企业品牌营销领域。比如:

消费者的共识(心智认知)是什么?我们品牌提供什么差异化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产品)在消费者的思考路径中,是否可信?……

你观察一个行业久了,考察各种细节各种影响,从微观、到区域、到市场(宏观),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地全面审视一番,你就会发现,长期追踪一个行业给你带来的价值。

驱动一个行业变化的细节因素是什么?在不断地尝试回答这个问题时,你对行业的了解渐渐地上升,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很多资深管理者

为什么你能超过他们?他们不像你一个行业外的人旁观者清,他们是当局者迷,他们的判断很多时候带着感情、带着偏见。而且,他们的身份也导致他们接触不到那么多竞争对手,对市场大环境的理解没有你全面、公正。

这就是你,一个咨询师的独特的价值。而这,也得经年累月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