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中医柳毓泉经验——情志病五则

 昵称48229565 2019-10-31

神情默然,时有错语(抑郁证)(一)

叶某,男,39岁,2002年7月2日诊。

患者神情不安时有错语已8年,西医诊断为抑郁症,屡治乏效。刻诊:形体消瘦,神情默然,呈虚性体征。喜静恶吵,心时烦躁,常无缘无故感到不安,寐少力乏,凡静坐稍久或劳倦时心悸,言语不能自控,错言妄语。脉浮躁动,舌红无苔。四诊合参,诊为心气、心阴两伤之抑郁证。拟正心汤:当归15g,生地黄20g,茯苓20g,甘草6g,炒酸枣仁15g,远志10g,党参15g,羚羊角(冲)3g,并配以逍遥丸(每次6g,日2次)间服。两句后复诊,上方连服20剂,精神愉悦,神态安宁,失眠已愈,言语已能自控。《临证实用伤寒学》曰:“损其心者,调其营卫”,“调其营卫使血脉有所资。”于原方加桂枝龙牡汤化裁治疗一个月,病告痊愈。

按:心之志在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而忧愁悲恐则伤心。患者情志长期压抑,无不精神内耗。其坐久或劳倦就心悸,系心气不足之象;其烦躁时不安,脉浮躁动,舌红为心阴暗伤之明征。由于心气、心阴两伤,心神失养,心主神志的功能不及则言语不能自控,妄言错语。当安神养血为治。正心汤有补心气、养心血、安神定志之功。《古今医统》中正心汤条下曰:“治七情五志久逆,心风妄言,妄笑不知其苦者。”所谓心风,指心志忧郁,意识茫然,胡言乱语,无故发笑等精神异常而言。据日本著名汉方医家矢数道明介绍,精神分裂、郁病、神经官能症、脑软化、糖尿病性昏睡等证,常用此方治疗。方中以党参、茯苓、远志、甘草补心气,安神定志;以生地、当归、酸枣仁、羚羊角养心血,除虚烦,定惊悸;并配以逍遥丸舒肝达郁,调和肝脾,合而用之,使郁者伸,虚者补,气充血足,志定神宁,病渐向愈。

自怨自责,错言妄语(反应性精神障碍)

(二)黄某,女,17岁,1999年1月27日诊。

因精神受到强烈刺激,以致语无伦次送住医院。诊断为:反应性精神障碍症。多日治疗无效来我处求治。

复诊:面色青,精神抑郁,意志消沉,默默寡言,眼神充满羞怯,自怨自责,愧不欲生,时有妄言错语,脉弦,舌红苔白腻。证属气机逆乱,肝木乘脾,痰浊内生,气郁痰结,扰乱神明。治宜舒肝达郁,顺气化痰,安神开结。拟正心汤合顺气导痰汤:柴胡10g,生地15g,当归12g,郁金12g,合欢皮10g,半夏15g,陈皮8g,白术8g,茯苓15g,甘草6g,酸枣仁15g,远志10g,党参10g,竹茹8g,胆南星10g,石菖蒲6g,钩藤10g。6剂,药尽病愈。

按: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由心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反应性精神障碍,又称为反应性精神病或心因性反应症。中医虽无此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属郁证、文癫范畴。患者因遭受强烈的精神刺激,情志过极,以致气机逆乱,气郁痰结,扰乱神明,语无伦次。其治疗前贤谓:“郁证全在患者移情易性。”西医亦认为反应性精神障碍,心理治疗尤为重要。疏方以柴胡、郁金、合欢皮疏肝解郁,使郁者达之;以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令化源生生不息,杜其成痰之源;以半夏、陈皮、胆南星、竹茹、石菖蒲顺气化痰开结;以生地黄、当归、酸枣仁、远志、钩藤养血定惊安神,证药丝丝入扣,并做好思想开导工作,故取得快捷的疗效。

喃喃自语,哭笑无常(精神分裂症)(三)

患者男,22岁,1994年12月4日诊。

4年前因神情滞呆,语无伦次,地区医院神经科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住院2月而愈。前年又复发一次,一直坚持服氯丙嗪、氯氮平。近日因劳倦又复发,因家境困难,无力外送治疗,遂求诊中医。刻诊:神思迷惘,寡言滞呆,多疑善虑,喜静独居,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时翻眼瞪目,胸闭闷,下肢活动欠灵,便结,脉浮疾数,舌红苔白腻。证属文癫,系痰气郁结,痰迷心窍。拟顺气导痰汤加味主之。处方:半夏、陈皮、胆南星、枳壳、远志、郁金、石菖蒲、竹茹、生地、大黄各10g,茯苓15g,川贝、黄连各5g。服药7剂,神志转清,语能自控,胸闷渐消,便顺,宗原方去大黄配谷维素、龟苓膏,续服半月而愈。

按:癫狂一证由七情内伤,导致心、脾、肝、胆脏腑功能失调,进而产生气滞、痰结、火郁、血瘀,扰乱心神,蒙蔽心窍而引起神志失常。患者性格内向,因其母唠叨,指责过多,长期抑郁,肝郁犯脾,复加劳倦,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以致痰气郁结,蒙蔽心窍,神无所主。故当化痰开窍为治。然痰随气而升降,治痰宜先调气,故以顺气导痰汤加味理气解郁,化痰开窍为治。因郁久化火,舌红便结,加生地养阴清热,大黄导滞通结,则气顺痰化,火清神宁而愈。

痰火内扰,幻觉幻闻(精神分裂症)(四)

任某,男,49岁,2003年11月5日初诊。

文革时,因父系当权派遭批斗,高中录取被除名,回家事农,又遭人欺侮,积怨不解。当年冬一日忽狂躁不安,喜怒无常,或毁物、或怒骂、或出走,甚至动手打人。送地区精神病医院治疗,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住院两个月,基本治愈。此后又因夫妻不和离异,忧郁寡欢,每年复发两三次,服安神镇静中西药,病情虽能暂时缓解,但多疑、神呆、善忘、易怒等症难愈,经亲友介绍来诊。经询,近一周来彻夜不眠,窗外听似有人骂他,或见有人向他袭击,以致坐立不安,时跪地拜天,时独语,时怒骂,眼定睛,干咳无痰,咳声高扬,大便七八天一行,小便黄赤,舌质紫绛,苔中白边黄,脉弦大数,面色翼黑,不思食。证属痰火内郁肝胆,上犯于心,神明迷乱。宜清化肝胆痰热。方用温胆汤加味:半夏9g,枳实9g,竹茹9g,陈皮9g,甘草5g,茯苓10g,黄连10g,大黄(后下)10g,黄芩10g,炒栀子10g,柴胡10g,郁金10g,佛手10g,夏枯草12g。

服1剂,当夜安睡,凌晨才醒,拉出黑油油之大便甚多,狂躁顿减。连进8剂,干咳愈,二便正常,幻觉幻闻消失,食寝皆安,唯舌两边稍红,原方加生地15g,丹皮6g,减黄连、大黄为5g,再进10剂,神气清爽而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肝与胆为脏腑表里,内寄相火,其气通于春,具有升发阳气、调畅气机的作用,喜舒畅条达,若情志佛郁,疏泄失利,木郁土壅,聚湿生痰,痰郁火动,痰热内扰肝胆,则怪证丛生。今患者心烦不眠,狂躁而怒,两目定睛,举止失常,脉弦大数,舌紫绛苔黄,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皆为痰火内炽之象;胆主决断,肝主藏魂,肝胆被痰热所迫,则胆小惊怯,跪地拜天求神;心主神志,神明被痰热迷乱,则幻觉、幻闻;面色翼黑,乃痰饮使血气不华而然。治宜清化肝胆痰热为要。温胆汤是治胆经痰热之实效方,加柴胡、郁金、佛手舒肝达郁,宣通郁阳;加三黄、栀子直折肝胆、三焦之火,推陈致新;佐夏枯草清痰热,散郁结,平肝阳;生地、丹皮清血中郁热,共奏豁痰、达郁、泻火、养阴之用。药对其证,故多年苦疾一荡而去。

忧思伤神,面色晦暗(五)

叶某,男,55岁,2005年5月17日诊。

患者平素体健面华,10年前因车祸伤人精神受挫,情绪低落,渐至面色晦黯,失去风采。3年前内退,下海经商,劳心复劳力,渐觉体力不支。诊其脉,右脉缓软,左尺细弱,舌质淡苔白,纳不馨,睡欠安,吸气短,胸中有闭塞感,腰腿酸软,易疲劳。证属肝木久郁累及心脾肾亏损,拟抑肝散加安养五脏之品。处方:柴胡、当归、川芎、茯苓、半夏、萸肉、枸杞子、远志各10g,白术、炒枣仁、桑寄生、淮牛膝、党参、炙黄芪、钩藤各15g,熟地30g,陈皮、炙甘草各5g,龙眼12枚。

服6剂,心胸渐觉舒畅,纳开睡馨,力气有增,续服7剂,多年晦黯之面色竟消退,心中大悦,唯吸气还短,力不从心,此积年之虚损,非旬日可见功,嘱守方续服,以善其后。

按:肝为风木,以血为本,以气为用,主疏泄,与心肾相生、脾肺相克,一有佛郁,将损及诸脏,百病生焉。患者车祸伤人,精神受挫,导致木郁土壅,脾失健运,生化乏源;忧郁伤神,耗伤心气,营血渐亏,心失所养;肾为肝之母,久郁必暗伤肾气,以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十二经脉之气血亦上行于面,故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之外荣。抑肝散能舒肝达郁以治其本,复加安养五脏之品,则气血渐充,面色转而明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