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去世,因是小妾,出殡不能走大门,儿子的做法很机智!

 海曲上人 2019-11-01

在中国封建统治时期,妻妾之风盛行,而妻妾地位并不对等。众人对于妾室没有过多的尊重,而作为庶出的子女,日子也要过得艰难许多。“维新四公子”之一的谭延闿,便是在这种不公平的对待中长大的。即便他后来学有所成,是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但是这并不能磨灭他童年遭受到的伤害。

谭延闿于1880年出生在湖南的官宦之家,他的父亲谭钟麟是晚清朝廷重臣,但他的母亲只是丫鬟出身的小妾,谭家用餐她都只能站在一旁伺候,没有上桌吃饭的资格。作为小妾生的庶出子,谭延闿极早便看清了人情的冷暖,对于备受歧视的母亲,他是非常心疼的。为了改善他母亲的处境,谭延闿对于读书学习之事异常上心,心中唯愿早日功成名就出人头地。

皇天不负有心人,谭延闿凭借着自己的才学高中会元,为自己的母亲赢得了和谭家人同席吃饭的资格。“母凭子贵”的事情终于应验了,这令谭延闿尤为振奋,对于自己的事业更加上心,以期能够为自己母亲挣得更多的优待。

但在1916年时,谭延闿的母亲病故于上海。听闻这个消息,孝心十足的谭延闿冒着被革去湘督的风险,奔赴上海将自己的母亲扶灵回到故乡。可令人气愤的是,谭家族人因为他母亲是小妾的身份,出殡不允许从大门过。

这样的行为,惹怒了谭延闿。他一直以来的努力都是想要改变自己母亲作为小妾所遭受到的不公正对待,但当她死后竟然一切都要回到最初的局面,无法容忍此事发生的谭延闿,趴在棺材盖子上,命人抬棺出门,对着谭氏族人吼道:“今日死的是我谭延闿,抬着我的尸体出殡吧。”谭氏族人面面相觑,最终选择了妥协,将谭延闿母亲的棺柩从大门抬出。

谭延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自己的母亲保全了尊严,虽然至死都未能改变她小妾的身份,但却突破了作为小妾的宿命。但目睹自己母亲这么多年的遭遇,谭延闿对于这种封建糟粕的旧俗非常抵触,为了避免有女子于他身上重蹈覆辙,发誓绝不纳妾。实际上,他确实遵守了自己的誓言,一生只娶了一位妻子。

妻子死后,全身心投入于事业和子女教育中。甚至,为了遵守和亡妻的约定,谭延闿推掉了孙中山为他介绍宋美龄为妻的机会。而聪慧如他,为了保全双方的颜面,主动提出认宋美龄为义妹,后又将宋美龄介绍给蒋先生,促成了二人的婚事。1930年,谭延闿因病过世,他的一生,彻底落下了帷幕。

谭延闿的一生,最初时的奋斗是为了捍卫母亲的尊严,由此可见他是个孝顺之人。对于自己的妻子,他践行从一而终的誓言,是个重信守诺的好丈夫。在事业上,他从籍籍无名到身居高位,足以看出此人的能力。而在书法上,他专攻颜书,其造诣广受世人认可。

参考文献:

《谭延闿大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