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月】学外语如何克服母语的强势干扰?

 未来决定现在 2019-11-01

编者按:有多少的中国爸妈,把孩子学外语当作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儿。事实上,每一个婴儿,都是语言的天才,只要善加利用,宝宝们学会三五门外语非常简单。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将以科普的形式,让大家真正了解一下自己孩子的天赋何在,为大家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多语超人增加信心。这些内容刊载于徐老师的著作《英语学习的革命——论中国人学英语》一书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全本进行了解。

语言学习机制的基础层次 

行为主义的研究范式忽略语言加工的内在机制。Chomsky 语言学革命之后,语言加工的内在机制迅即成为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心。就语言获得而言,科学家渴望了解七大方面。

1.    哪些内在学习机制是与生俱来、独立于经验的。

2.    哪些学习机制是依赖于经验的。

3.    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方式。

4.    这两者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方式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变化。

5.    这些学习机制中,哪些是智慧普遍性的(domain-general),哪些是语言智慧特有的(language-specific / domain-specific)。

6.    这些学习机制中,那些为人与动物共享,哪些为人类特有。

7.    以上心理语言学领域揭示的新数据在哲学上具有什么样的重大含义。

语言的复杂性对科学研究挑战巨大。

其一,它至少内含语音、句法和语义三大子系统;

其二,每个子系统内部又含丰富的层次结构;

其三,子系统之间关联互动;

其四,语言各子系统与人类其他智能系统和情感系统之间关联互动。当代心理语言学家大体采取两种策略来着手研究。

首先,从底层入手,常常以相对容易控制与测量的语音系统为基础,自下而上地研究不同层次的语言心理加工。

第二,从简化入手。例如,即使以语音为基础来研究,情况仍旧异常复杂,自然状态中存在着多种线索多种变量影响语音加工。为着便于控制与测量,心理语言学家发明高度简化的人工语言,用作研究的输入。

一种相对简单的框架策略从五个层次来研究婴幼儿语言习得的内生机制。

第一层是语音基本单元构造的规则,第二层是单词切分,第三层是单词连用的约束规则,第四层是语法雏形规则,例如单词共现类的模式识别,第五层是基于范畴抽象归类的语法规则。以下分别讨论,并以前两个层次的心理加工为重点。

语音基本单元加工中的统计学习——范畴化知觉

当代心理语言学的重大发现之一是婴儿与生俱来的强大的统计学习能力。

将话语中由多维物理刺激量构成的无穷多的外界声音,映射到心理上某个语言所特有的有限语音元素系统,是人类语言的特征之一,它所对应的心理加工过程被称作声音的范畴化知觉。它是婴儿习得母语必须跨越的第一道雄关。例如:瑞典语有16个元音,英语有10个,而日本语只有5个。但无论瑞典人、美国人、日本人,他们话语发出的声音分布广泛,会产生元音跨语种相互覆盖重叠的现象。那么新生儿是怎样从这些无穷多散布的声音中,映射归纳出有限的母语音素的集合的呢?

实际上无穷多散布的声音并非完全散乱,其多维度的物理声波刺激,在不同语言的话语中存在着不同的分布模式(distributional patterns)。仍旧以 /ra/ 和 /la/ 这两个声音为例,尽管日本和美国成人的话语中都包括这两个音,但美国人话语中这两个音所对应的发声域里,从/ra/ 渐变到 /la/的边界值上(如果把它区分成13个渐变的小段,那么对应于第7段左右),其出现的频率显著下降;同时,在其典型的原型音附近——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分布中心,大体对应统计学中众数的概念——出现的频率显著上升。因此逻辑上和现实中,婴儿如果要把与生俱来的普遍语言范畴知觉,改造成母语化范畴知觉,就必须运用这种频率分布差异线索来学习。幸运的是婴儿完全能胜任。

新生儿能够辨别人类语言中所有基本音对(phonetic contrasts),无论其是否属于母语。出生后所接受的母语持续刺激,令婴儿生成母语导向的范畴语音知觉,而非母语语音范畴知觉同步衰减。母语刺激所产生的神经心理效用,就元音知觉而言4个月的婴儿就开始体现,声学线索不如元音显著的辅音知觉的范畴归类则表现得略晚一些。

到12个月左右婴儿对非母语基本音对(non-native phonetic contrasts)的知觉能力已经明显“衰退”。话语输入的统计学特征和声学物理属性,不仅影响基本音素的辨别知觉,进而影响婴儿大脑中的语音系统范畴化表征的发展顺序。婴儿大脑中母语化的各种不同音素范畴归类的生成顺序,以及非母语的音对或音素的知觉衰退顺序,都被输入的母语刺激中的声学模式和统计分布模式所决定。例如,舌尖类辅音(coronal categories)与舌面类辅音(dorsal categories)的音素范畴相比,英语中前者发生频率更高,因此英语婴儿前者的形成阶段更早。

不仅在语言中,在音乐节律感知中,科学家也发现了范畴化和模式化知觉的形成现象。12个月的婴儿对不同文化音乐的节律发展出不同的反应模式,但6个月的婴儿就没有这种现象。同时1岁左右的婴儿对新的音乐节律模式的知觉接受能力好于成人,这反映出婴儿对各种声音元素建构的新系统的内在学习能力优于成人,具有很高的可塑性。

婴儿12个月以内已经开始生成的母语化范畴知觉系统,会充分发展会持续到少年期,与此对应,这种神经系统再组织所导致的非母语音素知觉衰退进程,也会在婴儿期后长期延续。

范畴归类知觉的理论解释

科学家发展出若干理论假说,用来解释婴儿母语习得过程中语音系统之发展,以及它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其中影响日增的是前章介绍的Kuhl 教授的NLNC 理论和NLM-e模型。根据这一理论,婴儿从持续接受的母语语音流的物理刺激中萃取出蕴含的统计规律特征,从而发现重复出现的语音结构;而母亲和其他抚养者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育儿式语言(infant-directed speech)帮助婴儿学习语言;育儿式语言的特征是夸张和放大了各种语音刺激的线索,令语音元素的声学对比特征及统计模式特征更加明显,从而便利婴儿的语音学习;与此同步,生长中的神经系统会将母语特有的声学模式与统计分布模式逐步“固化”,生成对应的神经网络,进一步提升母语语音范畴的知觉加工效率,并发展出母语导向的词切分知觉能力。高效率的母语语音神经加工网络,又为语言习得进程中更高结构层次的学习,如词汇、语义和语法学习,夯实基础。当语音加工的神经系统生长过程,凭依母语语音的统计分布模式与声学模式而日益定向稳固化,同步发生的另一面状况,不仅是神经系统中非母语语音的加工辨别能力被动衰减,也还会产生由母语语音系统导致的主动干扰、阻碍和扭曲,从而令L2学习难度日益增加。成人由于其大脑中主导的母语语音表征系统早已稳固,且年龄导致的神经系统可塑性降低,在L2学习的初期如果没有强化且恰当的聆听训练,大脑就无法凭借L2独特的声学模式和统计分布模式来发展生成内在的L2的语音表征系统。

从纯科学研究和从外语学习应用角度,一个有趣且关键的问题是:非母语语音音对的知觉衰退现象是否可逆,在多大程度可逆或不可逆,简言之,是否能够重新恢复和发展这种能力。研究发现10个月大的婴儿在自然的人际互动条件下很容易迅速恢复已经开始弱化的非母语语音知觉能力。对成人被试的研究发现,非母语语音辨别知觉能力也能产生相当程度的改善,但需要较高强度的聆听训练,否则,成人外语学习中的语音知觉难以克服母语语音系统的强势干扰 。

《万物简史》耳书网课

原典耳书直播间即将开播《万物简史》英语原著系列网课。
整体上,在选择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或《人类简史》这类科普名著之前,原典特别主张,先听文学类的故事类的长篇原著,基本打通耳朵。
如果选择《万物简史》或《人类简史》的耳书网课,一般的方法,也是,先中循环,先不求甚解听完一章,听三遍以上,甚至五六遍以上,然后再小循环,一课一课地学习。
 
从不求甚解,缓缓推进到专求甚解,从整体看,大脑神经生长的效率,往往最高,大脑神经充分生长了,知识吸纳的效率会成倍提升。
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 的独特优势,就是以一个个科学家的人生故事,带出科学探索的问题、方法和科学理论的创造过程。
第一辑从Chapter 25 Darwin’s Singular Notion 开始。
此系列课程仅仅在第一辑中,包含译著中差误的举例与分析讲解。
 
只有帮助儿童少年超越长辈,包括超越院士,民族才能真正进步。
《万物简史》单词量很大,选择从第25章开始,主要原因是
1.  背景故事学员比较熟悉
2.  生词量相对不算太多
Chapter  25 Darwin’s  Singular Notion
中译本是 《达尔文的非凡见解》
原价390,优惠期间208元
凡是购买了《人类简史》、《少儿百科》任意一门课程的盆友,(无论购买时间是什么时候,哪怕是我们发布万简信息后)直接享受万物简史的七折优惠,两门都购买过,享受六折优惠,采取出示之前付费截图,领优惠券的方式。
《万物简史》礼包:
1、直播间通用券30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