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饮食有道(16)桔梗消炎止咳-升提肺气

 旗星宇 2019-11-01

讲阴阳,论五行,学医入道。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饮食有道的第十六集,这一集我们讲桔梗。关于桔梗不知到在您的印象中是什么?是朝鲜餐厅的泡菜,还是动画片《聪明的一休》当中的桔梗店老板。

桔梗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还比较陌生,很少有渠道可以听说桔梗这味药,但是对于朝鲜族朋友来说,桔梗就是家中泡菜。对于很多吃过桔梗菜的北方人来说,一听到这个名字,往往口中的口水就流出来了。

可是,很多朋友在吃着可口的桔梗菜的时候,并不知道,桔梗除了这种红红的泡菜的形态之外,桔梗还是一味良药。

那么,桔梗究竟能治什么病呢?

听过上一节课的朋友,都知道,桔梗和鱼腥草放在一起就有治疗化脓性肺炎的作用。这个方子当中,用鱼腥草清肺热化痰,用桔梗升提肺气,可以促进痰从肺中吐出来。

那么,中医的这种说法理论依据是什么呢?

在《伤寒论》当中还记载着一个以桔梗命名的方剂,方剂的名字叫做桔梗汤。桔梗汤的方剂很简单就两味药,一味是桔梗,另一味就是炙甘草。这个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化脓性肺炎的成脓期,主要作用是促进患者吐脓。

除此之外,桔梗在中药里面还是一味引经药。什么是引经药呢?

所谓引经药,通俗说就是药引子。那么,桔梗这个药引子,能把药引领到什么位置呢?

中医认为桔梗有引药上行的作用,这个引药上行的作用,可以把其他药的作用引领到咽部和头面部,因此,一些用于治疗咽喉痛,面部肿痛的方剂当中,往往都会用到桔梗。就比如用于治疗嗓子痛的银翘散,用于治疗大头瘟的方剂,普济消毒饮。

在这些方剂当中都用到了桔梗,并且通过桔梗的作用,使得头面部的肿痛得到尽快的消解。

关于桔梗有提升肺气的作用,在《本草求真》记载说:桔梗可以提升肺气,又是舟楫之药,所谓舟楫,指的就是船,说桔梗的作用就像船一样,能够载药上行。

除此之外,桔梗还有一个令人叫绝的作用,这在中医方剂学当中有一个称呼叫做提壶揭盖,所谓提壶揭盖是什么意思呢?

爱喝茶的朋友都知道,茶壶的盖子上都有一个小洞,这个洞的作用是在倒水的时候,空气可以通过这个小孔进入茶壶,这样水才可以倒出来,如果把这个小孔堵上,那么茶壶里面的水是倒不出来的。

中医所说的提壶揭盖的作用,就和茶壶的这个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在治疗到一些排泻困难的疾病的时候,往往就会用到这个方法。这个方法的作用就是通过宣发肺气,也就是使人体的汗液排出,一旦人体的上肢的水液代谢恢复正常,往往人体的大小便就可以顺利排出了。而桔梗这味药就有宣发肺气的作用。

另外,中医认为可以宣发肺气的药物有很多,就比如:苏叶,荆芥,薄荷都有宣发肺气的作用,在使用提壶揭盖法治疗疾病的时候,这些药物在不同的症状中都可以使用。

记得清代名医张志聪有一个医案,有一位患者10几天不排尿,肚子胀的像皮球,吃了很多利尿的药都没有用。张志聪就只给她开了3味药,分别是:苏叶、杏仁、防风。吃了这三味药之后,患者的尿液就顺利的排出了。

了解中药的朋友都知道,以上这三味药都没有利尿的作用,这三味药的主要作用都是宣发肺气。中医认为,肺为水之上源,肺除了主宣发和肃降之外,肺还主通调水道。因此,当遇到这类排尿困难的症状的时候,如果用利尿的药物无效时,往往中医就会思考,是否是因为肺气宣发不利而导致的排尿困难,如果有这个问题,就需要使用提壶揭盖法治疗。

在《中国药典》中记载: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功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这里说的肺痈指的就是化脓性肺炎。这里说的疮疡指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火疖子,所谓脓成不溃,指的就是脓肿已经形成,就是不破,这个时候用到桔梗,可以促进火疖子的成熟和溃破。

关于桔梗的作用,中医在使用的时候,一般主要用于咽部的疾病,和肺部的化脓性炎症。

另外,桔梗味苦性平,虽为苦药,但药性平和,桔梗做成泡菜食用,不仅味道好,还有消炎利咽的作用,治疗肺部脓肿的作用。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尝试吃一点,桔梗的清热消炎和化痰的作用,尤其对有慢性肺病的朋友有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