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一山而天地宽

 自然田野 2019-11-01
安徽天柱山风景区 2019-09-19 09:46:45

古人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山和海是大自然身上最美的起伏,自然也会激起人无限的遐思,或许正因如此,荀子才在《劝学篇》中才将山川和人文联系在了一起。“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在美丽的皖南,有一座古老的山,上面不仅有手可干云的高峰,也有水能潜龙的深溪,更有历代先王、大德的遗墨石刻。天地之广大、文化之厚重、岁月之弥远于斯荟萃,这便是让人登一山而觉天地宽的南岳天柱山了。

登一山而天地宽

佛家讲“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来到天柱山,才能真正体会出这其中的智慧和高妙,是啊,真正的大美确实难以用语言表达,就算是再巧妙的修辞,总不如亲自登临体会。所以汉武帝、白居易、王安石、苏东坡一个个才华卓绝的人物,不辞辛苦来到天柱山后,操起最平凡的文字,来表达内心的兴奋和敬畏。“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不要认为是诗人想象奇特,如果时机正好,在飞来峰顶往下看,会发现这句是其实再平实不过了,因为眼前所见与诗中所写一模一样,其实不是诗人没有发挥想象,而是登山这山的那一刻实在是太挑战诗人以往的写作经验了,因为眼前见到的一切,已经挑了战想象的极致。中国古人是智慧,于是我们在《天柱山志》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多么精辟的概括。在天柱山间,一峰一石、一洞一泉都是一个故事一首诗,任何具体的词语来描绘这些大自然的杰作,都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于是古人就用了“奇怪杳吼”这四个字,剩下的内容就等着那些与天柱山有缘的人来感受。这便是天柱山的大智慧和大胸怀。

登一山而天地宽

但凡名山,山顶上往往会有这样一方净土。或供人遐思俯瞰,或供人封禅题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泰山的玉皇顶,“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是黄山的光明顶,“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此路迷”是峨眉的山金顶,如此种种,不甚枚举。但是无论五岳哪一山,都时常会有人上去,那顶上满满的诗词题跋、栈道台阁就像是一张张奖状、一块块金牌,贴在脸上让世人惊叹。天柱山的山顶是神秘博大的,单看那“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我们便能领略一二。据说从古到今,登上去的人屈指可数,正因如此,登天柱山必须要有极大的毅力和诚心,这也让天柱山避开了世事的纷扰。那些才华卓越的人拜会天柱山之后,虽然留下美丽的诗篇,但在天柱山上并没有看到太多随波逐流的人。因此天柱山少了世俗气多了清高气,这里没有太多的酒店宾馆,也没有那些牵强附会的故事。一台一阁、一草一木,无不透着真性情,透着的隐者气质、高士情怀。

登一山而天地宽

天柱山是智慧的,正是因为天柱山那隐者的气质、高士的情怀,才让千万年的时光在此地停驻下来,这里的一切都不会让人失望,因为这里没有浮华的赞美诗。反观很多名山,从古到今一直都太高调了,这种高调或许成就了那些名山,但同时也难免会让名山染上浮华之气。当你真正走进他们的时候,面对那些赞美诗中所写的景色,难免觉得有些失望,因为他们与诗人所写,相差太远了。正如我们再游庐山香炉峰瀑布,会发现原来它高不过十米,远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大气壮观。其实在这些诗人们的笔下,他们所游历的山水,或多或少都打上了他们自己的印记。郊寒岛瘦,他们笔下的山往往也寂寥落寞。李逸杜奇,写出来的山往往大气灵动。所以很多名山可以在文字中神游,但去拜访了之后,感觉更多的却是欺骗。与他们相比天柱山是就低调了很多,真实了很多。她将自己隐藏在皖南这片淳朴安宁的土地上,与渔樵隐者为伴,同山风水月为友。浸润在这种氛围之下,就连山间的草木,也有了几分隐逸的气质。从山脚看上出,一棵棵高大的树木,自由的生长山中,虽然他们靠的很近,但是却一点都没有纠葛,各自享受着那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和土地,就如同一位隐者,虽然才具卓绝,却淡然淳朴,与世无争。

登一山而天地宽

天柱山的海拔有一千多米,与昆仑天山相比,这或许算不得什么,但在中华第三阶梯上,这已经算是一个奇迹了。她不仅在皖南群山中一峰独秀,而且与五岳相比,也光彩照人。但天柱山就像一养在深闺的美女,是如此的羞涩和自爱,对于那些追慕之人,虽不愤怒指责,但也不会过度亲近,正因如此,她的魅力也与日俱增。和几个文友一路手脚并用,才登到达半山腰,稍作休息,不禁往下俯瞰,远处村落,星星点点,皖南雨后吹来的水汽,在山谷间自由的翻滚着,绝对可与黄山之巅的浩瀚云海平分秋色。接下来的山路更为崎岖险峻了,有几个年老的文友不得不中途退场,剩下我们几个,一路上用人类最原始、最虔诚的方式,爬到了山顶。虽然登顶后已很疲乏,但这是值得的,放眼望去,山城一如平地,与天一线。这壮观的景象,正的是只有身临其境,方可体悟,任何文字在此处都显得有些苍白。或许是因为南方温润气候的洗礼,或许是因为皖南群山的衬托,天柱山的草木显得格外修长茂盛。如果说一棵棵黄山迎客松、衡山楠竹是刚强健勇的伟丈夫,那天柱山里的古木修竹,便是一个个温和柔韧的谦谦君子。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份柔韧灵动的隐逸之气,才使得天柱山冷对千秋风云,淡然地立在皖南,撑起神州天地。启迪我们去体会那刚柔相济的智慧,更让我们的心胸,荡出了一片宽广的新天地。

登一山而天地宽

登临天柱山,心游天地外。山上除了蓊郁的花草树木之外,还有那鸟鸣溪唱、万壑松风,一动一静之间,物我相忘。我们不约而同将脸颊贴在天柱山观日峰的石上,这一刻,天地变得如此空灵宽广,我已经清晰地听到了大地母亲的心跳.

文丨曹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