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漫主义的开启者:贝多芬(Ludwigvan Beethoven)[上]

 wunianyi 2019-11-01

世界上恐怕没有一个作曲家能像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那样赫然耸立,即便是不热爱古典音乐的人也知道贝多芬其人。而在他活着时候,也有着非常多的崇拜者,把他视为疯狂的天才和英雄。1827年3月,贝多芬逝世,有两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学校停课,军队也被调来维持秩序。



今天,贝多芬的音乐仍然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统计数字显示,他的交响曲、奏鸣曲、四重奏在音乐厅上演和电台的播放频率,要比任何一位古典作曲家都要多。这些作品既温柔又有力量,有时被精心地克制着,有时又迸发出音乐的激情。

就如贝多芬本人为了战胜个人的不幸——逐渐严重的耳聋而去斗争那样,他的音乐被赋予了一种斗争和最终胜利的意味。它有一种正义的,甚至是道德的信念。它激励着听众,并因此而形成一种普遍的魅力。

历史学家们将贝多芬的音乐氛围三个时期:早期、中期和晚期。在许多方面,他的音乐属于维也纳学派古典风格。贝多芬使用古典音乐体裁——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和歌剧;使用古典主义时期的创作曲式——奏鸣曲—快板、回旋曲和主题与变奏。然而即使在他早年的创作中,他的音乐也反映出一种新的精神,预示了浪漫主义时期(1820-1900)音乐风格的到来。

我们能在他的慢板作品中听到非常强烈的抒情表现,而在快板作品里则充满了一些惊人的主题、强有力的节奏和鲜明的力度对比。尽管贝多芬是海顿的学生和莫扎特的仰慕者,但他张扬个性的意愿将音乐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毫无疑问,他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启者。


 贝多芬的早年时期(1770-1802)

贝多芬出身于德国莱茵河畔波恩市的一个音乐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这个城市的宫廷音乐家。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12月17日,他的父亲粗暴且酗酒成性,当发现年幼的贝多芬有着非同寻常的音乐天赋后,便强迫他整天不分日夜地练琴。不久后他又尝试将贝多芬培养成少年天才——第二个莫扎特,并告诉世人这个矮小的男孩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小一两岁。

1792年,也是莫扎特死后的第二年,贝多芬永久移居到维也纳。一位经济赞助者在贝多芬临行前说:“你将要去维也纳实现多年未完成的心愿——你将从海顿手中获得莫扎特的精神。”
 

贝多芬来到维也纳后,在约瑟夫·海顿哪里上作曲课,并很快获得了进入奥地利首都富裕人家的权利。这并非因为他那糟糕透顶的社交技巧,而是因为他作为一名钢琴家的杰出才能。贝多芬演奏钢琴的力度、强度和激烈程度,比任何一位维也纳贵族曾经听到的都要大很多。而且他有着独特的技巧,正像当时一位目击者所说:“他知道如何去吸引每一个听众,常常让他们热泪盈眶,很多人甚至大声抽泣起来,这是因为他的表演中具有某种魔力。”


贝多芬的天才最终让他得到了来自三位贵族的一笔年金,以保障他的创作不被干扰。这份协定书的大致内容是,他们不会去干涉贝多芬的创作内容,给予的金钱仅仅是为了保障他的工作不会由于他的基本生活需要而陷入困境,更不会使他卓越的天才受到阻碍。这与海顿在40年前所签的合约有着巨大的反差(参见海顿篇章【音乐漫谈18 | 古典主义时期(三):弗朗兹·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上]】)。

此时音乐不再仅仅适合一种工艺,作曲家也不再仅仅是一个仆人,音乐成为一门崇高的艺术,而创造者是一位必须得到保护和供养的天才——这是一种新的浪漫主义的音乐价值观。正是在这样的价值观驱使下,贝多芬表现出古怪的一面,但也正是这种古怪性格使他的作品拥有了大胆独创的可能性。


 第八号钢琴奏鸣曲—“悲怆”,OP.13(1799)

贝多芬音乐的大胆的独创性,可以在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悲怆”奏鸣曲(”Pathetique”Sonata)中听到。他为这首独奏的钢琴奏鸣曲加标题“悲怆”,暗示了他在作品中感受到的激情和悲愤。它强大的戏剧性和紧张性,主要来自极端的对比并置。在力度(由强到弱)、速度(从慢板到急速)和音域(很高到很低)上都有极端的两极。这首作品比任何一部海顿、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都要求具有更高的演奏技巧和持久力。贝多芬经常在维也纳的贵族家中和宫殿里演奏这首作品,以展示他的精湛琴技。
 

第一乐章


在曲子的第一乐章,贝多芬用“超人”的速度和力度演奏钢琴,并且据说在一次长河中由于演奏和弦的力度过大,弹断了六根琴弦。“悲怆”奏鸣曲开始处撞击性的c小调和弦,暗示出贝多芬有时是很狂暴地对待这一乐器。在这段惊人的开始之后,贝多芬继续将情绪极为不同的音乐放在一起:突强的和弦之后马上是宁静的抒情,只是另一声雷鸣般的和弦才将它打断。这段慢引子可能是贝多芬在钢琴上即兴演奏后写下来的一个版本,这种即兴演奏使他在维也纳获得了巨大声誉。这段引子引出了一个由右手演奏的激烈上行的主部主题。听众感到的焦虑情绪通过低音区左手演奏而被加强了,使人想起远处的隆隆雷声。

第一乐章的其余部分像是在激烈的、快速的主题和暴风雨般的和弦之间的一场竞争。但在很有激情和张力的同时,也存在着古典形式的控制。在这个奏鸣曲—快板乐章的展开部和尾声的开头,都有撞击性和弦的返回。因此,这些和弦确立了牢固的形式界限,并以此来防止快速主题的飞驰失控。贝多芬的音乐经常传递出一种抗争的情感:古典形式给贝多芬带来一些与之对抗的东西。
 

第二乐章



与莫扎特更加轻快而跳跃的风格相比,贝多芬的演奏更具有“连奏(legato)”的性质。贝多芬本人曾说:“一个人可以让钢琴歌唱,只要他有这种感觉。”在“悲怆”第二乐章的连奏旋律线条中,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在让钢琴歌唱。而他给这一乐章写下的表情记号也是“如歌的”。因为这个旋律的歌唱性,比利·乔(Billy Joel)在专辑《An Innocent Man》中的歌曲《This Night》的副歌中借用了这个主题。

 

第三乐章



“悲怆”奏鸣曲的第二和第三乐章的对比表明,曲式并不能决定音乐的基调。尽管第二乐章慢板和快速的第三乐章都采用了回旋曲式,但前者是抒情的赞美诗,后者是热烈而略带戏谑性的追逐。这一乐章有对第一乐章中撞击性和弦和强烈对比的暗示,但那些狂暴和冲劲已被柔化,转变成一种热情、戏谑的情调。
 

18世纪的钢琴奏鸣曲本质是一种优雅、适度的个人音乐。那是一种类似莫扎特、海顿那样的作曲家兼教师为他们有天赋的业余学生创作的,在家里演奏的音乐。但贝多芬的奏鸣曲与他们有些不同,他将公众舞台上的辉煌技巧注入其中。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宏大的音响,宽广的音域和更宽广的长度,使它们更适合于19世纪不断增长的大音乐厅中演奏。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就成为职业钢琴家的必练曲目,今天也依然如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