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慈禧太后神秘的生活:起床必干的8件事,7件正常,1件专属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19-11-02


.

导读: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丰皇帝驾崩,身后的皇位传给了自己唯一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淳,是为同治皇帝。同治皇帝的生母叶赫那拉氏也因为“母凭子贵”,被尊封为圣母皇太后,和慈安太后并尊“两宫太后”。

同治皇帝年幼,咸丰皇帝在为其安排了八位“赞襄政务大臣”的同时,为了平衡和制约“八大臣”的权力,将两枚代表绝对权力的印章交给了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由其生母慈禧太后代管)。可是,让咸丰皇帝没有想到是,就是这枚小小的印章,竟让晚清政权彻底落到了慈禧太后的手中。

咸丰十一年,为了躲避英法联军而以“狩猎”为名逃至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咸丰皇帝,行将就木。咸丰皇帝在位十一年,没干出什么今天惊天动地的帝王之举,反倒是沉迷于酒色、丝竹和鸦片,让其原本就先天不足的身体迅速虚弱,并很快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咸丰皇帝驾崩前,将其毕生的政治智慧和帝王心术全部拿了出来,为了其唯一的儿子,为了大清王朝的江山永固,做出了以下三件安排:

1、立皇长子爱新觉罗·载淳为皇太子,准备承继皇位;

2、命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大学士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为赞襄政务大臣,赞襄政务;

3、授予皇后钮祜禄氏“御赏”印章代表母仪天下的权力,授予皇子载淳“同道堂”印章代表统一天下的权力,并明确规定“八大臣”所有的军国政令必须加盖两枚印章,方可生效。

就皇位传承而言,咸丰皇帝并没有多余的选择,这唯一的儿子让咸丰皇帝成为清朝传位最为顺当、皇权更迭最为平稳的皇帝,这里并没有帝王心术可言。

但对于“八大臣”的安排和两枚印章的安排,绝对是较为合理的权力制衡和朝局稳定保证。
但是,咸丰皇帝万万没想到慈禧太后的权力欲望可以大到想要成为“女皇”的地步;没想到自己费心安排的“八大臣”如此不堪一击;更没想到被自己打击数年的弟弟——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能够和慈禧太后站在同一阵营,共同谋取了晚清政权。

联合恭亲王奕訢成功发动“辛酉政变”,掌握了晚清最高统治权以后,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施行“垂帘听政”,“代皇帝行军国管理大权”;而后,慈禧太后大施手段,将自己的“拥立功臣”奕訢排挤出权利中心;光绪七年,慈安太后暴毙;自此,慈禧太后彻底掌握了朝政大权,成为晚清政权绝对的“一把手”
慈禧太后作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几个临朝听政的女性之一,乃系和西汉吕后、唐朝武则天在同一段位的女性政治家、权谋家。但是,慈禧太后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女性,只不过是一个走向了人生巅峰、权力巅峰的女人。

慈禧太后当政期间的后宫生活是怎么样的?她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

让我们从慈禧太后身边的近侍宫女口述、历史文献记载中一探究竟。

01 慈禧太后起床后必干的7件事

按照《宫女谈往录》的记载,慈禧太后住在储秀宫,吃在体和殿。

储秀宫是5间的结构,分为三明两暗。3个明间是慈禧太后燕居的地方。

正中间的一间,设有正座,是为了接受朝拜用的。

西一间跟卧室连接,等于是卧室的外间。

东一间临南窗子有一铺条山的炕,喝茶、吸烟、用早点、谈话、接见皇帝、妃子等,大多在这儿。

3个明间以外,还有两个暗间。

最东头的一间,是东暗间,是老太后礼佛、想事儿的地方。尽西头的一间,是她的卧室兼化妆室。

储秀宫的房屋分配,大致如下图所示:

体和殿是北京故宫翊坤宫的后殿。清光绪十年,为庆祝慈禧太后五十大寿,对储秀宫进行大修。将储秀门和翊坤宫后殿拆除,在其旧址上建体和殿。这种改建方式是将两宫打通打通,两宫一殿连成一体,方便居住于储秀宫的慈禧太后来到体和殿用膳。

大修后的储秀宫和体和殿位置分布,如下图所示:

无论是正史文献记载还是昔日宫内的太监、宫女回忆录都能证明慈禧太后是一个勤快人,有早起早睡的好习惯。慈禧起床很早,大体在每天的寅时(3时至5时)。从来没有在5点以后起过床,即使“退居二线”在颐和园居住的时候,也是如此。

正常情况下,慈禧太后大体在凌晨4时起床,而临朝听政的时间则是在上午9时,这中间的5个小时内,慈禧太后每天都必须完成7件事,雷打不动。

.


1、泡手
现今科学研究证明,每日泡手乃系一种既简单又健康的养生方式,更是对于女性手护理的最佳办法之一。现金女性对于手部护理的重视程度似乎远远不及封建皇权社会的女性,尤其是不如皇室后宫嫔妃的重视程度。

慈禧太后就是对于手部护理作为在乎和重视的典型代表人物之一。

《宫女谈往录》和《垂帘太后》中都有过对于慈禧太后“泡手”情形的描述:
司衾的宫女叠完被后,用银盆端来热水,将慈禧的双手用热手巾包起来,将双手在热水盆里浸泡多时,要换两三次水,把手背和手指的关节都泡随和了。
这是慈禧的健身法之一。慈禧的手保养得很好,非常细腻,圆润柔和,很像18岁姑娘的手,这是保养得法的缘故。这样的浸泡,是天天必做的功课。

2、洗脸
“泡手”过后,慈禧太后还要“洗脸”

为什么要将“洗脸”这样的小事,列入慈禧太后每日必做的7件事中呢?

那是因为慈禧太后的“洗脸”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用水洗脸,而是用热毛巾敷脸,也就是现代人美容的所用的热敷手段。
《宫女往谈录》这样记载:
用特制的装满洒了香料热水的银盆,再以细腻柔软的纯棉毛巾浸透热水之后,按照肌肤的纹理进行敷好。

值得注意的是,慈禧太后热服用的毛巾不仅要涂上特制的香料,还要准备一百条,毛巾只能用一遍。对于毛巾的温度必须冷热适中要打开毛孔的。服侍热敷的宫女要憋着气,不能将气屠刀慈禧太后的脸上。

这热敷美容保健妙法是她最津津乐道的永葆青春的妙方。笔者曾经见过慈禧太后的一张照片,不可否认,这个被后世认为是祸国殃民之妖后的老女人皮肤保养的确实很好,根本不像一个六七十岁年龄的女人。抛去对她相貌的评价,慈禧太后对于皮肤的保养手法,非常值得借鉴。

3、梳头
这里主要强调一下,慈禧太后身边的李莲英并不是她的梳头太监,给慈禧太后梳头的太监叫刘德盛,人称“梳头刘”,是一个温和、斯文、很会讲笑话的太监,甚得慈禧太后宠信。

慈禧太后的头饰
《宫女往谈录》对于刘德盛为慈禧太后梳头的流程,有着明确的记载:
宫女给刘太监掀起宫门的帘子,刘太监头顶黄云龙套,装有梳头工具的包袱走进来,双腿向正座请了跪安,把包袱从头顶上请下来,向上一举,由宫女接过来,然后清脆地喊一声:“老佛爷吉祥,奴才给您请万安啦!”侍寝的在卧室里喊一声:“进来吧,刘德盛!”刘太监进屋后磕完头,打开黄云龙套包袱,拿出梳头的簪子、梳子、篦子等工具,开始梳头。

可千万别小看为慈禧太后梳头这件小事,为她梳头绝对是一件技术活。作为一个女人,慈禧太后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又集军国大事于一身,费心劳神,以至于早早的出现了脱发的毛病。所以,梳头者就必须利用技巧将慈禧太后的秃发遮盖,而且还必须注意梳头时梳落的头发应该人如何隐藏和处理,才能免于处罚。

4、散步

梳洗打扮完了以后,慈禧太后就要开始下一项必行之事——散步。

慈禧有散步的好习惯。每年过了二月初二,慈禧太后就顺应节气,便要开始散步了。早晨梳洗完毕,吃了一小碗百合银耳,走出寝宫。太监李莲英陪着,太监崔玉贵在后面跟着,4个侍女排成两行随侍着。

这时的慈禧太后几乎不说话。静悄悄地数着脚步走,不愿有任何事打扰她的宁静。从这一天起直到10月天气转冷,慈禧太后都会像钟表一样,按时起床,按时散步,极有规律。

散步中的慈禧太后
5、抽烟
清朝时期,尤其是晚清时期,后宫嫔妃乃至满洲贵族、上等阶层中的贵妇们一般都会在寂寞无聊时用抽烟来打发时光,慈禧太后虽然掌握着晚清政权,乃系当时地位最高的女人,但其也是寂寞空虚冷的典型代表,也染上了抽烟的习惯。

慈禧太后当政时期,清宫著名的女官——德龄公主在其所著的《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曾经详细记载过伺候慈禧太后抽烟的情形:
太后不吸关东烟,吸水烟,是一种金黄色的烟丝,闻着有股香味,也有些辛辣味,但不浓,丝很长,捻在手上比较柔软。太后习惯是左边含烟嘴,所以我必须站在左方,站在大约离太后两块方砖左右,把烟装好后,用右手托着烟袋,轻轻把烟嘴送到太后嘴边(轻易不跪着递烟)。我左手把烟眉子晃动,用手拢着明火的烟眉子点烟。
慈禧太后一般会慢悠悠的抽两管烟,充分享受烟雾入肺的快感和麻醉后,才会进行其他事项。

6、喝茶
慈禧边吸烟、边喝茶。慈禧最喜欢喝人奶和牛奶。宫里的早点还保留东北人的习惯,喝奶子要兑茶,叫奶茶。慈禧喜欢喝兑人奶或牛奶的奶茶。奶茶不由御茶房供应,由储秀宫的小茶炉供应,一来近,二来近侍太监干净可靠。

慈禧太后对于人奶情有独钟,甚至到了一日不可缺的地步。因为她这个癖好,内务府的人可是一分钟都没闲着,每个季节都会挑选一批奶妈入宫,这些奶妈个个都是二十岁以下的年轻姑娘,长相姣好,专门为慈禧服务。
7、用膳
喝完奶茶,寿膳房要敬早膳,慈禧太后的早膳在储秀宫的东次间用。

对于慈禧太后的膳食需要注重强调一下,这个身处内忧外患境地的晚清政权“一把手”,在膳食方面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含糊。

中国著名历史作家刘学慧女士所著《慈禧太后》中,对于她的早膳有过记录,我们截取其中一次,予以说明:
早膳十分丰盛,有二十几样。
有各种粥,如玉田红稻米粥、江南香糯米粥、薏仁米粥、八宝莲子粥、八珍粥、鸡丝粥等;
有各种茶汤,如杏仁茶、鲜豆浆、牛骨髓茶汤等;
有各种主食,如麻将烧饼、油酥烧饼、白马蹄、罗葡丝饼、清油饼、焦圈、糖包、糖饼,也有清真的饺子、炸回头等;
还有豆制品的素食锦以及卤制品,如卤鹅肝、卤鸡脯等。
这些食品都装进大提盒里,外罩黄云龙套,俗称包袱。这时李连英守在寝宫门里,崔玉贵站在寝宫门外,张福站在慈禧太后桌旁。崔玉贵先接过太监的包袱,传递给李连英,再由张福解开包袱,由李连英捧到太后面前。宫里有个特别严的规矩,不当太后的面,食盒是绝对不许打开的。

02 慈禧太后如何“临朝听政”

用完早膳以后,慈禧太后还需要更衣,然后也差不到到了该上朝听政的时间。慈禧太后会在太监们的簇拥下,坐上停靠在储秀宫门口的轿子,左边站立手捧水烟袋的内廷总管太监李连英,右边站立手捧红绿头签膳牌内廷回事太监崔玉贵。两人紧扶着轿杆,后面随着一群护卫,到养心殿上朝。

清朝皇帝每天都要叫起。

叫起的意思是“叫皇帝起来上朝”,这是皇帝或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召见军机大臣、王公显贵、满汉大学士、六部堂官或封疆大吏等传达谕旨、听候奏对的最高形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清朝的皇帝是勤政的,很少耽误叫起。慈禧更是勤于政务,绝不耽误叫起。

时任军机大臣、大学士的王文韶在其所著的《王文韶日记》中,曾经详细记载过慈禧太后“叫起”后,临朝听政的状态:
叫起的时间一般是早9时。慈禧同军机大臣对话,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最少的是1刻钟,即15分钟;最多是4个小时。大多在1个小时左右。
临朝听政中,慈禧太后会通过自己发布懿旨或者以上谕形式发布谕旨来发布命令,做出自己对于军国大事的处理决定。除此之外,接见外国使臣,也几乎是慈禧太后每日必行的任务。

《清实录·德宗实录》记载了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慈禧太后接见外国使臣的情形,乃系其在此方面的代表:
是日,皇太后御养性殿觐见各国使臣、夫人及参随眷属共13人、子女7人,计8国。前期奉派诣寿宁宫照料一切,赐宴乐寿堂,分男女两处,男系领衔奥国公使齐干及各国翻译、各眷属,由齐带领也,申初竣事。
而后,办理完公事的慈禧太后才开始用中膳、睡午觉和自由活动,然后洗脚、洗澡,睡觉!
慈禧太后在咸丰皇帝驾崩后,凭借着自己的权谋手段和政治智慧,巧妙的夺取了晚清最高统治权后,却并没有以一个小女人的格局来放纵和耽误清朝的发展和稳固,而是以每日的勤政、权力的平衡、内外势力的制约而辛苦维持着晚清政权向前艰难迈进。

不可否认,慈禧太后的一些错误决定和其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但对于一个女性而言,慈禧太后无疑是成功的。

参考文献:北京旗人、宫女何荣儿——《宫女谈往录》

裕德龄——《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

刘学慧——《慈禧太后》

王文韶——《王文韶日记》

《清实录·德宗实录》

沈渭滨——《垂帘太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