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分钟了解高血压:高血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懂他

 半夏先生w 2019-11-02

本文理论支持:张建银

高血压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它是当今慢性病中患病群体最多的疾病之一,高血压本质上大都是因为经络不通,血液微循环变差而导致的,其原理简单来讲是这样的,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当身体某一器官的血氧浓度变少,以及供血不足时,器官会向大脑发出信号,大脑中枢神经根据整体状况而调整供血量,下达指令让身体的血压升高,来保证我们身体能量与营养的均衡,所以,高血压并不是病,而是一个症状。

现代医学在高血压的治疗上是极不科学的,是典型的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只重指标,不顾病灶,开具降压药处方成为当今高血压治疗的常态,而不去解决血管的淤堵,改善血液微循环。当患者服用十几年、几十年降压药后,人身体的血液微循环情况越来越差,血管弹性变差,最终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发生,如心脏病、肝病、肾病、脑中风等,危害甚大。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南北生活习惯、饮食差异迥然不同,这就造成了南北方人体质的极大差异,例如南方人血压到120时,就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而在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有些人血压到130、140,仍然一点症状没有(此为个例)。以规定的高血压标准,衡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血压高低是极不科学的,因此高血压的标准不应以规则来制定,应以有无症状、不良反应来衡量。

我们看待高血压,首先要明白,血压高是“果”,并非“因”,治病须“治因”而“去果”。上文我们提到,高血压本质上是由于血液微循环变差而导致的,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血液微循环变差呢?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高血压的几大证型,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己病,对症施治:

1. 遗传证型

2. 颈源证型(颈椎卡压造成头部供血不足所致,在临床中较为常见)

3. 血管淤堵证型(不当的饮食、外邪侵袭等所致)

4. 肝肾虚损证型(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作息等所致)

5. 情志证型(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激动等)

千人同方的降压药物,并不能解决病灶根源,只有辨证施治,颈源证型则用手法复位颈椎,肝肾虚损证型则补益肝肾,情志证型则身心同治,如此,方可真正疗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