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对一件艺术品,我们该感性判断,还是要理性思考?

 Mix杨林 2019-11-02



由感受引导行动:托马斯·胡薛格雕塑展猜想
文 · 李佳颖
 
       今年,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英裔美国雕塑家,托马斯·胡薛戈(Thomas Houseago)的展览,并以时间为线索,展出了他十年来的雕塑作品——那些充满超现实主义意味的骷髅形象。这些作品让我想起来2010年惠特尼双年展上,他那巨大的石膏宝宝雕塑:高大、野蛮,不修边幅。
 
       雕塑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我确实不知道巨石阵是用来干什么的,可是,它这样特殊的形态很迷人,特别是具有一些我不需要具体了解的精神情感维度。”

托马斯·胡薛戈(Thomas Houseago)雕塑作品
 
       托马斯·胡薛戈(Thomas Houseago)是一位用“感受”引导“行动”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总是定位于“感官初次接触到它们的那一刻”。这使得观众们常常前脚刚一踏入展厅,随后便惊呼:“好高!真吓人!“这样的惊吓与惊喜便是这位雕塑家的创作目的之一。

“LHomme Presse’” , Musee d’art Moderne de Paris, 2019
        他不像美国观念艺术家,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那样,喜欢安静平稳地将一个立方架子能呈现的所有可能性都逐一记录下来,让秩序和规则成为一种艺术;而承载这些图示的纸张,仿佛是档案馆里存放年代已久的文件,显得发黄而又索然无味。

Sol Lewitt, schematic Drawings for Incomplete Open Cubes,1974
 
 
       当代艺术中新的想法层出不穷,艺术家的涉猎丰富,而艺术品们的使命就是面对公众。观众用感官接受关于它的一切讯息,或与它互动,这个过程中的顺序和效果各有差别。不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情感上的喜恶去判断,二是去进行批判性地思考。
 
       感性和理性这样的二元话题其实是老生常谈,经久不衰,它来自于人的内部,关乎我们自身。我们通常谈论它们本身,而很少研究其原因。不过,一个正常人通常就是感性和理性的共同结合,当我们评价一个人是感性或是理性时,便陷入了二元论。可是,为何我们还是习惯给事物贴上标签?

托马斯·胡薛戈(Thomas Houseago)雕塑作品
 
       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审视它,如去思考为什么这个人总是意气用事;而那个人显得很神秘。日本作家和哲学家古贺史健和岸见一郎就曾经解析过个体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学说,而后写道:“一个人的生活目标会指导他行事的方式。“

        好比是,这个人难过得哭了,是因为他想哭,所以才让自己难过。这个说法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不过,这能有效地让自己从反方向去消化和缓解自身的情绪。那么,这样已被证实的方法论是否能够解释我们自身的其他问题呢?

托马斯·胡薛戈(Thomas Houseago)雕塑作品
 
        每个人活在世上,或多或少心里都会有很多“小目标”,但其中总会有一个“大目标”,我们称之为“人生目标”或者“生活目标”。有的人有幸,在有生之年可以找到它,“做一个幸福的人”、“做一个宇航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人生意义或具体使命。若是这辈子也找不到一个人生目标,那也没关系,死亡的结局总会到来,它如一个抽象的黑洞,是所有人类的终极目标。

        这里,我使用了“目标”而不是“归宿”,因为目标不同,行事方式也不同。例如,一个十岁的小孩,在潜意识里知道他的人生才刚开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他便可以安心玩乐;而一个尚为年轻的绝症患者可就不那么想了,每一天都要认真对待。他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生命长度,会在心里立下不同的终点目标,并找一个合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托马斯·胡薛戈(Thomas Houseago)雕塑作品
 
        那么,“感性和理性”是否也是一个人接受和解读周围事物后的不同处理方式呢?可以肯定的是,即使面对同一件艺术品,同一个人有时都会激起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想象一下,此刻的你刚买了门票,正毫无防备地进入美术馆,准备欣赏一种“美”,却一脚踏入了托马斯·胡薛戈的展厅。他那骇人的巨型雕塑,突然就出现在你的眼前,巨大的存在感给这时的你带来巨大的压迫。和所有初见它的观众一样,你首先会经历一段情感上的惊吓,之后,便会解析和消化这种体验。于是,一千个观众出现了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人会对作品的材质感到好奇;有的人则会对艺术家本人的目的产生出兴趣;而也有的人或许会一直沉浸在某种被刺激到的情绪中,或是因为惊吓过度而干脆匆匆离开。

托马斯·胡薛戈(Thomas Houseago)雕塑作品

       说到底,每个人进入美术馆的目的不一样,他们心理期待的展品也不尽相同。他们怀着的不同的审美目标前来,面对同一作品的观看体验时,“追求美”、“找刺激”、“看稀奇”等不同的心理需求就会转换,继而会呈现出情绪化或者冷静分析的一面。
 
       说得再深入些,我们是否对这些美术馆内的观看过程有过反思? 即思考我们自身,思考我们行事的方式,亦或是我们存在的根本意义。虽然,客观说存在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们本能地为了维持自我生存,总会在生活的点滴处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无论是物理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并赋予我们周围的其他人、事物相应的存在意义。

托马斯·胡薛戈(Thomas Houseago)雕塑作品

       而艺术作品就作为一种艺术家创作的交流工具,成为了我们生活周遭的一部分,也会与我们内在追求的目的产生关系。每个人不同的人生意义,由不同的一个个人生小目标构成,这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对时间与生命的感受力。及时行乐,活在当下的那一类自不必说;而那些人生目标里放眼未来、包含希望的人,他们不但需要追求“当下的快乐”,也会顾及到未来的幸福。而未来的幸福,这是一个十分抽象的东西,其标准和定义源自于他们对自己过去的记忆和反思。

       不少艺术家的创作就是这样,描画了一个不是眼前,而是未来,又包涵了过去的图景。创作这类作品的艺术家,和欣赏这类作品的观众,他们这样的大脑中就会如一条三车道的高速公路,包含三个时间轴。我想,这样的人往往不会意气用事,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车道让他们以一个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事物,就更容易以理性的方式去看待自己的生活。

托马斯·胡薛戈(Thomas Houseago)雕塑作品
 
        而要具体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目标和人生意义,这是一件相当困难和耗费精力的事情。

        很少有人以此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们经常在文学作品的前言中看到这样一段评价:“这本书充满了作者对小人物的人文关怀.”这些作品已超越“感性与理性”二元论的绝对和局限性,是基于作者对个人和群体的感性了解后的理性再创作。“格式塔”也强调了这一点,我们曾经被“生机论”和“唯灵论”等学说误导,认为心灵和肉体的关系始终是讨论的焦点。科特·卡夫卡(Kurt Koffka)则建立了“场”的概念,把人类的所有问题放入其中,进行讨论。

托马斯·胡薛戈(Thomas Houseago)雕塑作品
    
       “场”指一定范围内的环境,比如物理中的“磁场”和人际关系里所谓的“气场”,它是一个媒介,其实并不存在,奇妙的是,以它为前提的所有问题,逻辑漏洞都能得到解决。在他的“场”概念中,人们外在的行为表现是晦涩而直接的线索,我们通过它可以分析“行为场”,并与“物理场”进行连接,即心理环境和实际环境之间的矛盾与磨合。
 
        而场和力,如影随形。

        闭上眼睛,想象一片森林。我们总是会先看到一片森林,再去注意到其中的一棵棵的树。大脑的组织力喜欢将我们的注意力定格在当下最有意义的事物上,这是一种思维惯性,涉及我们的经验、知识、目标和认知方式。我们的眼睛和大脑都顺着这个方式行事。而我们的行为则会根据大脑给出的“意义”再进行调整。简单来说,就是以感受力为基础的向外拓展;或以思考为主的向内收缩。这是一种随时根据心理需要而进行调整的思维方法和行为表现。无论怎样变化,总体的关于人生意义的那股稳定的组织力是可以辨别的,这照应了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你是一个感性气质的人,或是一个理性气质的人?
 


*

《布林客BLINK》 2019年9月 第33期

“理性与感性 ”

投稿请联系:blink.art.magazine@gmail.com

主编:苏也 微信:suyesophi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