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雨中送别作家从维熙

 xiake172 2019-11-02

今天上午,深秋的京城落下了阵阵细雨,著名作家从维熙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亲朋、好友、同事、读者等前往送行。

从维熙1933年4月出生于河北玉田,1950年至1953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学校,曾在小学任教。历任《北京日报》编辑、记者,山西临汾地区文联创作员,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中国作协第五届全委会委员及第六、七届名誉委员。2019年10月29日7时于北京病逝,享年86岁。

秋雨中送别作家从维熙

作家从维熙遗体告别仪式现场

从维熙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57年前先后出版了《七月雨》和《曙光升起的早晨》两本短篇小说集,以及反映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南河春晓》。1976年调入临汾地区文联。1978年后,其创作的《大墙下的红玉兰》《远去的白帆》《风泪眼》,先后获全国第一、二、四届优秀中篇小说奖。《断桥》获优秀文学作品畅销奖,电影剧本《第十个弹孔》获文化部优秀故事片奖,根据其小说《伴听》改编的电影《聊聊》获大学生电影节奖,长篇小说《裸雪》获全国第三届儿童文学奖,评论《论联想》获海燕文学奖,长篇小说《北国草》获北京文学奖。另著有长篇纪实文学《走向混沌》三部曲,引起极大社会反响。同时,发表大量散文、随笔、文学短论等,出版有《从维熙文集》14卷。其中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韩和塞尔维亚语在国外出版。

秋雨中送别作家从维熙

遗体告别仪式现场

1957年,从维熙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改,被剥夺人身自由20年。平反后,1979年重返北京文坛。他的作品多表现知识分子的悲情生活,反思特殊历史时期的非正常状态,在严酷的主题中展示了生活最底层的人性之美。因其率先描写大墙之内的监狱生活,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从维熙被誉为“大墙文学之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大墙文学”的开先河者。

作家李辉今天上午来到八宝山为从老送行。他告诉记者,从维熙是今年6月查出的肺癌,在住院养病期间一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李辉回忆起去年年初从老14卷本《从维熙文集》首发式的时候:“他那时候身体还非常好,谈笑风生,现场朗诵、唱歌,后来我们还多次见面,我们都说他能活到一百岁,没想到今年走得这么突然。”他透露,在卧病之前,从老就曾委托他将自己珍藏至今的《大墙下的红玉兰》手稿捐赠给巴金故居,并筹备出版。“目前正在印刷,很遗憾,他生前没能看到这本手稿本的出版。”李辉与从维熙结识多年,谈起对从维熙的印象,李辉说:“他是一个友善的人,而且拿得起放得下,他对晚辈十分提携,跟我们六根(韩浩月、绿茶、李辉、叶匡政、潘采夫、武云溥)的关系特别密切。”在从维熙卧病期间,李辉曾在公众号里写了一篇《我与老从》,这篇文章在从维熙去世的消息传出后被许多人转发,他说,自己准备再写一篇《我与老从这些日子》,把他最后几年的生活细节记下来。

秋雨中送别作家从维熙

从维熙长孙手捧遗像

从维熙在1980年代担任作家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期间,推出了一批新人新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作家出版社的几位编辑对从老当年的胆识和魄力都记忆犹新。作家出版社总编室主任王元在1980年代就是出版社的员工,与从老共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文学界,一提起从老,就不能不提作家社的‘三套书’。”王元指的“三套书”,就是“当代小说文库”丛书、“文学新星”丛书、“作家参考”丛书。尤其是“文学新星丛书”,所收录的作家作品,都是当年中国文坛上崭露头角的年轻作家的第一本书,包括阿城的《棋王》,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甘铁生的《都市的眼睛》,池莉的《烦恼人生》,陈染的《纸片儿》,刘震云的《塔埔》,残雪的《天堂里的对话》,迟子建的《北极村的童话》,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格非的《迷舟》等等,这些作家在现在都已是文坛大家。因此这套书也被誉为“发掘一代文学新人的伯乐”,而从维熙正是这些佳作出版的推动者。

“从老也是从年轻作家过来的,他非常知道当时的年轻人渴望出作品,当时的读者渴望读文学,因此他几乎是牺牲了自己的创作,全心全意地为年轻人服务,对八十年代文学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功劳。”王元说。

作家出版社资深编辑王淑丽也认为:“从老自身就是作家,因此他有一种善于发掘新人的眼光。他经历过艰苦的岁月,所以更愿意为年轻的作家做事情。”她认为,现在大家谈论较多的是从老在作家社时期推动“琼瑶全集”的出版,但这三套丛书的出版影响更大,无论对作家还是对读者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