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老刘tdrhg 2019-11-02

凳子的起源是古代人上马的支架,累了可以临时坐下休息,后来凳子逐渐转化成专门的坐具。从名称上看,它的等级比椅子要低,由于森严的等级观念,直到南宋的时候还很少有为女性专门设置坐具。陆游《老学庵笔记》有记载一条:往时士大夫家妇坐椅子、杌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这里的杌子就是指凳,也就是说南宋人认为让妇女坐凳子皆是失礼的行为。到了明代妇女坐椅子已经很普及了,但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为妇女和地位比较低的男性准备的坐具,往往还是凳子。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闺范》插图版画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十玉人传》方凳

明式凳子多数是方形、长方形和长条形,少数也做成圆形和其他形状。明式的方登通常包括无束腰有束腰两类造型。无束腰的凳子腿部使用直材直落地面,有束腰的凳子因为带有束腰的结构腿部的线型可弯可直婉转多姿,形式变化更多,在固定的构造里也能出现无数种变体,给匠师们提供了自由发挥的舞台。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无束腰方凳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有束腰方凳

明式黄花梨有束腰方凳基本造型,坐面的边缘和四角都修造成圆浑的弧面,能增加人体起坐的舒适感。束腰是洼下的凹面,牙板枨子和方形的腿足部位,又被修出饱满的弧面上下映衬。凳脚向内兜转之后落在地面上,它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内翻马蹄。这种坐法增加了凳子底部的体量感,整张凳子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平衡、温和饱满。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明黄花梨有束腰罗锅枨方凳

交杌,没有靠背的交椅叫做交杌。和它的前身胡床相比,它的形式上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这种可以折叠的坐具,在携带存放上都比较方便。千百年来上到宫廷下到民间都广泛地使用,北方人还给它一个俗称叫做马扎。它虽然造型简单体型小巧,但是在中国家具史上产生过重大地影响,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交杌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交杌折叠

明式紫檀交杌。两根横材支撑它的丝绳坐面,正面这根横材的立面修造出花形的轮廓,并且浮雕了两两相对的卷草龙纹,前后腿都是圆材构造,但是两腿交叉的部分化圆为方,接触面变大提升了结构的稳固性,交叉部分的轴钉,用圆形护眼钱和如意头铜片来装饰。前脚落地的部位安装了榻床,榻床面比较宽光素不雕饰,更能体现紫檀的材质美感。交杌用紫檀黄花梨来做并不多见,打开紫檀交杌,它的坐面的高度和一般的椅子凳子相差无几。这些特点都表明了交杌的出身不凡。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明式紫檀交杌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卷草龙纹

长凳是对窄长凳子的统称,可以让两个人到三个人一起坐,坐面比较窄的长凳俗称为条凳。这种坐具很适合在茶馆酒肆等公共场合里使用。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摆放在茶馆中的条凳,直到今天这种充满民俗生活气息的坐具依然地被广泛使用。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清明上河图中的条凳

另外还有一种坐面比较宽地长凳叫做春凳。春凳的造型,有束腰和无束腰的都有。明清时期的民间嫁娶活动里,新娘赔嫁的铺盖通常放在这种春凳上被抬进卧房。它是女孩子的嫁妆里必不可少的一种家具,一般被安置在卧房里使用。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黄花梨有束腰春凳

明式凳子中还有一种叫坐墩。它圆形结体腹部大上下小看起来像一只鼓。在日常使用中,它的坐面会覆盖一层丝织品,所以又被称作绣墩。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紫檀坐墩

除了方凳和圆形凳子之外,明式凳子里还有一类非圆非方的异类凳子,它们的设计十分独特。凳面有梅花形、海棠形、扇面形等等。异形的凳子构造精巧,起到点最内室空间,增添生活情趣的重要作用。

一定要知道的凳子文化传统

梅花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