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慕容(4)

 陆一2 2019-11-02

哥哥出走后,294年,慕容廆带着族人重新回到大棘城。

(定都棘城是慕容氏从游牧部落变革为封建王国的转折点。获得了绝对权力的慕容廆,部族也从放牧议事的原始状态逐步向封建统治转变。从此棘城成为慕容部的政治、经济中心和聚居地。)

排除了诸多隐患的慕容廆把大权牢牢掌握手中,开始实施他的强国战略——

先是招募来汉人教部族种植菽麦、青穄、东穑等杂粮。农产品渐渐和畜牧品都成为了主食。鲜卑人甚至用多余的粮食酿酒。稳定的粮食产量保障了人口增长,为部族壮大打下了根基。辽东地区本来没有桑树,慕容廆的使者从江南带回桑苗蚕种。平州开始植桑和养蚕,兴起了作坊式的纺织业。
    然后命令全族学汉语,用汉文记事。(鲜卑原有语言也有文字。曾经慕容部与中原政权打交道需要通译传话。定居后,慕容部采用汉语作为官话)。数年后,慕容氏开办官学传道授义,说话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成为像模像样的门阀世家了。当然,慕容部也没完全放弃鲜卑语。许多人还保留了鲜卑名字,私下也用鲜卑语交谈。
    同时,慕容廆效仿晋朝订立了法令法规和赋税制度。这些措施不仅强化了慕容氏的统治、获得了稳定的税赋,还让鲜卑人自由散漫的习俗改变一新。

慕容部在慕容廆的改革下日渐富强。

此时西边的段部,东边的高句丽,北边的宇文部开始觊觎慕容部富饶的资源,常常出兵抢掠族的人口和牲畜。

面对身边实力强大的部落,慕容部仍是东北政局中较弱的势力。慕容廆沉思许久,定下联合段部并争取晋朝支持的低调方针。虽然慕容廆有过婚姻关系,长子慕容翰已经出生。不过,他亟需一个身份显赫的正室夫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保障部族的发展。

迁都棘城的第二年(295),慕容廆就恭谨地向段部现任大人段阶送上贵重礼物请求联姻。

这个段氏鲜卑跟其他部落不一样,发迹的时间屈指可数。既没有显赫的身世,也没有神话渊源。

段氏的始祖段就陆眷,曾被掳为奴隶,贩卖给乌桓贵族库傉官氏(魏晋时期买卖胡人是普遍现象)。

库傉官老爷很好面子。一天乌桓首领开会,库傉官老爷要吐痰,却让段就陆眷张嘴接住(这种行为直到东晋还有人效仿为荣),没想到段就陆眷淡定从容,一口吞了。他甚至大声祈求主人的智慧与福气转移到肚子里(在场的仆人没有如此给主子长脸的)库傉官老爷十分得意。福气真的很快就来了。库傉官老爷开始信任地让段就陆眷去筹粮。忍辱负重的老段带着老爷给的盘缠和人马,立刻如脱笼的飞鸟一去不回头。

数年之间段就陆眷迅速招徕人口,渐渐兵强马壮,成为东北版图不可忽视的力量。

    段阶(就是段就陆眷的弟弟),应允了慕容廆的联姻请求。

慕容廆于是迎娶了段阶的女儿为妻(从此开创段氏美女专宠慕容后宫的先河。段部后来并入慕容部,成为慕容氏最大的姻亲)并生下皝、仁、昭三个儿子。

得到了段部强有力的支持。慕容廆在大婚次年便带领骑兵攻入高句丽腹地,秋风扫落叶般冲散对手。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坐稳了家族领袖的宝座。

三世纪末,晋武帝去世。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继位。

西晋陷入混乱,乱世到来。

日趋成熟的慕容廆静观其变。继续保持人畜无害的节奏,对外则加强防备。果不其然,302年,宇文部先跳出来。此时的宇文部统一了塞外的东胡各部,成为塞外最强大的一支力量。他们始终把夙敌慕容部看作最大的绊脚石——首领宇文莫圭派其弟宇文屈云进攻慕容部边境各城,打算一口吃掉慕容部。

慕容廆自然对老对手十分了解,亲自领兵应战,首战高捷。

宇文部不服气,又集结了十万大军气势汹汹的把慕容廆包围在大棘城。面对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圈,慕容廆的部下都很害怕。

唯独慕容廆毫不在意,对部下说:“诸位只管拼力一战,没什么好害怕的。素延的兵虽然多,但却毫无章法,已经在我的算计之中了。”

军队听了士气大振,出城迎敌。

素延的军队果然不是慕容的对手,宇文部溃败得一塌糊涂。慕容部的军队一直追出了上百里,俘获和斩首的士兵数以万计。宇文屈云的军队不得不退回塞外,远远的避开慕容廆的风头。

慕容廆为何胸有成竹?原因很简单。宇文部和慕容部,虽都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和地盘,但采用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慕容廆征服一个部落或者势力,往往讲究消化和吸收,用几年的时间整编他们的军队,融合他们的人民,对于不同的文化也是如此,这种方式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游牧民族征服方式了,这样才能真正的充分吸收征服地区的一切资源和人物力;而宇文部落不知道去融合,而是把征服得来的人民立刻投入战斗,部队很难为之卖命,战斗力不高,人数多但还是会失败。于是慕容鲜卑威震辽东。

公元307年,慕容廆自称鲜卑大单于。就在西晋王朝日薄西山之际,四十岁的慕容廆正处在自己作为政治、军事首领的黄金年龄。在他面前,展开一片新的天空。

再看中原局势。

正值晋末八王之乱,司马王爷们纷纷觊觎皇权。连年争斗,掏空了晋王朝本来就不强壮的身躯。边陲的匈奴、氐族、羯族等开始趁虚而入,鲸吞蚕食晋朝的疆土。

以傻瓜皇帝司马衷为首的政权,依旧没有倒下。原因有二:先是掌握枪杆子的司马家人,不管谁是实际领导人,都得高举司马衷的旗帜。二是闹事的流民首领,群众基础薄弱,并缺乏有大气的政治人物,眼光无法放远放大。

真正想建立政权的人,是最能看清形势的人,也是最能把握机会的人——

接下来,两个重要人物出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