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曾经在十六国时期称雄一时的鲜卑七部

 历史研究室 2023-03-02 发布于江苏

如果说十六国时期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最多,答案毫无疑问是鲜卑族,作为北方草原的第二位主人,鲜卑人在西晋时期逐渐强大起来,其多个部族先后崛起,并且不断向南迁徙,在乱世中纷纷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先后多达十三个,拓跋部、慕容部、乞伏部、吐谷浑部等等,这些部落以及他们的政权在中原活跃了近400年,深刻的改变了中华文明的进程,可以说他们也是中华文明融合的发展的见证者。

鲜卑人的崛起

鲜卑人起源于先秦时期,当时在匈奴以东和燕国以北的广大区域分布了一些游牧民族,因为他们是胡人以东的民族,当时的人们称他们为东胡族,不过此时东胡强大,匈奴还未崛起,因而匈奴经常遭受东胡的掠夺。

到了秦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匈奴部落,在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原本占据优势的东胡也被打败,东胡一部分和匈奴融合,一部分向北方迁徙,在迁徙中,他们逐渐分为两支,一支迁居乌桓山为乌桓人,一支迁居鲜卑山为鲜卑人,他们时常跟随匈奴南下攻打汉朝。

但从汉武帝开始,汉朝就不断进攻匈奴,令匈奴衰弱下去,随后东汉更是不断打击,在东汉年间,分裂的北匈奴被逐出漠北,南匈奴和乌桓开始依附汉朝生存,乌桓一度强大,但乌桓在曹操的打击下却日渐衰弱,在匈奴和乌桓落寞后,蒙古草原出现了大量的真空,鲜卑人趁机南下,抢占了原先匈奴和乌桓的故地,至此鲜卑人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鲜卑人部族众多,虽然被檀石槐统一过,但他一死,鲜卑就分裂成东、中、西三部鲜卑,曹魏时期,轲比能一统东部鲜卑和中部鲜卑,与蜀汉联合准备南北夹击曹魏,因此曹魏派出刺客刺杀了轲比能,轲比能一死,鲜卑再度分裂,各个小部落各自发展壮大。

西晋时期,鲜卑族先后崛起了拓跋部、宇文部、段部、慕容部、秃发部、乞伏部、吐谷浑部等部落,他们不断向南迁徙,积极吸取汉文化,在十六国时期纷纷在北方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其中拓跋部和慕容部最为强大。

曾经一统北方的拓跋部

拓跋部是鲜卑人较早的部落,在东汉时期迁徙到呼伦湖一带生存,匈奴衰弱后,他们又迁徙到阴山以北的原匈奴故地生存,并且和当地的匈奴人逐渐融合,成为全新的拓跋部,到了曹魏时期,当时的拓跋部首领拓跋力微将部落再次迁徙到阴山以南的云中地区,这里靠近中原,因此拓跋部得以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伺机崛起。

八王之乱搅得西晋不得安宁,西晋也因此衰弱,西晋永安元年(304年)匈奴人刘渊建立汉国,不断进攻西晋,在他死后,他的儿子刘聪称帝,随后攻陷西晋的洛阳和长安,俘虏晋怀帝,当时刘聪控制了几乎中个中原,但北方依旧有三个忠于晋朝的地区,即并州北部的刘琨、幽州的段匹磾()、凉州的张寔(shí)。

当时并州刺史刘琨决定与北方的拓跋部联合共同对抗已经改国号的汉赵,此时的拓跋部首领是拓跋猗卢,为了拉拢拓跋猗卢,永嘉四年(310年),晋怀帝册封他为代公,随后在建兴三年(315年),晋愍帝又加封为代王,这就是日后拓跋代国的基础。

但拓跋猗卢的暴死引发拓跋部争权夺利的内乱,最终拓跋猗卢的侄孙拓跋什翼犍获胜,于咸康四年(338年)即位,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汉化,他开始仿造中原政权设立百官,制定律法,随后正式建国,这就是代国。

代国存在的时间并不长,被有一统天下之志的前秦天王苻坚所灭,但前秦在根基不稳的情况下进攻东晋,最终在淝水之战战败,前秦分裂,前秦太安二年(386年),也就是代国被灭的第十年,拓跋什翼犍的孙子拓跋珪趁着内乱复国成功,后改称魏王,建立北魏政权。

在拓跋珪和孙子拓跋焘的不断征讨下,北魏先后消灭了北方诸多割据政权,最终一统北方,也让十六国进入了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并且迁都洛阳,将拓跋这个皇族姓氏改为“元”姓,汉化引起了不少北魏旧贵族的不满,而且北魏内部矛盾重重最终引发六镇起义,六镇起义让尔朱荣崛起,也葬送了北魏的江山,尔朱荣一死,北魏分裂成高欢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控制的西魏,拓跋鲜卑的政权名存实亡,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至此辉煌一时的拓跋部彻底落下帷幕。

宇文部的往事

宇文部虽然是鲜卑的一支,但形成比较晚,窦宪击溃北匈奴后,虽然大部分匈奴迁徙到其他地方,但依旧有十万左右的匈奴人留在匈奴的居之地与迁徙过来的鲜卑人杂居形成一个新的部落,最终同化为鲜卑人,当时的宇文部比较强盛,曾经参加檀石槐的部落联盟,之后宇文部的首领被推举为东部鲜卑的大人。

宇文部的由来是一位叫普回的首领,据说普回在打猎的时候获得三个玉玺,玉玺上面写有“皇帝”二字,普回认为这是上天赐予他们的部落的,因此准备改部落名,他们认为天是“宇”、君是“文”,因此以“宇文”为其部落的姓名,至此宇文部正式确定。

早些年,宇文部和拓跋部的关系比较好,双方经常通婚,到了十六国时期,宇文部依附于强盛一时的后赵,与同为鲜卑的慕容部经常爆发争斗,但宇文部始终不是慕容部的对手,其部落首领多次被慕容部击败,最终于东晋建元二年(344年)的一次大战中,宇文部被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所灭,剩下的部众则被迁徙打散。

虽然宇文部未能在十六国时期建立独立的政权,但宇文部的一支在南北朝时期建立的北周,另一支形成发展为库莫奚族,另外一支迭剌部最后发展成为日后强大的部族契丹族。

夹缝中生存的段部鲜卑

相对于其他鲜卑部落来说,段部鲜卑的形成更短,初代首领段日陆眷是鲜卑人,出身卑贱,原本是乌桓的奴隶,后被派到渔阳一带收集粮食,看到天下纷乱,他就在渔阳一带招兵买马,吸引其他鲜卑人过来,最终发展壮大形成了鲜卑的一个全新的部落——段部。

西晋末年,幽州刺史王浚想要自立,为了拉拢外援,先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段部首领段务勿尘,随后上书朝廷,将辽西郡赐给段部鲜卑,段务勿尘也被封为辽西公,至此,段部鲜卑有了自己的领地。

但辽西郡在十六国时期并不太平,西边是石勒建立的后赵,东边是慕容部建立的前燕,北方则是宇文部,加上自段务勿尘去世后,段部内部因为夺权不断爆发内斗,领土也不断被周围政权侵袭,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掌权的段牙不得不与前燕交好,换取段部的生存之地。

东晋太宁三年(325年),段日陆眷的孙子段辽发动政变杀死段牙,掌管了段部的大权,前燕不满,至此段部和前燕交恶。

东晋咸和三年(328年),前燕与后赵前后夹攻段部,段辽不敌,假意投降前燕,私下却密谋反叛,事泄被杀,段部的领土被前燕和后赵吞并。

前燕和后赵吞并段部领土后,双方交恶,东晋建元元年(343年)后赵命段辽的弟弟段兰率领段部族人继续驻扎在原都城令支一带,目的就是防备前燕的进攻。

东晋永和六年(350年),石虎去世,后赵爆发夺权内乱,段兰的儿子段龛趁机割据于广固(今青州市)割据,自立为齐王,后归降东晋,被封为齐公,其势力逐渐发展到整个山东半岛。

前燕元玺六年(357年),前燕继续进攻段部,最终灭了段龛,将剩下的段部3000余人活埋,至此段部作为鲜卑的一部彻底灭亡。

建立五国的慕容部

慕容部是鲜卑的三大部族之一,为中部鲜卑人,中部鲜卑靠近中原,他们积极吸取汉文化,以“慕二仪之道,继三光之容”的意思来作为自己慕容部的号,所谓二仪就是天地,三光就是日月星,到了曹魏时期,他们将慕容作为自己部落贵族的姓氏,第一个姓慕容的就是慕容部首领慕容涉归。

永嘉之乱后,汉族士人纷纷四处避难,慕容部首领慕容廆(guī)趁机吸纳了不少人才,大肆重用,并且安排慕容贵族们接受汉化教育,为日后慕容氏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慕容廆雄才大略,先后镇抚扶余、宇文鲜卑、段部鲜卑、高句丽等部族,公开效忠于东晋,被东晋册封为辽东郡公,其儿子慕容皝(huàng)即位后,在父亲的基础上平定内部叛乱,于东晋咸康三年(337年)自称燕王,但未能得到东晋的册封。

自称燕王后,慕容皝先后平定段部,击败后赵,并且得到东晋的册封,正式成为燕王,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因病去世,他的世子慕容儁(jùn)继位,此时北方强大的后赵正在陷入争夺皇位的内乱中,慕容儁趁此机会派军征讨后赵,攻陷后赵重镇蓟城,后与夺取后赵政权的冉魏大战,灭了只存在三年的冉魏,前燕元玺元年(352年)慕容儁正式建国,史称前燕。

慕容儁死后,其儿子慕容暐(wěi)继位,慕容恪和慕容垂先后辅政,但慕容暐逐渐和慕容垂爆发矛盾,逼走慕容垂,也让前燕没有任何忌惮,前燕建熙十一年(370年)前秦灭了前燕,俘慕容暐。

淝水之战后,前燕的慕容氏贵族们纷纷图谋复国,在前燕的慕容垂建立了后燕、慕容暐之弟慕容泓建立西燕、双方自认为继承前燕的正统,不断大战,后来慕容垂直接灭了西燕,后燕一时间强盛无比。

但北方不只有后燕,还有拓跋珪的北魏,双方都在争夺北方的主导权,战乱不休,参合陂一战,后燕精锐尽失,而拓跋珪也在慕容垂去世后进攻后燕,后燕分裂为北燕和南燕,不久北燕大权落入冯氏一族的手上,和原先的慕容氏没有任何关系,南燕则是慕容垂的弟弟慕容德建立的,此时的南燕地处各个势力范围,于东晋义熙六年(410年)被刘裕攻破,南燕灭亡,至此强盛一时的慕容部鲜卑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活到唐朝的吐谷浑部

吐谷浑部虽然是鲜卑的一部,但其实是慕容部的分支,吐谷浑部的始祖是慕容涉归之子慕容吐谷浑,也是慕容廆的长兄,慕容廆掌权后与慕容吐谷浑之间矛盾不断,慕容吐谷浑一气之下,直接带领部分族人离开慕容部,向西迁徙最终来到了凉州一带,慕容吐谷浑死后他的儿子慕容吐延即位,

东晋咸和四年(329年),慕容吐延儿子即位,正式废除了原先的“慕容”姓氏,以爷爷“吐谷浑”的名字命名自己的部落,这就是吐谷浑部,吐谷浑在他的带领下不断强盛和发展,东晋义熙元年(405年),其首领树洛干自称大单于、吐谷浑王,吐谷浑正式建国,在中原战乱不休的时候,吐谷浑先后依附于刘宋、南齐和北魏。

隋朝时期,吐谷浑和隋朝之间爆发战争,隋炀帝击败吐谷浑后设立西海、河源等郡,但基本未能实际控制,不久又被吐谷浑夺取。

唐朝初年,唐太宗命令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进攻吐谷浑,吐谷浑不敌,投降唐朝,至此吐谷浑成为唐朝的属国。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吐谷浑遭到吐蕃的进攻,吐谷浑不敌,率部逃亡凉州,吐谷浑彻底灭亡,剩下的部众在朔方、河东之境生存,但吐谷浑一族并没有灭亡,反而继续生存,成为五代时期沙陀族逐鹿中原的重要力量,五代时期有不少吐谷浑出身的将领,比如李嗣恩、慕容彦超等等,但五代后吐谷浑因为长期和其他民族融合生存,逐渐消失,成为今天土族人的祖先。

秃发部的生存

秃发部源于拓跋部,是拓跋部分离出来的新的鲜卑部落,曹魏黄初元年(220年),拓跋力微成为拓跋部的首领,拓跋力微的哥哥拓跋匹孤因为受到排挤带领部分忠心于自己的族人脱离了拓跋部,途中吸收了匈奴余部,然后向河西凉州一带迁徙生存下去,将部落改名为秃发部,以部落名为姓氏。

西晋初年,因为河西一带遭受大旱,秃发部的首领秃发树机能起兵反晋,历时九年失败,秃发部投降西晋,实力大减后不得不依附于凉州当地的势力生存下去,前秦时期,苻坚派大将吕光扫荡西域,秃发部依附于吕光。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淝水之战前秦战败,在西域的吕光自立,建立大凉国,史称后凉,但吕光后期无法控制凉州地区,秃发部首领秃发乌孤趁机和后凉决裂,自称大单于,后正式建立南凉政权,南凉建立后,与后凉、北凉、西秦都有战争且秃发乌孤死后南凉陷入争权夺利的内乱中,加上连年的旱灾,南凉在内忧外患下于南凉嘉平七年(414年)投降西秦,至此南凉灭亡。

南凉灭亡,原先的秃发部人大部分为西秦所统治,后归北魏统治,因为秃发部和拓跋部同源,在北魏时期得到了优待并且赐姓为“源”,源氏一族在北魏地位显赫,直到北魏被灭,和拓跋鲜卑一样融入其他民族之中。

灭国又复国的乞伏部

乞伏部是西部鲜卑之一,原本居住于漠北地区,在东汉后期迁居大阴山生存,其部众基本是鲜卑人和高车族融合后的全新鲜卑部落,相对于其他称雄的鲜卑部落,乞伏部一开始并不是很强盛,直到十六国时期北方群雄割据的时候,乞伏部才得到发展,再一次次的斗争中,乞伏部部众迅速增加,成为陇西鲜卑中最为强大的一支。

前秦时期,乞伏部遭到前秦的进攻,乞伏部首领乞伏司繁不敌投降前秦,苻坚封乞伏司繁为南单于,为前秦东征西讨,他的儿子乞伏国仁也继承父业,继续为前秦效力,当然,乞伏部并不是真心归属于前秦,一直在蛰伏寻找机会,可以说乞伏部是最早反叛苻坚的力量之一。

淝水之战前,乞伏国仁被任命为前将军、领先锋骑,是苻坚最为信任的先遣部队,没想到还没开战,乞伏国仁的叔父乞伏步颓率先在陇西反叛,随后乞伏国仁被紧急调回去平叛,这次举动相当于放虎归山,乞伏国仁和叔父汇合后直接反叛,恰好苻坚淝水之战战败,前秦崩溃,乞伏国仁拥兵十万,建立了西秦。

此时的西秦四处征战,占据了陇西、巴山以西的地方,疆域不断扩大,却遭到后凉吕光的进攻,双方一直征战不休,因为力量不足,西秦和同为鲜卑部的秃发部南凉联合共同对付后凉,但前有狼后有虎,后秦的崛起让西秦备受打击,最终被后秦所灭,末代君主乞伏乾归投奔南凉。

但乞伏乾归在后秦与胡夏的争斗中再度复国,最终于胡夏胜光四年(431年)被胡夏所灭,至此乞伏部退出历史舞台。

如今鲜卑七部早已消失于历史上,大部分的鲜卑后裔都汉化并且融入到汉族之中,巅峰时期的鲜卑人建立了十三个政权,在西晋南北朝时期称雄了400多年,深刻的影响了中华文明的进程,鲜卑人远去,但他们的影响至今存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