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朝时乱华的五族多数经过长期融合融入了汉族

 炫叶楓雪 2023-02-21 发布于广东

西晋末年出现了著名的五胡乱华,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族,下面一一说一下结局。

匈奴

自东汉末至西晋初,漠北匈奴大量内徙,主要集中在并州及雍、凉等州,与汉民及他族杂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逐渐汉化或鲜卑化。魏晋时期,纯粹所谓匈奴部族实际上已不存在,而大体上视匈奴部众与其他民族融合的情况,区分许多新的部族集团。

晋初入迁的“匈奴胡”,不仅仅是匈奴部众,而且还包括许多被匈奴统治的其他部落。《晋书·北狄匈奴传》中提到:“北狄以部落为类,其入居塞者有屠各种、鲜支种、寇头种、鸟谭种、赤勒种、捍蛭种、黑狼种、赤沙种、郁鞞种、萎莎种、勃童种、勃蔑种、羌渠种、贺赖种、钟跂种、大楼种、雍屈种、真树种、力羯种,凡十九种,皆有部落,不相杂错。”

有的学者认为内中真正属匈奴族的仅有屠各、贺赖,似为匈奴种的有赤沙种。此外,已知其他族属的有赤勒,即丁零(南北朝时称敕勒或高车),羯胡之羌渠、力羯。

匈奴与他族融合,主要分三大类:

一是匈奴与汉族融合,统称之“屠各”。《晋书·北狄匈奴传》云:“屠各最豪贵,故得为单于,统领诸种”。

此屠各可能就是泛指汉化或正在汉化的内迁匈奴而言。“屠各”一名,文献又作“屠各胡”,“休屠各”,“休屠”,“休著屠各”等。狭义之“屠各”,是指秦汉时据今甘肃武威一带的匈奴休屠王及其后裔。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休屠王与昆邪(浑邪)王同为骠骑将军霍去病所败,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其众数万降,被分置于陇西等五郡塞外,设属国处之。以后即称散处于五郡属国原休屠王后裔及其部众为“休屠”或“屠各”主要分布在秦陇和凉州地区,其次在朔方,太行山东麓、渭北等地,有的学者认为一部分迁到并州,与五部匈奴杂居。其汉化程度较深。

广义之“屠各”,是指魏晋以来,陆续迁入内陆,逐渐汉化或正在汉化的匈奴,包括南匈奴单于的后裔,《通典》注云“头曼、冒顿即屠各种也。”即认为原匈奴单于一族也是“屠各”。乃至称并州匈奴为屠各。如《晋书·刘曜载记》提到石勒灭刘曜,“坑其王公等及五郡屠各五千余人于襄国”,此五郡屠各一说即是指原五部匈奴(有的学者认为此正说明刘渊是居于五部之地的屠各,而不是南匈奴单于苗裔)。有的学者还认为独孤部或独孤氏(后改刘氏)也是广义屠各的一部分。其众原居于山西北部,与鲜卑、汉族接触较多。而后拓跋鲜卑兴起于代北,独孤部加入拓跋鲜卑部落联盟,成为内入七十五姓之一,且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逐渐鲜卑化。如刘库仁,初附代国什翼犍为南部大人。代国亡后,被苻坚封为陵江将军、关内侯,统治黄河以东地区,与铁弗匈奴刘卫辰分领代民。

二是匈奴与鲜卑为主融合而成的,主要有拓跋鲜卑、宇文鲜卑、铁弗匈奴等。

三是匈奴与其他杂胡融合而成杂居共处的有卢水胡、稽胡等。

由匈奴别部为主融合其他族成分形成的杂胡还有“赀虏”“费也头”等。此外,有的学者认为羯胡也是匈奴与其他杂胡融合而成。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屠各、铁弗、卢水胡、羯胡及拓跋鲜卑、宇文鲜卑的统治者先后在北方建立了政权。

鲜卑

鲜卑按照分布地域不同,分为西部鲜卑、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

其中西部鲜卑主要指河西鲜卑、陇西鲜卑,包括吐谷浑部、乞伏部和秃发部等;中部鲜卑包括拓跋部和柔然等;东部鲜卑包括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等。

1、东部鲜卑

慕容部

慕容部为鲜卑之一支。鲜卑自鲜卑山南迁以后,扩展至饶乐水,即今西拉木伦河流域。慕容,初为部落大人名,后以为氏。据《晋书·慕容廆载记》说:“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或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遂以慕容为氏。”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对此二说均加驳斥。有的学者认为慕容是鲜卑语“富”字之音译。

诸燕形势图

慕容氏先在辽东地区后于黄河流域建立诸燕,尤其是前燕初期注意劝课农桑,发展生产,对东北及黄河流域的开发起到一定的作用。

在十六国纷争中,诸燕立国时期,多者三十余年,少则十年,非常短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军封过多,国库空虚。凡有军封的鲜卑王公贵戚都可霸占土地,隐庇荫户,致使民户顿减,国家财政大为减少,国库空虚。

二是统治阶级日益腐化,穷奢极欲,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三是战马日少,兵士疲弊。燕国本以畜牧为主,依仗兵强马壮,云骑风驰,逐鹿中原。但定居日久,战马锐减,再加连年征战,兵老师疲。诸燕立国后期,面临强敌前秦、后秦及北魏、东晋的进攻,多不战而溃,国随之以亡。

慕容鲜卑大都归附北魏,受拓跋氏统治,慕容氏贵族在北朝官居高位的为数不少,一般部众,逐渐成为北魏等的编户齐民,或从事耕牧,或随军出征。

段氏

段氏为东部鲜卑之一支。大概于东汉中叶由辽东西迁,分布在辽西一带,世为部落大人。段氏祖先最初的社会地位很低。相传段就六眷(疾陆眷)的伯祖日陆眷初因乱世被卖为渔阳乌桓大人库辱官家奴,曾随库辱官至幽州参加诸大人集会,以口为唾壶接主之痰。

西晋境内内迁少数民族

后渔阳大饥,以劲健奉主命率人至辽西逐食,招纳亡叛在辽西各地的鲜卑,其中还杂有乌桓人、匈奴人、汉人等,因而形成段氏鲜卑集团,日趋强盛。其卒后弟乞珍代立。乞珍卒,子务勿尘(务目尘)嗣为段部首领。以辽西之阳东(秦治今辽宁义县西,三国魏移治河北卢龙县东)、令支(治今河北迁安县西)为中心向各地发展。

段部自日陆眷兴起于辽西,至龛为前燕所灭。共历四世十一主,大约经历一个世纪。其后裔在诸燕和北朝任官职者为数不少。

诸燕有将军、右长史、左光禄大夫、太保段崇、右光禄大夫段义、侍郎段平子、长上段速骨及段温、前将军段玑、殿中将军段瓒、徐州刺史段宏、散骑将军段封、左仆射段晖等。北朝段部之裔,见于史书的有《魏书·节义传》所提到的白道守将段进;同书《阉官传》中有中常侍、定州刺史段霸、《北齐书·张保洛传》有光州刺史段琛、《周书·段永传》提到:“其先辽西石城人,晋幽州刺史匹磾之后也。曾祖偎仕魏,黄龙镇将。”段永在周室至大将军,“于时朝贵多其部人”。

隋炀帝时有兵部尚书段文振,为匹磾八代孙。《隋书·段文振传》云:“祖寿,魏沧州刺史。父威,周洮、河、甘、渭四州刺史。”由此可见世称“劲健”“尚武”的段氏,在十六国及北朝时期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宇文氏

宇文氏的世系出自匈奴。据《北史·匈奴宇文莫槐传》所载:“匈奴宇文莫槐,出辽东塞外,其先,南匈奴之远属也,世为东部大人。其语与鲜卑颇异。人皆翦发而留其顶上,以为首饰,长过数寸则截短之。妇女被长襦及足,而无裳焉。秋收乌头为毒药,以射禽兽。”过着以游牧为主,兼以狩猎的生活。

宇文氏其先为匈奴苗裔。始祖葛乌菟原居阴山,据《周书·文帝纪》载,其“雄武多算略,鲜卑慕之,奉以为主,遂为十二部落,世为大人”。实际上,此时宇文部尚在阴山,还未与鲜卑杂居,只能是被匈奴奉为主,遂统匈奴十二部。

至于“宇文”一词的含义,史籍姓书,各说不一。《周书·文帝纪》云:“后曰普回,狩得玉玺三,纽有文曰皇帝玺,普回心异之,以为天授。其俗谓天曰宇,谓君曰文,因号宇文国,并以为氏。”也即“宇文”之意为“天君”。至辽河东西以后,宇文氏始以匈奴酋长的身份统治住在当地的一些鲜卑人,加入鲜卑部落联盟,逐渐鲜卑化,遂称鲜卑宇文氏。在慕容氏统治辽西时,宇文部被慕容部所建立的前燕政权击败,宇文部众大都归慕容氏统辖,部众被慕容部首领分散迁移,宇文部灭亡。宇文部后属北魏拓跋鲜卑,北魏末,宇文泰势盛,专政西魏,其子孙代西魏建立北周。

鲜卑宇文部的族人以及后来北周政权的皇族贵胄和一些臣子国民,都以“宇文”为姓氏,称宇文氏,后逐渐融入汉族,将宇文氏复姓也带入汉族之中,后有省文简改为单姓宇氏、文氏者,也有改单姓为尚氏、赵氏、胡氏、李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2、中部鲜卑

拓跋氏

拓跋氏初是鲜卑地处最东北的一支,也称别部鲜卑。拓跋鲜卑,应包括建立代、魏的拓跋部,建立南凉的河西鲜卑秃发部,而习惯上往往仅指北部鲜卑。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拓跋宏

对于“拓跋”语源,《魏书》开篇就有解释:“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资治通鉴》载北魏孝文帝改姓诏书,亦称“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这种说法后世或偶有信从者,如清人吴广成辑《西夏书事》,犹称“北魏孝文取拓跋为土之义,改元氏。”

道武帝、孝文帝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实行汉化,其目的是为了使北魏政权进一步封建化,加强鲜卑贵族和汉族世家的联合,以巩固自己的统治。但通过均田制等的推行,对限制豪强、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各项汉化措施,客观上推动了鲜卑本身的发展,也促进鲜卑等族与汉族的融合。

柔然

柔然,在汉文史籍中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柔然”一词,有的学者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有的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有的则认为此语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关于柔然人的来源,由于史籍记载歧异、简略,至今尚未一致看法,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之说等。

但就柔然统治者的世袭贵族而言,无疑是从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史书直称柔然可汗社崘为鲜卑社崘或河西鲜卑社崘。这说明柔然、拓跋、秃发均有一个共同祖源,皆由鲜卑与匈奴融合后形成。柔然贵族是从拓跋鲜卑中分离出来的一支。随着柔然势力在大漠南北的发展,与进入中原地区的拓跋鲜卑分道扬镳,出现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俘获,主动归附及和亲陪嫁户等散居于中原的柔然人有数十万。北魏为了充实北方边境,先后把内附和俘获的柔然、敕勒以及内陆汉人迁到六镇及平城等地,与拓跋鲜卑军民错居杂处,又将他们充作隶户和营户,以供驱役。

北魏对俘虏或降附的一般柔然部众驱役压迫,而对柔然上层贵族却备加优待,封官进爵,居文武高位,男尚女适,和亲不绝,使之成为统治阶层的一部分。这固然是由于北魏统治者认为与他们同源,血统高贵,故愿意与柔然王族通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削弱、分化柔然政权本身,以减少来自北边的威胁,因此极尽拉拢之能事。所以柔然先融合于鲜卑,最终融合到中原汉族之中。

到了隋唐,居住在内陆的柔然基本上汉化。我们只能从河南洛阳、山西雁门、代郡等地的一些姓氏,如闾氏、郁久闾氏、茹茹氏、茹氏等,来证实其先祖确系柔然。

3、西部鲜卑

秃发鲜卑

秃发鲜卑为拓跋鲜卑的一支,其始祖与北魏同源。秃发匹孤时率众自塞北迁入河西,故亦称河西鲜卑。据《晋书·秃发乌孤载记》云“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入河西。”

关于“秃发”一词的语源及含义,众说纷纭,如《晋书·秃发乌孤载记》载:“匹孤卒,子寿阗立。初,寿阗之在孕,母胡掖氏因寝而产于被中,鲜卑谓被为'秃发’,因而氏焉。”《十六国春秋·南凉录》也说:“生寿阗被中,因以秃发为号,寿阗为名。”以上两书都认为“秃发”是鲜卑语“被”之意。史籍明确记载,秃发与北魏同出,而且从语言学方面看,“秃发”与“拓跋”实是同音异译。

秃发鲜卑建立的南凉灭后,原秃发氏部人大部分为西秦所统治,后西秦为夏所灭,夏又为吐谷浑灭亡,西秦领土大部分入于吐谷浑,以后又为北魏所领有。在陇西、河湟的乞伏、秃发鲜卑最终与北魏拓跋鲜卑一起汉化,至今在青海西宁还留存着秃发氏的遗存。

乞伏鲜卑

乞伏鲜卑为陇西鲜卑最重要和强大的一支。原居于漠北,大概在东汉中后期从漠北南迁至大阴山(今内蒙古阴山山脉)驻牧。以乞伏部为首的部落联盟,史称乞伏鲜卑或陇西鲜卑。乞伏(如弗)部原为鲜卑人,但其余三部则不能肯定属鲜卑。如其中叱卢部,即高车十二姓中的吐卢氏。乞伏鲜卑是鲜卑与高车融合后的一种鲜卑部落。是原居于今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南北朝时称高车)南下与鲜卑融合后形成的。

永弘四年(431年),夏攻围南安(治今甘肃陇西县东南),西秦王族乞伏慕末及宗族五百余人出降,后为赫连定所杀。还有一批乞伏族人先后投归了北凉、夏国,见于记载的有乞伏轲殚、乞伏千年等投归北凉,跋跋、延祚等投归夏,而昙达为羌人执送于夏。后夏国赫连定在渡黄河夺北凉河西之地时,为吐谷浑慕瓒所灭,其所率乞伏鲜卑等西秦降户及赫连部人皆为吐谷浑所虏。

因而,乞伏鲜卑有一部分与吐谷浑融合,吐谷浑仆射就有乞伏触板。后北魏灭北凉,占有河西之地,并逐吐谷浑出陇右,尽有黄河以北之地,散处于河陇地区的乞伏鲜卑就为北魏所统治。乞伏氏及乞伏氏部落联盟中的出连氏、叱卢氏等,都成为北魏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乞扶氏后改为扶氏”,“出连氏,后改为毕氏”,为“内入诸姓”。“四方诸姓”中有西方的“叱卢氏,后改为祝氏”。

原西秦上层贵族有许多人在北朝政府中任职,如北魏并州刺史乞佛成龙、金城伯乞伏凤、泾州刺史乞伏悦、沙州刺史、宁国伯乞伏宝,还有第一领民酋长乞伏周、乞伏纂等;东魏有齐州长史乞伏锐;北齐有骠骑将军乞伏保达;北周有大将军乞伏慧等。

乞伏氏贵族在北魏时,籍贯大都变成金城或金城榆中、马邑等,与汉族士大夫、官僚无多大区别。无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乞伏鲜卑人,后来大多通过不同途径融合于汉族。

吐谷浑

吐谷浑又称吐浑、退浑,是我国古代西北民族之一。原为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其先祖游牧于徒河青山(今辽宁省义县东北)。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即晋太康四年(283年)至太康十年(289年)左右,鲜卑单于涉归庶长子吐谷浑,因与以母贵继单于位的嫡弟若洛廆(慕容廆)不和及开拓新牧场的需要,率所部一千七百户从辽东慕容鲜卑中分离出来,西迁至今内蒙阴山。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原为辽东鲜卑一支的吐谷浑,逐渐与羌、氐、汉、匈奴、西域胡、高车等一些氏族、部落融合成新的民族体。

西晋末,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至其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名、国号。南朝称之为河南国;邻族称之为阿柴虏或野虏;因此被南朝称为河南国或河南。

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与南北朝各国都有友好关系。隋朝与之联姻。被唐朝征服,加封青海王。唐朝后期,吐谷浑逃至河东,唐称之为退浑、吐浑。五代时期开始受辽国统治。其后人大多数已与各民族融合,少数没融合的为现代青海的土族。

无论是东部鲜卑,或拓跋鲜卑及西部鲜卑,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汉族等错居杂处,通婚汉化,大多融合于汉族。鲜卑慕容部在诸燕灭亡后,以散居形式融合到汉族和拓跋鲜卑中去。入隋唐以后,拓跋鲜卑也最终完成了汉化。鲜卑等族的汉化,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统治者与汉族地主在政治上的进一步联合,崇尚儒学,采用汉制;内迁鲜卑诸部不同程度地发展了农业经济,社会生产水平逐渐接近汉族;鲜卑语与汉语同时并用,而且汉语成为诸部的通用语言;夷夏观念逐渐淡薄,“居民以官位相从,不依族类”;生活习俗方面民族特点逐渐消失,通过杂居通婚,血统上混为一体等等。

隋唐以来,鲜卑作为政治和民族实体虽已不复存在,但其后裔都在两朝中居于重要地位。隋、唐建国者杨、李二家是鲜卑化汉人,他们之母、妻是汉化鲜卑人。至于两朝的文武达官显宦,鲜卑人为数可观,位至宰相的就有二十余人,其他如尚书、侍郎、都督、刺史更是不胜枚举。

宇文恺

其中有隋代筑造学家宇文恺、音韵学家陆法言、唐初权相长孙无忌、中唐文学家元结、诗人元稹,直至金末元初文学家元好问等等。无怪乎元代胡三省在《资治通鉴》注中讽刺那些坚持“夷夏之分”的人时说:“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这些说明鲜卑贵族入居中原后,逐渐汉化,其后裔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有所建树,对魏晋南北朝乃至隋唐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羯族

羯,,又称羯胡。常为晋人对杂胡的泛称。南北朝时又称为契胡。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应限于河北区域内即今山西、河北间的新徙诸胡。朱凤《晋书》曾指出:“前后徙河北诸郡县,居山间,谓之羯胡。”狭义之羯人,主要分布在并州上党郡的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室及新兴郡(治九原县,今山西忻县)一带。后赵时,邺城“胡羯”多达二十余万。这说明羯胡分布地区既不限于羯室一地及其附近,也不包括关中秦地杂胡如屠各、卢水等。

从羯人姓氏考证,也含有不少西域胡成分。羯胡诸姓有石氏、张氏、尔朱氏、乙速孤氏等。有的学者将沮渠氏、彭氏等也归为羯胡诸姓中,有的认为西域胡支氏、白氏、康氏等也与羯人有关。羯胡中占有大量西域胡成分,但在长期的迁徙中也不排斥西域胡与匈奴、汉人及其他杂胡融合的可能性,故其族源是多元的。羯胡,可以说是西域胡与匈奴及其他杂胡混合而成。

羯人入塞后,大都仍保留着部落组织,部有大小酋帅。如石勒父祖皆为“部落小率”,上党羯人张智督为“胡部大”回。尔朱氏“常领部落,世为酋帅”,“其先契胡部落大人,代为酋帅”。

入塞羯人,有的与汉人杂居,主要从事农业,乃至贫穷沦为汉族地主佣工,常被晋军掠卖为奴,有的也经商。一般用汉姓,但常取本族名。如石勒祖名耶奕于,父周曷朱(又称乞翼加)。石勒初名智(或称匐勒),后汲桑命其以石为姓,勒为名。随着汉化程度加深,后多取汉名,如尔朱荣、尔朱世隆等。有的部落仍主要从事游牧业或兼营农业。

后赵末年,冉闵诛杀诸胡,羯族遭到浩劫,人口剧减。但南北朝隋唐时,尔朱氏及其他一些羯人仍活跃在山西、河北一带,后大多融合于汉人。

羌族

羌是我国从殷商(或夏)时期至现代活动在西部的民族名。有的学者认为古代羌人中的一支约在春秋、战国时从甘肃、青海地区络绎迁居于岷江上游一带生息繁衍,与当地居民融合,逐渐形成为现羌族。今羌族自称“尔玛”或“尔麦”“尔芊”“白玛”等,意为本地人。

羌人来源,众说纷纭。一说为羌人与华夏族同源而异流。在甲骨文中,男羌称羌,女羌称姜,即“羌”从人,作为族之名;“姜”从女,作为羌人女子之姓。或认为羌是作为部族名,姜为姓氏,羌、姜互用。周代人以其姓氏观念把羌人的祖先称为姜姓。在传说中的姜,多从事于农业,姜应是羌中最先由游牧转为农耕的部落,故称“姜姓出于西羌,非西羌出于姜姓”。

古代羌人很可能是河西走廊之南,洮、岷二州之西,尤其是青海东部古之所谓“河曲”(今青海黄河曲流处,即黄河九曲)土著居民,远在新石器时代,羌人就是河曲一带新石器文化的主人。当然后来由于战争及游牧迁徙,部分“三苗”也可能移向西北,成为羌人的来源之一。

羌人经过先秦很长时间的迁徙分化,进入中原者基本上与华夏族融合。仍保留自己的特点,被称为羌人的主要集中在河湟地区、塔里木盆地以南至葱岭的西域地区、陇南至川西北一带。

两汉时,羌人生息繁衍,爰剑子孙发展分为一百五十部。还有属于别部的先零、烧当、牢姐等二十余种,大多分布在今青海与甘肃西部。此外,在今新疆塔里木盆地以南至葱岭一带,活动着婼羌等部落。婼羌西有葱茈羌、白马羌、黄牛羌。在葱岭以东、于阗南山以西,还有西夜、蒲利、无雷等与羌相类的行国。今西藏地区居住着发羌和唐牦(或作唐旄)。在西南地区尚活跃着牦牛羌、白马羌、参狼羌、青衣羌及其繁衍之分支。

胡三省

汉代时,在今甘肃西北及与北相毗邻的内蒙古西部额济纳旗北境古居延海一带也分布着不少羌人。至东汉安、顺二帝时,已出现西羌与东羌的区分。西羌是泛指居于西陲的羌人,因其在陇西、金城塞外,亦称塞外羌。胡三省在解释东西羌时指出:“羌居安定、北地、上郡、西河者、谓之东羌;居陇西、汉阳延及金城塞外者,谓之西羌。”

这种区分仅是从地理分布方面而言。实际上东羌是指被内徙之羌人。溯其渊源,一是西汉时随匈奴而来的“羌胡”之羌;二是东汉时从金城、陇西迁来的西羌,三辅(今关中地区)之羌绝大多数来自西羌。东汉时,内迁羌人深受官吏及地方豪强势力的奴役,遂奋起反抗,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十六国时期,留在甘青地区的羌人,先后受前凉、后凉、西秦、南凉、北凉的统治。继姚氏后秦之后,南北朝时期陇西羌水(白龙江)一带的宕昌羌、白水江流域的邓至羌等相继兴起,建立小政权,成为羌人的政治中心。其处在南北朝之间,往往是“提挈于魏,时通江左”,与南北朝均有交往。

北魏时期有不少羌人散居北方。其中著名大姓有南安姚氏和雷氏、枹罕彭氏、冯翊王氏、党氏及不蒙氏,关西屈男氏与莫折氏,上党同瑞氏,夏州弥姐氏,天水罕千氏,宁州荔非氏等等。

羌人自后秦建国后,更广泛地分布于北方诸地。后秦灭亡,秦州、泾州、河州、华州等地羌人,由于连年发生反抗北魏的斗争,遭到镇压,流散四方,和汉族及其他民族接触更为频繁。北魏、北周也在甘、青、岷江上游等羌人聚居区设置郡县以加强控制。

在此期间,羌人社会也进一步封建化,加速了与汉族等融合进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羌人内部贫富分化更为明显,官僚、地主逐渐增多,频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以获得封建官爵为殊荣。并在习俗上日趋汉化,在北方羌人中采用姚、董、邓、梁、彭、舍、雷等汉姓甚为普遍。

其次,在宗教信仰方面,逐渐摒弃了信巫术的原始宗教,进而崇奉佛教,与汉胡一道建立寺宇,造像树碑之风极为流行。

再次,羌人与汉人错居杂处,互相通婚。至北周时,关中羌民比较集中的蒲城、白水、宜君、同官、宜州等地,汉村和羌村犬牙相错,有的村邑汉人、羌民与其他族同邑而居,过着共同的经济生活,接触面更为广泛频繁。同时,逐渐由同族异姓的内婚制,变成与他族互相通婚。

通过郡县设置,编户齐民,错居杂处及互相通婚,羌人逐渐与汉族等融合。因此,关中和陇东的羌人自北朝以来,虽往往聚族而居,但经济、文化方面与汉人已相差无几,至唐中叶后逐渐与汉族融合。河湟和陇南的羌人初受吐谷浑影响颇深,其服饰、习俗等曾一度有鲜卑化的倾向,但从唐代以来,吐蕃统治这些地区后,逐渐代仍保持古羌语言、文化及习俗。

刘彻

在一部分羌人融合于汉族的同时,羌人匈奴化、他族羌化,也在部分地区进行着。羌人与匈奴等的关系源远流长。汉武帝以前,许多羌人就加入了匈奴部落,河湟北部的羌人曾受占据河西走廊的昆邪、休屠诸王的直接统治。及昆邪王降汉,匈奴挟羌民俱来。汉武帝置五属国于安定郡、上郡、西河郡等以处其众,遂有羌胡之合称(当然,羌胡之羌,也包括后来东迁的一部分西羌)。

并且,分布在居延海附近的一些羌人,新疆的部分婼羌也融合于匈奴之中。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其他族人羌化。如部分退居南山的月氏余种,通过与羌人通婚杂居,基本上羌化,“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亦以父名母姓为种,其大种有七,胜兵合九千人,分在湟中及令居”。

汉人也有融合于羌人之中的。如据《水经注·河水》载,金城梁晖为汉大将军梁冀后,冀诛入羌。后其祖父为羌所推,为渠帅,而居金城县故城。

氐族

氐族自称“盍稚”,氐是华夏人或他族对其之称号。魏晋以来,也逐渐自称为氐。氐之族称,可能与分布在秦陇、巴蜀之间的地势有关。《说文解字》云:“巴蜀名山岸胁之旁箸欲落堕者日氏,氏崩,闻数百里。”又云:“砥,秦谓陵阪日低”。

应劭进而解释说:“天水有大阪,名曰陇坻,其山堆旁着,崩落作声,闻数百里,故曰坻溃。”陇坻,在今陕西陇县、宝鸡县与甘肃清水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之间,北入沙漠,南止渭河,为关中平原西部屏障。山陵险阻,峻阪相接,加以河流众多,溪谷回曲。因此,每当岸石崩溃,其声随溪谷远播于百里之外。正如蜀人扬雄之赋所描写的:“响若坻隤。”

这一带恰好为氐人分布的地区,由于氐与羌相邻,先秦人乃视其为氐地之羌,但又感到与羌有别,因而称其为氐羌,或单称氐。

氐,乃由地名而转为族名。其部落众多,名目不一,因地而异,有白马氐、清水氐、略阳氐、临渭氐、沮水氐、秆氐、隃麋(糜)氐等。又以服色而名之为青氐、白氐、蚺氐(一说即赤氐)等。

关于氐族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意见:氐羌同源而异派;另一种氐、羌虽自古关系密切,然而从来都是两个不同民族。

第一种意见认为,殷代和西周,氐族尚未从羌族中分化出来。

由于羌先见于记载,氐羌又往往连用或混用,如白马氐,又称白马羌等。再加根据《大荒西经》记载,氐人与羌一样都认为是炎帝之后裔,炎帝为姜姓,氐人酋帅与羌人相同,也多姜姓。因此,有些学者认为氐羌同源,氐出于羌。范晔在《后汉书·西羌传赞》就明确提出:“金行气刚,播生西羌。氐豪分种,遂用殷疆。”宋朝丁度等的《集韵》也说:“氐,黎都切,音低,羌也。”有的学者进而指出,氐族是汉化了的羌人。

氐族最终形成单一的民族,是由于有些羌人部落从高原迁徙河谷,由游牧转向农耕,并在与周围汉族日益频繁的接触中,受汉族先进经济与文化的影响,使其语言、经济、文化发生变化所致。

第二种意见认为,氐、羌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两个民族。

由于古代氐与羌都是西戎,居住在西方,境地相邻,且多混居杂处,关系十分密切。但从羌、氐原始分布、经济生活、服饰习惯等方面看,两者差别很大,氐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心理状态,与羌不同,故自古就是两个独立的民族。

氐族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史籍中。其来源可能与三苗及街、冀、獂道之戎有关。同时,由于与羌族相邻,又杂居共处,也吸收一些羌族成分。汉魏后,氐族已形成一个比较强大的共同体。

西晋末,巴氐族首领李特打响五胡乱华第一枪,其子李雄于永安元年(304年)在成都称帝,建立五胡十六国时期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成汉。从此掀起五胡角逐中原的浪潮,其中略阳(甘肃秦安)氐最为强大,并崛起,建立短暂统一北方的前秦。五胡十六国时期,氐族先后建立过仇池、成汉、前秦、后凉等政权。

南北朝时期,除了一部分氐族置于仇池政权统治下外,大部分处于北魏或南朝统治之下。当时,北魏和南朝的统治者把陇蜀之间氐、羌居地划分为许多州郡,各立州郡以争地盘,同时把原来武都郡的白马氐分入许多州郡,便于设官置戍,分而治之。

秦、南秦、东益、南岐、东秦、沙诸州的氐、羌等族人民不断举行起义,反抗北魏的暴政,据不完全的统计,从元嘉三年(426年)至天嘉元年(560年),一百余年中大小起义达三十七次以上,同时,由于各族错居杂处,利害相关,起义往往从地方性演变为更大规模的各族联合起义。

其中如卢水胡盖吴领导的汉、胡、氐、羌等族起义;秦州天水郡梁会所领导的氐、羌、休官、屠各起义;羌民莫折大提为首的氐、羌、汉各族人民大起义以及南秦州盖闹等率领的汉、氐、羌人民起义等等,均打破地区和族属界限,很快联合起来反抗北魏的统治。处于南朝统治下的氐民也奋起反抗南朝的压迫。如梁大宝元年(550年),黎州氐民围攻梁黎州刺史张贲,逼贲弃城而走等等。

南北朝时期,除了外徙的氐人经济、文化已与汉人相同外,秦岭以西、宕昌以东的氐族生产也跟内陆汉族无多大区别。如前面提到的《梁书·诸夷传》云:武兴国“地植九谷……种桑麻,出纳、绢、精布、漆、蜡、椒等”。通汉语,文化习俗受汉族影响也发生很大变化,至隋唐,氐族大多逐渐融合于汉族之中。

但有部分居住在四川北部及甘肃东南的氐人,因地理环境缘故,在唐蕃长期和战不定中,未被双方同化。有的学者认为今四川平武、南坪及甘肃文县等的白马藏人可能是其遗裔。

媒体来源:未央长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