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障碍,尽管采取了相关办法及对策来应对、防范以及化解信贷授信风险,但银行的不良资产仍居高不下,这使商业银行的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在农信社表现尤为突出。今天来自交通银行总行的资深信贷业务专家吴国民老师,为我们充分解读了相关内容,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和分析商业银行的信贷授信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做好防范化解工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担负着转型与发展的双重使命。在这种背景下,银行信贷风险防范能力相对薄弱,伴随银行业自身的高速发展,信贷风险不断积累扩大,尤其是近几年,国内银行大案频发,由此可见我国银行业的风险因素大量存在,直接威胁银行体系的安全,银行信贷状况堪忧。如何识别可能引发的风险并加以防控,对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 1、信贷授信表现形态:信贷是无形商品,它伴随着风险。信贷授信风险是指银行贷款损益的不确定性,根据商业银行业务特征和诱发风险的原因,巴塞尔委员会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划分为八加一风险,即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国家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和战略风险加组合信用风险。 2、信贷授信基本特征:信贷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其具有客观性、隐蔽性、关联性、损伤性、可控性的特征。
4、信贷授信管理性风险: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运作中可能出现的管理性风险有三类:因构架、体制不完善,内部控制失位所导致产生的;因单一或群体企业(项目贷款)引发的风险;或引发授信业务的系统性、区域性、集中性风险。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了量多面广、积累加速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产权制度残缺、市场机制无序、管理体制不顺、信用基础薄弱所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信贷风险的成因,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加以管理,这对银行的风险管理颇为重要。 信贷授信风险形成的原因分为间接风险和直接风险。具体为:借款主体方发生环境变化,突发事故,策略失误,信用缺失,市场演变,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商业银行方由于内控不严,三查缺失,决策不当,操作失误,素质不高的因素引发;借贷双方出现环境突变,政策迁徙,人员素质等原因造成。
商业银行的信贷授信风险管理应该是全面风险管理,这既是巴塞尔协议的要求,也是商业银行应对未来挑战的要求。如何用好增量,管好存量,发现信贷授信可能引发的风险,判断信贷授信风险产生的原因,化解已形成的信贷授信风险,是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具体思路及途径为:
2、完善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是管理与控制授信业务风险的基本要求; 3、强化贷款组合管理是控制授信业务集中性风险的基本手段; 4、分散、转移、规避、补偿是化解授信业务风险的基本策略; 5、实现全流程控制是管理与控制授信业务风险的基本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