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巷幽深话牌坊

 锦溪苑 2019-11-03

刘庆庆

    几百年来,每到夕阳西下,就有一抹金辉从黍米山村中放射出来,这辉光照亮了半个天空,有若佛光映霞。不明就里的人以为是金色黍米的光芒,而黍米山百姓最为清楚,金光出自村中的一座牌坊啊,黄色的砂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恰是一座黄金铸造的天门,形成了这闻名泽州府,辉耀南太行的“夕照金坊”一景。其实所谓金坊,就是黍米山村立于幽街深巷里的牛家李氏贞洁牌坊。

    贞节牌坊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这种建筑留存变得是越来越罕见了。幸运的是,在我的家乡黍米山村的一条巷子里还保存着一座这样的牌坊。

古巷幽深,牌坊高耸,它在偏远寂静的山村已经屹立了数百年。由于年代久远,门形的牌坊顶部构建已经不在了,横额上嵌的有两道花板,上花板的小字也被泥土遮掩,人在下面是看不清的;下花板正反两面镌刻的"旌表故民牛万育之妻李氏节孝坊"几个阴刻楷书大字倒是炫赫夺目。那么,这个牌坊是谁建的,来历是什么,背后有什么故事,有心人常于此仰首思忖遐想。

    说起牌坊,就想起一句老话“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可见立牌坊在过去是一件极其严肃隆盛的大事好事,对于女人来说这相当于今日被授予“三八红旗手”奖章和“巾帼建功标兵”铜牌,是至高的荣耀。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牌坊也有褒奖教育、炫耀标榜的作用,也不是普通人可以随意修建的,只有官方旌表朝廷诏曰才能建立。黍米山村的牌坊就是这样一座光宗耀祖大有来历的贞节牌坊。

    今天,当我们进村来到位于泽州县北义城镇黍米山村村中心的三教堂前,只见东面有南、中、北三条平行小巷,这座贞节牌坊就在北头的那条巷子中高高耸立,这条巷子因此也叫牌坊谷洞。幽深古巷中的门形牌坊跨巷依墙建在几十厘米高的青石基座上。主体材料主要是外地运来的金黄色的砂石,说主要,是说其横竖构架是砂石,镶嵌其中的两块花板是青石,也正是不易风化青石,才保存住了刻在上面的密密麻麻的楷书文字。

    牌坊构筑稳重大气,做工精雕细琢。两根粗硕高举的抹角方形立柱支起整座牌坊,牌坊上原来有两坡顶,拱檐俱全,据说在文革期间这顶部被红卫兵小将用绳拉拽而轰然坠落,捣毁的过程中由于有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将大腿被巨石砸断,其余人只好放弃了对牌坊余下构建的摧毁,使它们幸免于难。

    保存至今的牌坊顶间横枋下是两道雕刻文字的花板。雀替部分为双面雕,一面雕做莲花荷叶,意寓冰清玉洁,一面雕做神鸟牡丹,意寓尊贵和鸣。下道横枋正中有圆形浮雕,一面雕一老者飘髯持锄图案,一面雕寿字,表达人世生活美满、幸福长寿。下面石柱两侧有抱柱石,为须弥座抱箍的形式。整座牌坊稳重华美,雄伟壮观。近而观之,经过仔细辨认研读花板上的文字后,可以知道,这座牌坊建立于嘉庆年间,也就是清中期。

    那么这座牌坊是做什么的呢?原来,在黍米山的历史上有一个村民叫牛万育,他虽然英年早逝,却因为妻子李氏的表现而成就了这座牌坊。黍米山在清中叶富甲一方,生意一路做到湖广两江一带。当时黍米山本村有牛、秦两大家族,牌坊则属于表彰牛氏一族的。它会是其中一位地位显赫的族人出钱给自己树立的吗?或是这牛家是怎样给自己家族中的一个女子建立起这样一座牌坊的呢?

    牌坊雀替横额上置有花板上下二层,下层一块青石花板上为"旌表故民牛万育之妻李氏节孝坊"大字,上层一块通长的青石花板的两面均刻有文字,朝西的一面讲诉了牛家李氏的有关事迹,说李氏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勤奋好学爱劳动的姑娘,16岁嫁与牛万育为妻,二年后丈夫去世,她过继了一个侄儿作为子嗣延续支脉。因家境贫寒,她除了耕耘以外还以纺线织布贴补家用,艰难地赡养公婆并养育一个孩子,为此"纺绩以营,十指穿血,两眼齐花"。最后将两位老人送终,把孩子抚养成人。她本人58岁而亡,守寡近40年。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同样是牛姓家族的人,李氏所嫁的牛万民却并不富裕,应该说还是相当的贫寒,因此这家人没有力量花钱立牌坊。

    但是李氏的节孝贞德的感人事迹是怎样得到大家的认可褒奖,直至建立如此规模的牌坊的呢?向东一面的花板上有着详尽的叙述。当时李氏的孝道贞节的行为,很符合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堪称楷模,值得宣传弘扬,于是有凤台县的一个儒学训导(官名。明、清于府、州、县学均置训导,辅助教授、学正、学谕教诲生员)。就向县官建议修建一座贞节牌坊予以表彰,教化乡里。县令采纳,逐级请示于州府、省府,省巡抚再报请礼部,礼部又上奏朝廷,仁宗帝批阅准奏下了诏书,颁旨对李氏进行旌表,并修建牌坊。这就有了户部拨银三十两,由李氏本家把这一牌坊建立起来的结果。诏书下在嘉庆二十四年(1819),牌坊建成于嘉庆二十五年正月(1820),距今已有二百年了。

    作为历史见证,这样一座石结构,雕造精美,保存基本完好的贞节牌坊如今在晋城一带已经很少见了,所以显得格外的珍罕。尤其是其中上花板上的记事,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俗、研究封建社会的办事程序,都有很大的帮助。再就是建筑本身也有很大的文物价值。

    泽州县是文物大县,但保存至今的石牌坊怕也只有黍米山黍米山村的牛家李氏贞洁牌坊。可惜今日它除了顶盖毁失以外,几个护柱的抱鼓石也东倒西歪,其中东北面的一个已然移位,弃在墙根,加之风雨摧残,给牌坊主体安全带来巨大隐患,急需修葺保护,并列为县级文保单位。

    无限感叹中,村中一位少女走过牌坊,红色衣袂蝴蝶头结,青春期的姑娘低着头,并不感觉自己在穿越历史,也不会知道曾经专门套在女人脖子上的那些枷锁,因为她的心中正在唱着“我心飞扬,独自歌唱,歌声多么嘹亮,脚步多么轻狂……”

     这正是:

     金石牌坊女子身,血书映日未封尘。

     龙游黍米家栖凤,古巷幽深忆至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