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创新语 | 正是惊鸿”绝影“来,我们要造”中国智造“的腿足机器人

 恰恰365 2019-11-03

这是一群带着求是创新基因的创业者

他们用一路的摸爬滚打,汇成最真挚的创业语言

将浙大人的创新创业精神薪火相传

朱秋国:赋予作品灵魂,是制作者为生命献上的最美赞歌,而在“创造生命”这方面,我们永远都在“路上”。

绝影惊鸿

朱秋国和他的团队所创造出来的智能四足巡检机器人,正是这一理念的最好证明。模仿、类似生命,却还有着自己独立,新颖的元素,这是智能机器人未来的发展目标,也是朱秋国和其团队始终践行的原则之一。而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到人身上,我们又会发现,正是人性的光辉照亮了人类作品的灵魂,交相呼应,可谓“正是惊鸿绝影来”。

朱秋国201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控制学院,他参加本次大赛的项目,是第四代智能四足巡检机器人——“绝影”。关于“绝影”,它的取名源自三国时期曹操征讨张绣的典故,暗含“迅疾无影”的意思,的由浙大控制学院、工程师学院教师朱秋国与浙大孵化企业云深处科技合作开发。

据了解,“绝影”身长1米,四足站立时60厘米高,重70千克,载重可达到20公斤。运动方面,“绝影”全身有12个关节,能够通过四条腿行走的方式,完成其自主移动的行为。其中,绝影精妙的机械设计也是一大亮点,通过采用力控的方式完成其所有行为,不仅区别于那种沿着严格的轨迹死板运动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硬梆梆的机械臂,还能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中赋予其更多的可能性。

经检测,“绝影”跑步速度大于每小时6公里,续航时间2小时。此外,我们还了解到,“绝影” 在跑步时,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四足腾空的状态。 “比起行走时始终有足着地的状态,四足腾空意味着空中状态不受控,在着地时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力。在空中如何更好地保持平衡,在着地时更快地恢复动态稳定,这些细微之处体现了控制算法的最新进展。”实际上,这些进展都和机器人所安装的感知模块有关,“在运动过程中,它可以感知周边的环境,能够自主实现在这个环境中的定位和导航,因此它也具有了智能规划以及决策的能力。”此前,“绝影”已掌握了爬坡、雪地行走、在碎石路面行走、自主蹲下站起来等多种运动能力。

除了对感知模块算法完善的卓越追求,朱秋国和其所在的团队还分外在意其感知模块所产生的“决策”转化为快速反应的能力,换言之,即“绝影”需要发达的神经系统。“‘绝影’采用了高实时性的操作系统,我们还自主开发了一系列驱动程序,使信息的传输大大提速。因此,在实践中,‘绝影’除了外表与实物相似以外,还具备和实物相似甚至在一些方面更加优越的环境适应能力。面对突然袭击,‘绝影’能够快速反应够快速分析自己的处境并做出相应的动作承受这种突发情况,尽快恢复稳定。“

绝影现影

事实上,得益于研究团队的卓越能力,朱秋国和其团队的技术水平在国内外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先后攻克了高功率密度电机、精密减速器、仿生机构、实时系统与总线等关键技术,突破了稳准快的运动控制、复杂未知环境地图构建、以及自主定位与导航等核心技术。因此,这一年来“绝影”除了受到国内的同行密切关注以外,还有国外的同行也在关心着其研究进展。

目前市场的基本情况中,美国的波士顿动力(Boston Dynamics)仍然走在最前列,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其名为“Spot Mini”的机器狗。但就目前来说,他们还处于一个研发的阶段。而朱秋国和他的团队也紧随其上,在过去的一年中,主要针对一些要求围绕着机器人的功能进行开发。截止目前,公司已获得4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外观设计专利,3件已受理发明专利,并且正在申请更多专利。

至于这项产品的成熟期,朱秋国认为:“包括美国也一样,未来的2到3年内,肯定是这一产品的成熟期。我们也将在未来两三年之内对其完成开发,使得一个成熟的四足机器人产品能首先实现在安防巡检方面的一些作用。

总而言之,这种智能机器人在未来能够适应人类社会更广阔的环境,应用场景会更加丰富。一方面,“绝影”可以应用于教学科研方面,成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它还可以完成在城市家居环境中的物流运输,安防巡检,以及在其他特种行业中的一些特殊应用方面的工作。

绝影初影

事实上,绝影这个团队的成员并非纯”浙大系“,也有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台湾大学、德国多特蒙德工业大学等、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的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小伙伴。正是不同文化的碰撞,才崩发出思维的火花,帮助团队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而真正将他们联接到一起的,其实是一颗颗拳拳的爱国赤子心。

起初,因为专业相同,他们聚至一处制作机器人。因此,每当看到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发布了机器人机型之后,他们心中都有火焰燃起,“总希望我们国家也能够有这样一家公司,可以全力以赴地去做这样一些腿足式的机器人,能够实现这些机器人的快速灵巧的运动。”说到这里,朱秋国的眼睛似乎都更加明亮起来,让人感觉到最真实的赤诚。

“我觉得这是每一个做机器人的小伙伴的愿景。就是出于这样的一个目标,我们成立了这样的一个团队,希望能够打造一家中国自己的、制造腿足机器人的公司,同时还希望能够为我们国家的智能制造,做一些添砖加瓦的事情,尽我们的一些力量。“

创业路上一路走来,虽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艰难险阻,但也不乏绝处逢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云深处'成立于2017年11月底,在创业初期,朱秋国和小伙伴们分别凑了一些钱,对公司的生命力,其实并不抱有太乐观的想法。“当初我们的想法是,坚持先活三个月。“然而就在去年年底,公司正好接到了一个单子,让当时的大家喜出望外。当他们与对方商议,是否可以将预付款的比例提高到总额的50%时,对方出于信任同意了这个请求。对此,朱秋国十分感激:“我们都非常高兴,因为这笔钱,我们的公司就能够活六个月了。再后来,有投资人关注到了我们的项目,投入了一轮风险投资,又推动了我们继续往前走。虽然,我们的公司才刚刚过了一周岁,但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虽然,我们知道未来必定会有很多挑战,但我们会坚持把机器人产品做下去。”

希望能够成为一家国际性、且一流的机器人公司,能够打造一流的机器人产品。这是朱秋国和团队成员们的未来愿景,亦是初心不改。

云深归处

求是创新,是每个浙大人身上最深刻的烙印,朱秋国亦是如此。得益于浙江大学海纳江河的包容性,朱秋国将不同文化基因的团队成员凝聚在了一起。虽然朱秋国还也慢慢探寻适合自己的创业之道,但是浙大的求是创新精神仍然是他视为做好每一件事的动力源泉。同时,也影响着朱秋国对“创业”本身的理解。对于每个创业者来说,创业都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对于这一选择,朱秋国表示要坚持下去:“既然选择了要去创新、创业,那么每个创业者都一定要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并且保持乐观进取的状态。对于我们来说,创业的过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因素,这其中有挑战,也有机遇。”面对困难,朱秋国说:“相信我们会坚信我们最初的初心,坚持我们的理想,希望我们能够一直一直坚持下去。”他的语气和神情都一如刚才那样坚定。

当然,创业也并不全然苦涩、踽踽独行。提到由浙江大学校友总会举办的校友创业大赛,朱秋国也不吝感激之语:“大赛确实给我们浙大校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我们可以和来自全球的浙大创业校友们相聚,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学习创业经验的平台,可以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企业、校友,还有懂我们的投资机构,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帮助我们更好地发展、成长。”

当问到想和创业者及学弟学妹们分享的经验,朱秋国谦逊地表示,并无太多的成熟经验可以分享,但他认为,技术只是创业的一部分,所有创业者都应着眼于能够真正解决市场痛点、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的探索。这,才是创业的根本,也是云深处的唯一归途。

绝影无影,行至云深归处,是来路,亦是归途,方不负此番“惊鸿”。

受访者|朱秋国

编写|浙江大学校友总会

浙江大学学生陈明玉亦有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