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盲目的扩增词汇,追求进度,反而忽略了质量,对语言和知识的积累,过犹不及;启蒙阶段的培训,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更多是靠家长和老师的引导。薄弱的环节往往是家长所牵挂的;比如数学,语文,英语,家长总是关注和希望孩子能在薄弱的地方,齐头并进。什么原因产生薄弱环节呢?对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或不能掌握,面对问题,不知道怎么回答;是什么原因掌握不够呢?理解不够透彻,练习不到位。理解不够,不全面,就没办法抓住重点,进而就不知道练习关键点在哪里,如何去练;所以理解很重要,理解也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一部分,课后孩子消化和巩固的一部分。为什么理解不够呢?老师讲得不够清晰,还是孩子听得不够认真,记忆效果是基础;接着就要谈一下学习方法的问题了。教的环节,也是孩子学习的过程。如果孩子在一起学习,有的孩子缺课,自然会少听,少学,漏掉的知识点,如果不及时弥补和增强,可能影响学习效果。 家长不要等到孩子薄弱环节已经出现的时候,再去想法弥补;很多时候,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人无远忧,必有近忧。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自然会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上。怎么关注呢?并不是盯着孩子看,或敦促孩子一直学;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学习水平,不同认知和理解,和孩子进行互动,从而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就像平时关注别人朋友圈一样,总会对别人的优秀之处给予赞美;不合理的地方给予指正和劝导。而孩子的学习也是一个朋友圈,家长要进入这个圈子,才能和孩子互动,才能融入到亲子情感培养,学以致用的环节中。更多是在培养学习的兴趣,动力,解疑答惑。从而有助于学习进步,所以和孩子在一起,就要同其心,同其情,认同孩子,并引导和启发,从而去更合理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掌握和实践。 英语学习其实并不难,只是要教会孩子找好方法,遵循规律,养成习惯,循序渐进,逐步积累。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生态环境。为人处世基本上是靠家庭环境,而学校是练习语言表达和做事能力的地方;而学习知识和技能基本上靠学校,而练习知识和技能是要靠课后家庭环境。孩子性格和习惯,喜好和兴趣不尽相同;但老师教的过程,就是要找到孩子共同爱好,从而激发兴趣,保持对学习良好的专注,形成对英语词汇,语法,句型,口语的精确掌握。 很多时候,孩子比家长还认真,很能坚持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找出家长的不足。所以平时家长挑孩子的不足之处,也要先观察自身的榜样示范。如果一直去指出孩子不足,而没有解决方法,引导措施;总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引导之后,也要学会启发,就是让孩子怎么做,不仅是听从家长的指令才做;而是让孩子在模仿和重复中,体验到认同感,从而形成自主的思维和行动力。 |
|
来自: xiaohuare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