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轴自动线镗孔夹具的设计及应用

 GXF360 2019-11-03

一轴是离合器的从动轴,也是变速器的输入轴,是变速器传动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零件。一轴的加工工艺流程是:锻造→粗车→精车长头外圆及端面→精车大端端面及精镗孔→滚花键→清洗→热处理→研中心孔→磨外圆及端面→清洗→入库。精镗加工出的内孔作为下一道滚花键工序的基准,精度要求较高,因此精镗工序是关键的承上启下工序。在一轴镗孔工序中,原有的镗孔夹具没有导向机构,精度低、刚性差和效率低下,而且是人工装夹,劳动强度大,不能顺应公司的生产形势。为了推进精益生产方式,切换成自动化生产线,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产品效率,公司从一轴类零件所需的夹具进行改进优化。本文设计了一种可满足机器人完成工件装夹的镗孔夹具,使得镗孔工序实现自动化加工,解决了生产模式切换难题。

(2)健全市场监管体制。健全市场监管体制,对于易受外界因素影响的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十分有利。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晚,并且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金融融资方式,有与传统金融产品不同的风险。因此需要全面地监管风险,全面评估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质量,通过全面监管过程中的各个过程,来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1.一轴自动线镗孔夹具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1)结构组成。该夹具为一种适用于一轴自动化生产线的镗孔夹具,其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导向机构设计,实现机器人自动装卸工件。

在典型地块内选定标准地块:乔木林20m×20 m、灌木林5 m×5 m、草地2 m×2 m。标准地的数量不得少于3块,主要测量每株立木在方格中的位置,用皮尺和罗盘测定每株树冠东西、南北方向的投影长度,再按实际形状在方格纸上按一定比例尺勾绘出树冠投影,在图上求出林冠投影面积和标准地面积,即可计算林地郁闭度。灌木盖度监测采用测绳法,草地覆盖度采用针刺法和目估法,调查标准地内树高、地径、林地郁闭度、灌木(草地)盖度等。

整套夹具用螺钉将主轴法兰盘联接在机床工作台上,弹性夹头与机床主轴内拉杆通过螺纹联接,弹性夹头锥面与衬套锥面形成配合,锥度为15°,衬套外锥面1∶20与主轴法兰盘锥孔1∶20研磨配合,用开槽长圆柱端紧定螺钉将衬套紧定在主轴法兰盘上,本体与主轴法兰盘通过螺栓联接,本体锥孔7°7′30″与法兰盘同一锥面配磨,导向机构通过8个沿圆周等分的螺栓联接在本体上,起到导向作用。导向机构和被加工零件为间隙配合,加工零件进入导向机构,直到两者接触为止,导向机构端面只起到辅助支承作用而不起定位作用,它是为了增强支承刚度,减少工件在加工时的受力变形,提高加工精度。

(2)机械手工作原理。当机器人抓取工件并向夹具体移动时,工件轴线和主轴法兰盘轴线并不重合,机械手探头通过导向机构内圆三点判别出中心线,机械手将工件沿着中心线移动,当工件移动到导向机构时,由于导向机构入口直径大于工件花键外圆直径,所以工件可顺利进入导向机构。在导向机构的作用下,工件轴线和主轴法兰盘轴线重合,使工件能准确进入弹性夹头,完成工件的装夹。当镗孔工序完成后,机械手夹持工件花键外圆部位,卸下工件。在本道工序加工中,可达到机械手自动上、下工件和精确安装的效果。

图1 改进后的一轴自动线镗孔夹具

1.弹性夹头 2.主轴法兰盘 3、6.螺栓 4.本体 5.导向机构7.开槽长圆柱端紧定螺钉 8.衬套

(3)夹具工作原理。弹性夹头下端通过螺纹与机床主轴内拉杆联接,利用液压缸驱动拉杆,当拉杆向左移动时,弹性夹头也向左移,衬套的圆锥面迫使弹性夹头夹紧工件。拉杆向右移动时,顶出弹性夹头,弹性夹头松开,机器人卸下工件,完成本道工序加工。

水体和底层溶氧低、水体易分层、水体交换能力差:①多开增氧机和爬水机,滚动和震动水体,促进水体上下层交换,防止溶氧、水温分层,工作基本点必须围绕溶氧。增氧机并不产氧,而是起到活络水体和输送氧的作用,70%以上的溶氧是依靠藻类光合作用生产提供的,可见适时适量培藻,保持藻类新陈代谢非常重要。②水质好坏决定溶氧高低。藻相的好坏决定了水色,水色的好坏可以判断溶氧的高低,所以冬棚养殖一定要养护好水质,才能保证溶氧充足。需对水质不定期的修复和保养,千万不要等到水质变坏了才去调改,既费成本又很难调。

本夹具的优点有:①该夹具通过导向机构的端面起到定位作用,而且还通过弹性夹头夹紧一轴花键外圆,这样加工出来的工件精度高。②该夹具适应性较广,不同外圆尺寸的零件只需更换弹性夹头和导向机构,可实现快速换产,缩短辅助工时,而且节约了工装投入成本。③导向机构定位方便、准确和快捷,易于自动线操作,实现了机器人自动装卸,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2.关键零件的设计

该镗孔夹具中的关键零件为导向机构,其结构尺寸如图2所示。我公司目前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加工的一轴花键外圆直径为50.6mm,由于导向机构直径60.3mm>50.6mm,可实现工件间隙进入导向机构,实现一次导向;当工件进入到导向机构直径51mm处时,实现二次导向。并且一次导向与二次导向结构处采用圆角过渡,防止工件碰伤。导向机构入口采用止口设计,可有效防止切屑影响加工精度。

3.现场验证

新设计的镗孔夹具在现场已经投入使用,图3所示为机器人装入工件的过程,图4所示为零件装正后的状态图。经验证,该镗孔夹具完全可以实现机器人自动装卸工件,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缩短了辅助时间且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解决了生产模式切换难题。

图2 导向机构结构尺寸

图 3

图 4

4.结语

该镗孔夹具的设计应用不仅实现了我公司一轴镗孔工序自动化,也为我公司自动化改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该夹具在一轴镗孔工序中已应用,在整条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人加工车工工序能无故障平稳运行。该镗孔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夹紧可靠且与机床匹配性好,可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 朱耀祥,浦林祥.现代夹具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陈立德.工装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3]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