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读书的人境界都不高

 一起成长一起学 2019-11-03

        一个人爱读书,就是因为内在有所不足,不能安于闲适,不读书就会感觉无聊。一个人一旦出现了无聊的感觉,那他的境界就是有限的。书是后来出现的,原始社会就无书可读,但绝不能说原始人的智慧就不如我们。读书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分享别人的体验,就是对外有所依赖。有的人一天不读书就心慌慌,那可病得不轻。我一辈子不读书都不会难受。不读书一点都不可耻,喜欢读书才可耻。

        老子说绝学无忧,绝圣弃智。这话说得太棒了。在这样一个时代,要敢于不读书,这就是灵性复苏的开始。在上古时代是没有书籍的,学问的传授都是通过口头交流进行的,所以产生了很多伟大的人物。释迦牟尼,孔子,苏格拉底都没有自己写书,阅读过的书籍比今天的大学生要少很多,所以他们自己的成就很大,也培养出了很多杰出人物。后世书籍越来越多,这研究生博士生也不知要读多少书,反而没几个有远见卓识的,其实就是读书读傻了。一个研究生跟导师闹了矛盾,感到压力大就跳楼自杀,这样的读书人越来越多。读书绝非人生的必要,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遗毒实在太深了。读书现在的意义就是功利的,不是为了功利,那完全没有必要读书,目不识丁都没关系。我们太迷信读书,过于夸大读书的功能。现在很多人弘扬道家文化,但道家首先就是反文化的,道家是不主张读书学习的,道家是否定道的,因为道是一个概念,不是真实的。

        一个人心中只要有了概念,就一定会被局限。不知廉耻很好,知道廉耻那就是一种阻碍。我说这话是不是走火入魔了?你有走火入魔的概念那你的境界就很低。所以道家的宗旨没有多少人能领悟,一个人都不敢抛弃概念,那还悟什么道呢?一个人都不敢抛弃书籍,那还谈什么抛弃概念呢?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自作聪明。悟道是不需要智商的,否则北大清华出来的都能够大彻大悟了。就看有没有力量从内在立刻放下一切,只有完全放下后显现的那个才是不死的,其他一切都是生灭无常。就怕心里面有个见解,那就会形成阻碍,而所有的书籍都是见解。道不是得到,没有什么可以得到,执着一个悟境,那还是没有出意识境界。必须绝对放弃一切是非善恶的观念,做到一尘不染,任何观念都是尘埃。就跟个傻子似的,这就是无住生心,就是佛经道典上描述的最高境界。

        怎样才能不死?忘生死者必定不死。所以不要以为我天天在动脑子写文章,我早忘了这回事。入道就是自动化的,只要你能悟道,后面的功夫并不需要你来做,一切会自动演化,就跟你把树苗栽好,它就自己长大一样。书籍算得了什么呢?道的境界与知识的境界不可同日而语。那个没有善恶是非,没有任何主见,不知今夕是何夕,像行云流水一样洒脱的境界,一切语言都是多余的,何况书籍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