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至高境界: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

 昵称32901809 2019-11-03

老子说:“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dùn,浑浊)兮。”“愚”,并非真笨,而是故意显示的。“沌沌”,不是糊涂,而是如水汇流,随世而转,自己内心却清楚明了。道家认为一个修道有悟的人,可以不出差错地做到:“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止。”即众人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只有一颗愚人的心;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严厉苛刻,唯独我淳厚宽宏;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

人生的至高境界: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

外表“和光同尘”,混混沌沌,而内心清明洒脱,遗世独立。不以聪明才智高人一等,以平凡庸陋、毫无出奇的姿态示人,行为虽是入世,但心境是出世的,对于个人利益不斤斤计较。

胸襟如海,容纳百川,境界高远,仿佛清风徐吹,回荡于山谷中的天籁之音。

人生的至高境界: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

俗人有俗人的生活目的,道人有道人的生命情调。以道家来讲,人生是没有目的的,不仅如此,老子进一步又说,随缘而遇还要“顽且鄙”,坚持个性,又不受任何限制。

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我们许多人其实都是内心充满着矛盾情绪,在入世与出世之间徘徊不决。其实倒不如干脆就在二者的中间做个半路之人,又有何妨。

做人做事,莫让心境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所谓身做入世事,心在尘缘外。唐朝李泌便为世人演绎了一段出世心境入世行的处世佳话,他睿智的处世态度充分显现了一位政治家、宗教家的高超智慧。该仕则仕,该隐则隐,无为之为,无可无不可,将出世入世的智慧拿捏的恰到好处。

人生的至高境界:以出世之心做人,以入世之心做事

李泌一生中多次因各种原因离开朝廷这个权力中心。玄宗天宝年间,当时隐居南岳嵩山的李泌上书玄宗,议论时政,颇受重视,遭到杨国忠的嫉恨,毁谤李泌以《感遇诗》讽喻朝政,李泌被送往蕲春郡安置,他索性“潜遁名山,以习隐自适”。自从肃宗灵武即位时起,李泌就一直在肃宗身边,为平叛出谋划策,虽未身担要职,却“权逾宰相”,招来了权臣崔圆、李辅国的猜忌。收复京师后,为了躲避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灾祸,也由于叛乱消弭、大局已定,李泌便功成身退,进衡山修道。代宗刚一即位,又强行将李泌召至京师,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使其破戒入俗,李泌顺其自然,当时的权相元载将其视作朝中潜在的威胁,寻找名目再次将李泌逐出。后来,元载被诛,李泌又被召回,却再一次受到重臣常衮的排斥,再次离京。建中年间,泾原兵变,身处危难的德宗又把李泌招至身边。

李泌屡蹶屡起、屹立不倒的原因,在于其恰当的处世方法和豁达的心态,其行入世,其心出世,所以社稷有难时,义不容辞,视为理所当然;国难平定后,全身而退,没有丝毫留恋。如儒家中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则建功立业,“藏”则修身养性,出世入世都充实而平静。李泌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朝廷内外倾轧混乱,若要明哲保身,必须避免卷入争权夺利的斗争之中。心系社稷,远离权力,无视名利,谦退处世,顺其自然,乃道家所言的处世要诀。更是我们现代人值得借鉴的做人智慧。

最后,以李泌一阙《长歌行》与君分享:“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升天衢,不然鸣珂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