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料药和饮片81-90

 植物游记樊蓉 2020-10-29
 01  01
蒲公英

本品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碱地蒲公英Tarxacumborea lisinense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用法与用量】10~15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02
灵芝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的干燥子实体。全年采收,除去杂质,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养基质的下端菌柄,阴干或在40~50℃烘干。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心、肺、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心神不宁,失眠心悸,肺虚咳喘,虚劳短气,不思饮食。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03
五倍子

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由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杀死蚜虫,取出,干燥。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

【功能与主治】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用于肺虚久咳,肺热痰嗽,久泻久痢,自汗盗汗,消渴,便血痔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皮肤湿烂。

【用法与用量】3~6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压。

04
白果

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 gobiloba L.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除去肉质外种皮,洗净,稍蒸或略煮后,烘干。

【炮制】白果仁取白果,除去杂质及硬壳,用时捣碎。

【性味与归经】甘、苦、涩,平;有毒。归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敛肺定喘,止带缩尿。用于痰多喘咳,带下白浊,遗尿尿频。

【用法与用量】5~10g。

【注意】生食有毒。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05
女贞子

本品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枝叶,稍蒸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味与归经】甘、苦,凉。归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内热消渴,骨蒸潮热。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干燥处。

06
玄参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根茎、幼芽、须根及泥沙,晒或烘至半干,堆放3~6天,反复数次至干燥。

【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痈肿疮毒。

【用法与用量】9~15g。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贮藏】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07
荆芥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到顶、穗绿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

【用法与用量】5~10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08
臭灵丹草

本品为菊科植物翼齿六棱菊Laggera pterodonta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茎叶茂盛时采割,干燥。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洋艾素(C20H20O8)不得少于0.10%。

【性味与归经】辛、苦,寒;有毒。归肺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止咳祛痰。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

【用法与用量】9~15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09
黄芪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晒干。

【功能与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用法与用量】9~30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10
桑白皮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

【功能与主治】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用法与用量】6~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声明

医家讲求“辨证施治”,人人“证”皆不同。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为探讨学习之用,不构成用药建议,如有需求,请谨遵医嘱。

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