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儒家思想并非我们理解的“仁义道德理智信”,原来是这五个字

 无明7782 2019-11-03

内容提要:

儒家四部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侧重于不同的内容,但一些基本命题未变。我们从中抽绎出来,加以解释,让大家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对于每部经典章句式的解析和讲授,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传播知识、阐明道理的同时,在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上加以考虑,比如,对“远”的解析。远,不只是一个空间距离的概念,还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我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因为只拘泥于空间上的思考,而不能直达事物的本质。期望能由此对大家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无论哪种讲法,都不以脱离经典本意为原则,无非让大家开拓思路,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经典。最终,达到传播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开场白:

站而为教。有教立道。坐而论道。

今天与大家作一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延绵连续至今,其中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个名字就是——孔子。如果没有孔子,我们很难想象中国历史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中国文化又是一种什么形态。孔子人格的伟大,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在2500年之后,依然对他念念不忘,依然要学习他、研究他。

今天我们这个短暂的讲座,也是以孔子的学说为核心,就儒家几个命题中的关键词,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和体会,与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孔子像

引 子:

大家之所以共同坐到这里来,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人文。

什么是人文?

我们先举简单一个例子。

把一只动物放在这里——比如一条小狗、一只小猫、或者一只鸟,然后,在这只动物面前放上一面镜子。那么:这只小狗、小猫或者小鸟,会有什么反应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这个实验。

结论是,它没有什么反应。因为它不知道镜子里和它一模一样的动物就是它自己。有一个例外,就是猴子。猴子站在镜子面前,会用爪子挠里面的那只猴子,还会跳开镜子,看镜子里的这一个什么反应。由此,它发现镜子里面的那一个和自己一样,就是它自己。但是很遗憾,它并不知道自己和镜子里的自己什么名字,它们是什么关系。

谁知道呢?

——人,只有人知道它是一只猴子。也知道那是一条狗,这是一只猫,还是一只鸟。人,不但知道猴子叫猴子,还知道自己叫人。

那么,为什么人知道而动物包括猴子不知道呢?

这是因为:

人=动物+非动物性=动物+人性

通常,我们会忽略人的动物性,而只用人性。即:

人=人性

人是什么?

人性=人+符号性=人+文化

文化,使人成为人,而不是一介动物。

人+文化=?

人+文化=人文化成=人文

人,完成文化的学习过程,即人文化成。

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就让他远离人群。比如狼孩——这大家都知道。那么它也只是一个具有人形而脾性是类似于狼的动物。一直到把它带到人间,重新融入社会进行教化再慢慢变成人,但作用已经非常有限了。

动物性,往往说成是一种本能。一种肌体的能动反应。这种本能性,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它和一个人的高矮胖瘦关系不是特别的大,无非有的人本能反应稍微快一点,有的稍微慢一点。那么,区别人与人之间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是性格。这一点也不错,性格的差异,构成我们这样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但当我们融入这个社会的时候,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或者说决定你命运的,就不再是你的性格,而是文化。而过于外露的个性,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大家看,文化多么的重要!

那么,人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人文”一词是《周易》中的《易传》首先提出的,泛指人类文明。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以及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都属于“人文”。但是《易传》认为,所有这一切都不能离开自然界,且只能在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去创造,去完成。这就是“人文化成”。《贲·彖传》卦辞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包括“地文”)代表自然界的变化生生之道。按照《系辞》、《说卦》所说,天之道为阴阳,地之道为柔刚,刚柔交错而生变化,变化而生生不已。

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可见,所谓人文,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

人文,倒过来是什么?是:文人。古代,文人,是文化最直接的工作者,从事的是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造。譬如,今天我所从事的工作与研究,属于人文领域,我就是一名文化工作者。

言归正传。先从一个词开始。

——高瞻远瞩

大家都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吧?站得高看得远的意思,对不对?现在我们把这个词倒过来,看怎么写?

高瞻远瞩——远瞩高瞻

是说,知道了要看远处,你才知道去找一个高处,去看远处。知道了什么是远,你才能知道如何如找一个高处。

那么,什么是远?什么是高?

先讲什么是:

看图:右边是根柱子,这个人爬上去,看到对面山上——就是中间这个——有一个人,就对他说:“你看,我没有那么费劲爬到山上,不是和你一样高吗?不是和你一样看得远吗?”

看谁爬得高!

山上的回说:“你转身往左看,那里也有一个人,也和你也一样高。”

柱子上的人很费劲地转过来一看,确实也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高,但他是在一座山脉上,要爬上去会更费劲。

正巧,这时候一阵大风刮过来,柱子开始摇晃,人在上面站不稳了,跟着摇晃起来,三摇二摇,三歪二歪,怎么样?一歪,就不正了。不正,倒下去,掉下来了。一阵风来,它就飘摇,然后轰然倒地了。

单根的柱子,经不起风吹

为什么他倒下去了呢?倒下去,还能看到远吗?看不到远了。不但看不到,连自己在哪儿都不知道了。但是,这座山,这座山脉,却稳稳当当地永远伫立在那里,供后人攀登,仰望。有一个词,叫高山仰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柱子上的人一刮风就掉下来,而山上的人没事呢?谁最稳呢?

再看图。

大:山脉最大

中:山峰不大

小:柱子最小

左边,山脉。山根下,是一个大圆。右边,是一个小圆。大圆可以套上小圆上,但小圆却套不到大圆上去。

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大家想一想?

只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下。

哪一个字?

因为大,所以他高。不但高,还远。不但看得远,还看得久远,长远,永远。从此,他就稳稳地站在这个山脉上。不但他远瞩高瞻,别人还能永远地看到他。柱子上的人怎么样呢?虽然他和山上的人一样高,但他金鸡独立,站的面积太小,结果一阵风就把他吹下来了。

那么,“大”字怎么写呢?

一个“人”字,上面一横。这一横怎么理解?这一横,其实就是一个扁担,用一个词来说,就是:铁肩担道义。你身上加上了一副重担,你就要担责任了,你要担当了,那么你也就成了大人了。

“大”字:铁肩担道义

在座有的差不多15、16岁的样子。在古代,这个年龄少年在做什么呢?他们和你一样,在上学。但他们上的学,不叫中学,而叫“大学”。

但古人的这个“大学”,和今天我们说的“大学”不一样。古人的“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做大人的学问。与“大人之学”相对应的是“小学”。古人8岁入小学,识文及学洒扫应对之事。识文,就是识文解字,比如学习各种字体的辨认和书写,学习《三字经》等等。洒扫,就是理好自己的生活和卫生,包括集体卫生。应对之事,就是如何待人接物,如何称呼自己的长辈,家里来客人了如何称呼如何接待,到学校里,如何称呼和尊敬师长,等等。现在我们的教育,把前后二者分开了。

15岁入大学,学的是做人及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大学之道,就是如何作为一个大人,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有志向、有学问的人。学习的道理,就是如何做人、如何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平天下,不是平定天下,而是使天下平,如何做才能让天下太平。做人,就是如何为人处事。从15岁开始,你们与小学生、小孩子相比,身上就多了一副担子。这副担子,就是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今天我们说,大家是祖国的未来,不是说等你们将来上了大学,工作了之后,才是未来祖国的主力军,才能为祖国做贡献,而是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从这间教室开始,你们就已经是我们祖国和民族的力量。清末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文字,想必大家都已经学过,我们今天再重温一下: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对中国少年寄寓了极大的热望。

那时的大学,做的事“大人的学问”。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学问。这个大人的学问、大学,是从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开始的。

四书五经

大家注意,我们说的这个“大”字,不是说你“人大”,而是“大人”。人大,是说一个人骄傲自满,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而大人,是心大、志向大、学问大,事业大的人。反过来说,如果你自己自高自大,但人家并没有看见你有比别人更大的本事,就不会把你当一座高山。所以,自高自大,是没用的。重要是的要有自己本领,自己的学问,自己的知识,干一番事业,这才是大人之学——大学。而不是“学大”,“人大”。民间有一句话说:“人大了不值钱”,就是这个意思。

《易经》说得最好,《乾卦》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是说,大人,是有道德而光明的人,懂天时地利人和,行为做事与时俱进,合乎自然与社会规律的人,也就是古人常说的“天人合一”的人(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的重要命题)。

大人,在古代是至上的称呼。孔子对来访的“客”人一律称呼“大人”,始见此名(《国语·鲁语下》)。直到今天,在我们中国民间,很多地方称呼自己的父亲叫“大大”。当然,在城市里,“大大”是大伯的意思。不管“大大”是爸爸的意思,还是“大伯”的意思,总之是对长辈的尊重。因为我们的长辈,担当起了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重任,所以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敬仰。

讲到尊敬长辈,我们借此多说一句。

《论语》中说: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意思是,君像君、臣像臣、父像父、子像子。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

这叫长幼有序,尊卑森然。在西方,有一种说法和做法,就是爸妈和孩子之间直呼其名,说大家像朋友一样。那么我们问了,难道不直呼其名,我们就不能成为朋友了吗?这是什么逻辑?在西方可以,在中国不好。因为中西方的文化、历史,都不一样。我们有孔子孔圣人,他们没有。他们信上帝,信耶稣。耶稣说,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在中国,你来称呼父母是你的兄弟姐妹看看?一巴掌就把你打出去。

没有尊卑之分,人就无敬畏之心,没有敬畏之心,就认为世界上什么都是平等的,什么都是民主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能把你父母的年龄与你自己的年龄平均起来,说我们是同龄人行吗?

当然不能!

既然不能,那你就做你的晚辈,父母做他们的长辈。很好!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第一》)

意思是说:年少后生,在父母面前就孝顺父母;走出自己的居室就敬爱兄长。说话要谨慎,说了就守信用;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去躬行实践之后,若还有余力,就再去学习文献。

在孔子的故乡,我们小的时候——顺便说一句,我本人就来自孔子的故乡,古鲁国境地,今天的山东中部、鲁中地区。小的时候,老人教育我们从来不骂人,从来不知道骂人,也不会骂人。如果哪个小朋友一不小心骂了人,会怎么样呢?要是大人听见了,一准会训斥你,还可能打你。如果同伴们听见了,就会嘲笑你、羞你。

当小伙伴们之间玩不好,吵架了要骂人了,他们骂的是什么呢?他们骂的一句话,就是叫对方父亲的名字。在我们小的时候,这几乎是最厉害的骂人方法了。小伙伴听到叫自己父亲的名字,第一反应是什么呢?他的第一反映是脸红、害羞!竟然还有人知道叫他父亲的名字,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因为父亲在他的心目中,是高大、伟岸的,是自己崇拜的对象和偶像。偶像,是绝对不能直呼其名的,而只能用尊称。

就像古代大臣们见了皇帝的时候只能山呼万岁,而不能直呼其名一样。一旦你叫出了皇帝的名字,那可就是大不敬的罪名,是要杀头的。在古代编书写文章的时候,如果用到与皇帝名字中一样的字眼,也是必须要避开的。比如,汉光武帝刘秀,为避讳其名,把“秀才”改为“茂才”。宋太祖赵匡胤,其弟赵匡义——也就是宋太宗,为避讳改“匡”为“光”,就是赵光义。雍正帝名胤缜,他的兄弟为避讳都改“胤”为“允”。这就给我们今天考证历史带来了一些麻烦和难度,但有时反而能从中考据出一个时代。在《四书五经》的《礼记·曲礼》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对皇帝取名规定“七不准”,即不以国名为名、不以官职为名、不以日月为名、不以山川为名、不以牲畜为名、不以器帛为名、不以隐疾为名。将来大家学《礼记》的时候就知道了。

当这个小伙伴听到有人叫自己父亲的名字,肯定就不高兴了。那他怎么办呢?如果他也知道对方小伙伴父亲的名字,他也回敬一句,叫对方父亲的名字。于是,两个人在街上互相叫起来。直到大人听见看见了,出来制止。如果这个小伙伴不知道对方父亲的名字呢?这可就吃大亏了。怎么办呢?他会跑回家,问自己的父母。父母怎么办?是不是会告诉自己的孩子对方父亲的名字呢?

一般不会的。他的父母会说:他叫他的,你可不能叫。要是他的大大和娘知道了他叫你大大的名字,会打他的!

于是,一张纷争,就这样了无声息地结束了。

大家想一想,虽然在小孩子的心目中,认为自己父亲的名字被人叫了,自己受到了侮辱。其实呢,并没有任何一个脏字在里面。这反映了什么呢?一方面,它反映了小孩子对父亲的敬仰,一方面这种吵架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对骂。而结束这个纷争呢,都是以自己的父母教训自己的孩子结束的。

大家想一想,这是多么淳朴的教育方式阿?

那么今天怎么样呢?

所以,我们需要重新回到古代的圣人那里,学习《四书五经》,学习儒家经典,在学习自然科学的同时,要加强“人文”学科的学习。

扯远了!我们接着往下讲。

当然,一个人要有远见,要做到大,成就一番大事业,也是需要很大付出的。苏轼说:“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意思是说,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耐。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这三个高度。看看这三个人相比,还有什么不同。

大家看:三人相比,高度同样,但要爬上去,费的功夫和力气不一样。左边的山脉,要爬到顶峰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更多的艰辛,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而最简单的,是柱子上的人。他只要顺着一个方向往上爬就可以了,不用东走西走的费时费力。

看谁爬得快!哪个容易爬上去?哪个容易掉下来?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第二》)君子不能像器皿那样,只供一种用途。不能像一根柱子那样,只有一个高度,见风就倒。而要“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君子要有宽大的胸怀和度量,宽阔的行为和广大的思想,不能小器,不能小心眼。

那么,这个人知道大、知道远的人是谁呢?他为什么选择了这种爬上同样的高度,但却具有更大的难度和付出艰辛的山脉呢?

还是我们开头说的,他为了知道“远”,知道“如何远”,所以才爬到了山脉上。他付出了多大的心血?他又是怎么知道这个“远”字,怎么理解这个“远”字,又如何选择一座山脉,而不是一根柱子的呢?

好。要知道这些,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远”。

一说这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距离。比如,今天早上来上学,有的家住的离学校近一些,有的家离学校远一些。不管谁,你的家与学校的距离现在是不变的、一定的,但是你每天来上学的时候,花费的时间却不一样,有时20分钟,有时30分钟,有时40分钟。结果怎么样呢?老师会说:“小明同学你迟到了。怎么回事?”你说,路上堵车了。小明是一个很听话的好孩子,老师知道他迟到是因为堵车。但决定小明迟到的因素究竟是什么呢,大家想一想?

是不是就是堵车呢?原因当然是堵车。但是,我们不能把思路拘泥在堵车上,因为堵车的事情,我们解决不了。我们只能用我们自己的思维来开拓我们的思路。

决定小明迟到的关键因素,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字——时间。所以,老师才说“你怎么迟到了”,而没有说“小明你的家搬远了吗?”

也就是说,决定你与学校之间距离远近的不只是一个空间上的距离,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时间上的长短。

再比如,我们身在北京、在祖国的首都,离我们的海南岛、南沙群岛很远,对不对?但这么远,为什么南沙群岛还是我们祖国的领土呢?

这就延伸出“远”字的另一含义——不光是距离上的远、空间上的远,还有一个时间——历史上的远。

时间上的远是什么?时间,就是历史。因为南海诸多群岛,自古至今就有我们中国人居住,一直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领海和领土。距离的远、空间上的远,因为有时间——历史上的远为支撑,所以它就是我们的中国的领海和领土。

总之,远,既是距离上、空间上的,也是时间——历史上的远。不只是空间距离上的远,还有历史的跨度,时间上的远。比如有这样的词汇:远古、久远、遥远的未来,源远流长,等等。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学习的是什么呢?其实学得就是遥远的古代,2500年以前古人的学问和文化。

那么,这个知道“远”的人,到底是谁呢?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个人我不说,其实大家都猜到了。

这个人就是孔子,孔圣人。名孔丘,春秋鲁国人,是我远古家乡的人。

我们来看孔子是怎么说的,他是如何来认识“远”的。

儒家四部经典、也就是《四书》之一,《大学》中开篇第三段说: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从后面倒过来反,再说一遍: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话说的什么意思呢?什么是格物?什么是致知?

致,是推极。知,是心知。就是充分发挥心知的作用。格,是到达的意思;物,是事物。就是到达、明白事物的种种道理。明白了知道了许多事物的道理之后,就能发挥心知的作用,就知道如何去做,包括如何去做人、如何去做事,如何内心诚实,如何内心端正,如何加强自身的修养。如何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治国、平天下,是大志,它要你像高山上的这个人一样,而不是一根随风倒的柱子。我们更要做一座横亘天下连绵不断山脉。因为他有着无穷的力量。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八项,被称为“大学”的八条目。

我们分开来,再一一解释一遍。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比较好理解。

诚意。诚其意,心意诚实不自欺。就是不能自欺欺人。

正心。正,是端正。心,是身之所主。就是端正自己的内心。

修身。提高自己的修养,包括道德修养、知识修养等等。

齐家。治理好自己的家族。

治国。治理好国家。

平天下。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天下才能太平。

我们完整地来翻译以下这句话: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懂得事物的道理而后良知觉醒,良知觉醒后而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自己的道德;修养好自己的道德而后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族,整治好自己的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平民,都要把修养自身的道德作为根本。

这句话的前面一句,也就是倒过来说的: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第一句: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

意思为:

古时候,要想把光明的道德推广到天下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接着往下:

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治理好自己的家族,要治理好自己的家族,先修养好自己的道德,要修养好自己的道德,先端正好自己的内心,要端正好自己的内心,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修养好自己的道德良知,要修养好自己的道德良知,先要明白事物的道理。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最关键的词,那就是——致知。也就是要明白事物的道理。只有明白了事物的道理,才能知道往下该怎么做。

什么是明白事物的道理呢?

明白事物的道理,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学习。

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来明白各种事物的道理,明白了事物的道理,就能端正自己的内心……

这段话,是《大学》开篇的第二段话。它还有第一句话,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意思是:

大学所做的学问,就是发扬人生来就具有的光明的道德,并传播于广大的人民,达到最善的境地。

其中三个关键词:“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它被称为“大学”的三纲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发扬人生来就具有的光明的道德,传播于广大的人民,达到最善的境地。

孔子,作为一代圣人,他的一生,就是致力于把大学的学问,推广到整个社会。他用他自己的一生来履行自己抱负和理想的。他站在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高高的、大大的山脉上,孜孜纥纥,周游列国,传授弟子三千,一直到73岁逝世。到今天,已经2500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学习他的思想,发扬他的思想,广大他的思想。就因为他高、他大、他远,就因为他知道什么是高、什么是大、什么是远,故而才知道如何能做到高、做到大、做到远,从而有 “治国而后天下平”的宏大高远的理想和抱负。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高远呢?

这个高远,就是前面我们讲的那个“远”字的远:高远,宏远,遥远,远大。

他站在了“治国”这样一座高高的、博大的山脉上,所以他成了圣人,成了万世师表,成了我们今天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学习的榜样。

他所站的这座山脉,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山脉呢?

这个山脉,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山脉。而孔子的整个思想,就是从恢复古代的周礼开始,建构起自己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不是横空出世,像一根柱子那样金鸡独立,而是站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所以他才远,他才高,他才大。因为他高、他大、他远,才成为我们今天永远学习的典范。

所以,这个“远”字,不止是一个空间上的概念,更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懂了这个概念,你就能站在这座最大的高山上。

那么,孔子是如何做到呢?他如何通过格物而致知的呢?也就是如何通过学习而知道和做到“远”的呢?他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报复和理想?

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讲,现在只讲孔子的一个小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在陈蔡两地之间没有了粮食,弟子们都面有饥色,孔子却在两根柱子中间唱歌。

子路来见孔子,说:“夫子现在还唱歌,难道这是礼的要求吗?”

孔子没有回答他,直到一曲结束才说:“仲由啊,在这种情况下,君子喜欢音乐是为了使自己没有骄纵之心,小人喜欢音乐是为了使自己不害怕,这个道理有谁知道?你是在不了解我的情况下跟随着我的吗?”

子路听了孔子的说法,仍然想不通,还是不心悦诚服,孔子给他一个盾牌让他跳舞,这样跳了三遍,然后才出去了。

就这样过了七天,孔子仍然不停地修订音乐。子路心中气不平,对孔子说:“现在这种情况下,是先生修订音乐的时候吗?”

孔子还是没有回答他,直到一首乐曲修订完毕才说道:“仲由,当初齐桓公有了争霸之心,是在他出奔到莒国的时候;勾践产生争霸之心,是在吴王夫差把他囚禁在会稽的时候;晋文公重耳产生争霸之心,是在他父亲的爱妃骊氏迫害他的时候。所以说,没有经历忧患与挫折,就不会思考得久远;身体没有受到节制,就不会智慧深广。怎么能说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困境不正好是我们的幸运呢?”

于是子路以及众弟子都振奋起了精神,第二天就解除了困境。

子贡牵着缰绳对大家说:“我们跟随夫子遇到这样的磨难和屈辱,大概会终生难忘了吧?”

孔子说:“不,怎么能这么说呢?《国语》之中不是说过‘三折肱而成良医’这样的话吗?胳膊断了三次之后,也能成为治疗断胳膊的好医生啊。被困在陈蔡之间,是我的幸运;你们跟随着我的,都应该算是幸运的人啊。”

子贡问:“请夫子再说一说其中的道理,好吗?”

孔子语重心长地说:“我听人说过,国君不遇到困境难以成为王,壮士不遇到困境难以组织好军队。比如说,当初商汤在吕那个地方遭遇到困境,周文王被商纣王关押在羑(you )里, 秦穆公曾经兵败被困在殽(xiao)山,齐桓公被困在长勺,勾践曾经被困在会稽,晋文公曾经被困于骊氏。困境所含的道理,就好比是从严寒到温暖、从温暖到严寒,经过严寒之后,温暖的春天就会到来,同时,温暖的春天过去之后,炎热的夏天以及萧瑟的秋天、寒冷的冬天就在后面了。这些只有贤德的人能够了解,却难以对众人说清楚啊。”

子贡问:“为什么对众人说不清楚呢?”

孔子说:“《易经》之中说过:‘困卦,顺利但要稳定而且符合正道,对于有道德修养和担当大任的人来说是吉祥,没有什么灾难。但是,在此情况下,虽然说出话来,人们却不一定会相信。’圣人之言,比起一般的高瞻远瞩的人,比一般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所见识的更高更远,一般人只看到眼前,对自己没有见到的就不相信,所以,跟众人说了,他们也很可能不相信。”

那么,孔子是如何学习的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还说:“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荀子·法行》)

意思是:一个君子有三种事情不能不去思考: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就会无所作为;年纪大了而不去教育下一代,死也不能瞑目;有钱但是不去施舍穷苦人,那么和穷人就没什么区别。所以君子要从小展望将来,就要学习;老的时候不想死不瞑目,就要去教育下一代人;有钱但是不想有等于没有,就应该去施舍别的穷苦人。

那么,孔子学习到什么程度呢?

《论语》上说:有一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孔子为什么能做到,就因为他懂得了格物,懂得了致知。从而知道如何意诚,意诚而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今天大家坐在这里,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孔子的思想,不就是要和孔子一样: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后家齐而后国治平天下吗?

按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学习。只有通过学习,通过不断地学习知识,我们才能够像孔子那样,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才能知道什么是高,什么是远。什么是真正的高、真正的远。知道了高、远。你才能高瞻远瞩,树立远大宏伟的志向。像孔子那样,站在一座高高博大的山脉上,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为你的老师,为你得父母,为你亲人,为你的朋友,为你所在的这个国家,为我们这个正在崛起的民族,乃至于为整个人类,做出自己应该做的努力和贡献,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我们不可能人人成为孔子,但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并不难,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每天格物、每天致知,就都能做到,都能够成功。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孔子这句话,说的就在2500年以后在座各位的。大家说对不对?

与远有关的词汇还有很多,比如:

高远,深远,平远,悠远,阔远,旷远,辽远,幽远,渺远,邈远,宏远,遥远……

大家课后,可以思考思考,不但要明白词汇的含义,最重要的是,这些词汇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比如,“高远”这个词,你可以问问自己:我“高远”吗?我现在不“高远”,将来会“高远”吗?我的老师“高远”,那我将来也会和我的老师一样的“高远”吗?有的词,甚至一生伴随着你,你要让不断地用这个词。

我们再回到这座山脉,回到开头的图中,看一看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区别。

大家仔细看一看。

左边的山脉,除了高、大以外,还有一个什么特征呢?

这座山脉,是不是还很厚?

不厚

单薄

对,厚。有一个词,叫厚地高天。或者:天高地厚、天高地阔,以及词汇:博厚、沉厚、雄厚、浓厚、深厚、宽厚、敦厚、厚重等等,都是说一个厚字。如果反用这个词,我们会说:这个人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天高地厚会怎么样呢?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可能会胡作非为。最后得到的一定是被法律审判。

由此可见,知道天高地厚有多么的重要!

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周易》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我们会经常看到有书法家写:厚德载物。我们的老师也时常告诉大家要:自强不息。就出自《周易》中的这句话。

天有多高?天之高,高不可及。宇宙飞船,也只是离开了地球那么一点点。我们知道,天就在我们头顶上,每天日月运行不止。那么作为一个君子呢,就应该像天上日月运行那样运转不歇,“苟日新,又日新”,奋斗不止,自强不息。

地有多厚?地之厚,博大无边。以人之力,不能探其深。因为地之博大,所以能承载万物在它上面生长,春夏秋冬,一岁一枯荣,养育万物,生生不息。一个君子,如果能像地一样广博深厚,那么你的胸中不就能承载任何的万事万物了吗?

所以,《中庸》第二十六章说:

徵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大家看,“厚”字,是不是与我们前面讲过的“远、高”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呢?“悠也、久也”。其实就是远。

博厚、悠远、高明,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性格吗?孔子的思想、孔子的精神和毅力,孔子的博厚、悠远、高明,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吗?

《中庸》又说: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意思是:现在看到的天,它开始只有小小一点光明,等到它成为无边无际的天空,日月星辰悬系在上面,世间万物都被他覆盖着。现在看到的地,它开始只有一小撮土那么大,等到它成为广博深厚的大地,负载华山也不觉沉重,汇聚河海而不泄漏,世间万物都被它自己载着。现在看到的山,它开始只有一小块石头那么大,等到它成为广阔高峻的山,草木花卉生长在上面,飞禽走兽居住在上面,金银宝藏从上面开发出来。现在看到的水,它开始只有一小勺那么多,等到它聚合成深广难测的大水,鼋、鼍、蛟、鳖生活在里面,各种物产资财繁殖在里面。《诗》说:“上天的道理,啊,深远无穷!”这说的大概就是天之所以成为天的道理。“呜呼,壮大光明啊,文王的德行多么纯洁啊!”这说的大概就是文王被尊谥为“文”,是由于他纯洁的德行常行不息。

《礼记》也有同样的说法。

《礼记》曰: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天地之道,可壹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周易》坤卦:

(彖,tuàn 会意。字从彑(jì),从豕(shǐ)。“彑”指“猪头”。猪头有长吻部,其中上吻部半包住下吻部。“彑”与“豕”联合起来表示“半包边的猪嘴”。本义:包边、包括。引申义:总括。说明:《易经》的专用术语“彖辞”即指“总括之辞”、“小结”,即小结一卦之辞。)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是故其德盛者,其志厚;其志厚者,其义章。其义章者,其祭也敬。

如何才能做到厚呢?《礼记》中说:

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意思是:到了一个国家,他们的礼教就可以知道了。他们的人民做人温柔诚实淳朴,是《诗经》教化的结果。

所以,《诗经》被列为《五经》之首。那么,《诗经》有什么特点呢?孔子说:

诗三百,一言之:思无邪。

(“思无邪”出处:《诗经·鲁颂驹》篇:“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祛祛:强健的样子;徂:行、往;思:发语词无意义,思无邪:马行直前的意思。)

《论语·学而第一》中也有这样的句子: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是说:慎重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先祖,这样,老百姓的道德自然就引归淳厚了。

先民古厚。对先祖的追念,而使民风朴实厚道。因为追远,人知道了自己祖先的来龙去脉,知道了自己的历史,知道了自己家族、民族、地域、国家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一种力量,一种巨大的民族力量,这种力量,是建立一个主权国家最坚实的基础,而能传之久远。这一点,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与其西方国家和民族不同的地方。即便是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的宗教体系,也能把民族团结在一起。而在西方,许多国家是靠一种宗教信仰凝聚在一起的。这正因为如此,有时会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派别的不同而产生纠纷乃至于战争。

所以,知道我们民族的今天,了解我们民族的过去和历史,会更加让我们了解我们自己,自己的家族、自己的民族,包括自己的一生、自己的未来。由此,你会不自觉的形成一种沉厚的力量,这种力量让你有无穷无尽的动力,使你走得很远,很远。如果以这种沉厚的力量反观你今天的学习,要完成一个学业、得到一份学历,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将来从事一份热爱的工作和事业,而有所作为,不是一件非常轻松而简单的事了吗?

所以,研读经典、研读古人、学习国学,不仅仅是获得一种知识、培养一种修养,更重要的是它给你一种力量,一种厚重、久远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我们对我们民族和我们的文化产生一种巨大的自信心。这是一种无穷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它包含着一种大的智慧。而智慧,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

讲完高、大、远,我们再讲一个关键字:

我们还是从提问开始。

请问大家:这间教室,哪个地方是中心呢?

大家一般都会不假思索地,用手指向教室的中间。

(“中道”、“忠恕”。)

教室的中心在哪里?不是空间上教室的中间,而是每一个学生是中心。

对,教室的中间这个地方,就是教室的中心。

但这是在教室里没有人的时候。可是,当大家进了教室,我再问大家:

教室的中心在哪里?你会怎么说,大家?

当大家走进这间教室,坐下来的时候,中心就改变了。

变到哪里去了呢?其实,这时候的中心,变到了每一个人的座位上,你们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中心。你坐到了你该做的位置。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关键字——中。

中,中正,不是正中心的意思,而是一事物合理的存在。用物理上的一个词来说,应该是——重心。重心,不一定是中心。

但是,当老师进来讲课的时候,又不一样了。老师站在讲台上,大家所有的目光全部集中到老师这里,这时,你的老师就是这个教室的中心。因为他要给大家传授知识,要“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劝学》中的句子,想必大家都学过。每当这个时候,大家就都忘记了自己,集中精力听老师的讲解,跟着老师思路,驰骋在知识的海洋,自由翱翔,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就像孔子就说了:“学而实习之,不亦乐乎!”我每天学习知识,并把它用在每天的生活中,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我们今天,不是也和孔子一样快乐吗?

是的,我们大家和孔子一样快乐地学习着,快乐地生活着。

当一间房间里有了人的时候,所谓的中心,就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房子的空间位置,而是人的存在。人,是这间房子的主人。如果今天这间教室里没有人,包括这座学校,在老师和学生们进驻之前,它其实和任何空房子一样,只不过是一间一间隔开了的空间。

就像我们走在北京的大街山,看到那么多高楼大厦,几乎都一个模样,功能也差不多,在里面做什么工作都可以,没有任何的个性。为什么?因为这些建筑,绝大部分只在意它的功能和用途,而很少考虑它的人文意义。所以看上起都差不多。当然,这个问题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但我们要学会用美的眼光审视它——这就叫审美。建筑,本来也属于美术,但现在很多的建筑不美了。

我们接着往下讲。

一个空间,一间房子,只要有了人的存在,有了大家坐在这里,这间教室才具有了意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赋予了它一个字——人。我们在这里学文化,用两个字表示就是——“人文”。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这所学校,就是传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场所,一所教书育人的学校,它就和其它的建筑、其它的房子,乃至其他的学校有着不一样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所以,孔子《论语·颜渊第十二》说:“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等等。

意思是:人在世界上,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尊重人、爱护人,互爱、互敬。你爱护尊重别人,别人同样也会爱护和尊重你,不管是同学之间、朋友之间,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这样,人在这个世界上才有意义。

我们接着讲中字。

朱子——也就是朱熹,在注解《中庸》的时候说,中庸的意思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这句话我个人的理解,前半句是对的——恪守中正之道,后半句——不偏不倚,我们认为值得商榷。上下两半句话放在一起是对的,但历史上总有人把它拆开来说,这就不对了。

刚才我们举例子的时候说,在这间教室,当老师进来站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老师是中心,这个时候“不偏不倚”的意思是老师站在教室中间,大家把目光都集中到讲台上,集中精力用心听讲,老师呢,也专心致志地讲课,学生呢,认真听讲做好学生的本分,老师用心讲课做好老师的本分。这种状态、这种情景、这种状况,就是“不偏不倚”,就是“中”,就是“正”,而不是平均的意思,也不是老师和学生平起平坐的意思。

我们说,老师和学生,孩子和家长,都是平等的。这个平等,是指人格的平等,我们要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但并不是说,什么事情都要一样。老师掌握的知识比你多、理解的比你深刻,自然就当老师,这就是“中”。家长的人生和社会阅历丰富,告诉你为人处事的道理和做法,也是“中”。在对待一些事情的看法上,比如,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学生几乎都很喜欢玩电子游戏,结果耽误了做作业,这时家长和老师就要批评你了,而你呢,听了可能觉得不好受。为什么不好受呢?因为他们不让你玩。为什么他们不让你玩呢?因为你没有好好做作业。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结果出现了不同的判断和结论。哪一个对呢?其实,之所以产生两种不同的看法,是因为你和家长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你呢,只是图一时的快乐,忘记了自己的学业;而家长呢,他看到的不是你一时的快乐,也不仅仅是看到你今天没有完成作业,而是他看到的是你的明天、你的未来,乃至于你的一生。在家长眼里,你的未来、你的一生,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是一个很有出息的孩子。那么,一个很有出息的孩子,一个将来有所作为的孩子,如果你天天玩游戏的话,怎么可能成为有出息呢?这个问题,就又回到了我们开头讲的一个字。大家回想一下,是一个什么字?

(答:远——!)

对了,远。因为家长和老师看得比你远,他们用你的一生来看你,所以才不让你沉浸在游戏里出不来。而你呢,抱着游戏这个柱子,在那里自得其乐。结果怎么样?等一考试的时候,就像刚才我们开头说的风吹柱子那样,结果怎么样呢?结果你从柱子上掉下来了,摔了个嘴啃泥。是不是?因为家长和老师站在高山上,站在山脉上,而你呢?只知道爬在一根柱子上,根基不稳,所以容易掉下来。一旦掉下来,再上去,就难了。

所以,孔子在《论语》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意识是说: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必定会有眼前的祸患。你从柱子上掉下来,就是因为你只顾眼前,没有想到你的学业对你一生意味着什么。而你的家长,你的老师却替你想到了。他们比你看得远,看得高。对不?

我们再回来“中”字上来。

我们要学会一个“中”字。中,就是做你该做的事,学你该学的知识。道理就这么简单。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向孔子学习了2500多年,还要一代一代继续学下去。为什么呢?因为越是简单的道理,越是容易被人忽略,也越不容易做到。

前面我们引用孔子的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我们今天懂得了“中”这个字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应该每天时时刻刻反问自己:“今天我做到‘中’了吗?”

那我们现在就提一个问题:

今天你“中”吗?

那么这个“中”字,在今天是不是还有人在说呢?有。

在哪里?大家猜猜看。

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来自河南的?

地处中原大地的河南,到今天为止还在用这个字——中。说:这件事中不中?回答:中!如果这件事做得不好、不妥当,如果问“中不中?”回答是——“不中!”

还有一个非常了不起词语,也有这个“中”字,大家猜猜看是什么?

对。中国的——中。中国的词义,可以有很多的解释。但要我来解释,就是这样一个意思:

中国,一个为人做事讲究用“中”字的道理的国家。或者说,一个用“中”字的道理来做人做事的国家。那么,在世界范围内,有的国家就没有按这个“中”字来做事,结果产生了很多纠纷和战争。

有人说了,“中”就是不偏不倚,没有创造。

错!

如果一个聪明的、有创造能力的人,不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就像是一个学生坐在教室里却不好好学习,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他什么都不做,不去创造,不去发明新的研究成果,就像一个学生不好好学习,一考试就不及格,不是一样的吗?大家说,他还中不中?

不中!

这就是“中”的本意。中,就是正,正就是不歪。歪的东西,永远站立不起来,就像刚才那根柱子一样,风一刮,它就歪,一歪,人掉下来了。

《中庸》说: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是说: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让天下通达的道理,如果每个人都遵循中原则、按中的道理,各得其位摆正每个人的位置,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去做你该做的事,并按这个道理来治理天下的话,那就会和天地日月的运行、自然万物的生长发育一样,达到整体平衡,而生生不息,永远兴旺。天下的道理无不如此。

《四书五经》中的《易经·系辞传》也说:“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意思是,懂得天下的道理,我们就能在天地间处于适中的位置。

按照中的道理,寻找自己的位置,然后做自己该做的事。学生呢好好学习,老师呢好好教课,从政的执政为民,经商的信义为本,搞科研的要创造成果和发明,身在部队要练好杀敌本领。人人各得其位,各谋其政,各尽其才,天下也就和谐太平了。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这个意思,但被后人给理解错了、用歪了。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周围的人,如果我们整社会,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按这样一个“中”字的道理来为人、做事,各得其位,我们的社会不是就很和谐了吗?不就没有人违反道德和犯罪了吗?但是很遗憾,我们的社会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什么呢?就因为还有很多人不懂这个“中”字的道理,不按“中”的道理来为人来做事,所以才出很多的问题。

怎么办?

好办,我们回到古人那里,回到孔子的思想和儒家的经典那里,重新学习经典,懂得“中”字的道理,然后再发扬光大并传播出去,不就能让更多人的明白这个道理了吗?

当大家懂得了这个道理,讲给自己周围的人听,将来像你们的老师和家长那样,也教给你们的后代,那么我们这个国家不就逐渐和谐了吗?如果全世界的民族和国家都这样做,那么世界上不就再也没有战争,全世界人民都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了吗?

孔子用他毕生的精力所做的,就是这件事情。他要把他的这些道理,传给他的弟子,传遍整个社会,他还周游列国说服各国的帝王,按他的这个道理来治理国家和教化自己的人民。这就是我们今天一开头就讲的:“治国平天下”。而治国平天下,首先要从“格物、致知”开始,就是从学习为人做事的道理开始。所以孔子说: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我们今天学习孔子的道理,学习《大学》,学习《中庸》,学习《论语》,读《四书五经》,研究国学,就是要天下人都来明白这些道理。当更多的人明白了这些道理,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的家庭和人民,包括我们自己,就会更加快乐和幸福。大家说,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多么伟大和快乐的事情啊!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诚心诚意地加强自己的内心的修养——就是正心、诚意。

《中庸》还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是说,一个人在有喜乐哀怒的时候,并没有马上爆发出来,而是进行了控制和节制,这就是一种“和”的表现。

刚才引用《中庸》中的句子,也有一个“和”字: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那么,这个“和”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和谐”呢?为什么孔子一直讲“和”字呢?

《论语·学而第一》曰: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是说:礼的作用,以中和为贵。先王的治国之道,以此为可贵。无论大事小事,都以此为原则。假若有行不通的地方,只追求片面的调和,而不以礼去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这里的“礼”,不只是礼貌的礼、礼节的礼,而是事物及为人处事的所尊从的规律和原则。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以“中”、以“和”为贵,不能逾越“中”、 “和”的规范和原则,也就是不能越礼。不越礼,那么你就能做到中,做到了中,也就和合了。

总之一句话,礼,以中和为准。

这与我们前面讲的“中”字,是一个意思。

再举个例子。

这里放一杯水,再点上一只香烟。

我们把它们放在一起,无论是把这只燃烧的香烟放进杯子里,还是把杯子里的水倒在这根香烟上,只有一种结果:香烟灭了。如果是香烟放进杯子里,那么这杯水也就脏了,不能再喝了。

讲到这里,大家肯定都想到了一个词:

水火不相容。

水,可以灭火。火,可以把水烧开。二者不能和谐地融在一起。

还有一个词:

水乳交融。

早餐冲一杯牛奶,喝了去上学。因为牛奶能融于水。水、牛奶,是相容的关系,可以和谐的融为一体。

两种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都能融合,何况人呢?

人和人相处,一样存在一个和谐相处的问题。

怎样在能和谐呢?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当每个人都各得其位、各自守住一个“中”字的时候,大家就都和谐了。

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于每个国家,都中正温和,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和谐的、太平的世界。

有一个词叫:过犹不及。如果你没有守住一个“中”字,为人做事过头了,就与做不到是一个道理,仍然是不和谐的。那么这个世界,就有可能出乱子。

比如,一个人付出多大的劳动和精力,就收获多大的成果。如果你要求获得的超过了你的劳动,超过你付出的代价,比如没有好好学习,还期望老师给你一个好的分数,这怎么可能?这也是“不中”、不“礼”。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也是一样的道理。

孔子《大学》里说:“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大家看这有多么的可怕!因为一个人(——国君)贪婪,会导致一个国家的混乱,导致了整个社会的不和谐。

(《大学》:“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那么,和,是不是要求每个人都一样呢?每个人都一样了,不就容易合在一起相处了吗?

错!

《论语·子路第十三》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的意思:君子通过发表不同意见与人交流,以达到统一,却不苟同;小人只是苟同,却不肯发表自己的意见。

把这句话延伸到人与人、乃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是说:对君子来说,每个人虽然不一样,但可以和谐共处;小人不同,他非要你和他一样,如果你和他不一样,他便不与你和谐相处。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大家伸开自己的一只手,左右都可以。然后,上下翻动一下,看看手心和手背,有什么不同。

是不是不一样?

是的,不一样。但手心和手背,共同一体,组成了我们一只完整的手。手心和手背,和谐相处,从来不打架。要是手心和手背打起架来,那我们今天就没有这只完整的手了!经常听老人们说一句话:“手心手背都是肉”。意思是,都不能割舍。这句话经常用在疼爱孩子这件事情上。

那么,现在我们要问了:为什么手心和手背不打架和分不开?

这是因为,手心把手背当作自己的依靠,就像亲人一样,比亲兄弟还亲;手背把手心当作自己的依靠,就像亲人一样,比亲兄弟还亲。所以他俩和谐相处为一体,完成你给他的指令。

反过来,如果手心说:手背啊,你怎么能和我不一样呢?我不喜欢你!你要和我一样才行。

手背一听,不高兴了,说:手心啊,你怎么能和我不一样呢?我不喜欢你!你要和我一样才行

于是乎,这两兄弟同时说道:那我们就互相变一变试试看。

手心、手背,是一只手,不可分割!

于是,手背变成了手心,手心也变了一次手背。

结果怎么样呢?大家看,就是图中的这个样子。好看吗?不好看。这样能完成你的大脑给他的指令吗?根本不能。

于是呢,它们又变回去了,就是现在我们手的样子。大家把双手伸出来,左右看看,是不是很美、很完整,很听你的话?手心和手背,完美合作,完成你的作业,完成你喜欢的各种动作和事情。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这就是“和而不同”。

《国语》曰: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说的就是个意思。

可是,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就不这么太平了,就不像手心手背一样的和谐了。很多地方发生战争,人民在遭受苦难。为什么?就因为其中一个非得让另一个变成和它一个样子,可另一个呢?人家并不愿意,你不愿意,我就打你,结果就发生了本不改发生的战争。特别是其中一个比另一个军事上更强大,弱小的就吃大亏了。而最终遭殃的是人民,是普通的百姓。

大家说,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前面我们讲过的,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

中!

对,一个“中”字。两个变得一模一样,能中吗?不中!

中国人就不一样,从古到今都懂得这个道理,从来没有欺负过弱小的国家和民族,从来没有侵略过别的国家。除了元代初期,忽必烈和成吉思汗一直打到今天的欧洲,打到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以外,打到温德尔汗。但那时候的蒙古人,还没有经过中原汉文化的熏陶。

所以我们常说,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因为人懂得“中”字的道理。但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假若你胆敢打到我们的家门口,你要占领我们的钓鱼岛,那我们就对你不客气了,毫不犹豫地把你打出去,因为我们现在由足够的军事能力。就像一支歌唱的:“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敌人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所以,中、和,不仅是人与人的处事道理,更是治国的大方略。

今天我们国家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就是古人用智慧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造性运用。

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就是要把古代先哲先贤的智慧,更好地用来建设我们的家园,建设我们的国家,建设我们唯一的、共同的地球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智慧,不只具有现实的意义,还有着巨大的未来意义和世界性的意义。我们国家现在十分重视国学的普及,编制了一套国学教材。“百年树人!”希望能尽快的全面推广,为全面复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答疑

问:

1、 如何理解: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深刻又非常严肃,好像又非常简单的问题。

孔子在回答学生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想和他探讨死以后的事儿,说“未知生焉知死”,字面意思是:“生”都没搞明白我怎么知道“死”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不是这样的,他只是不想谈死以后的事情,因为谈到死以后的事情就会谈到鬼、谈到神,所以孔子还有句话叫作“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和刚才那句话是一个意思,鬼神有没有我不知道,反正我尊敬他离他远点。他就是不谈人死以后会变成什么,这就是“儒”、“释”、“道”三家之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理念的不同。孔子是入世的,讲究今世要做好今世的事情,来世怎么样我不管,而佛家是讲来世,来世要轮回,道家讲修炼,修炼成神仙,这就是儒家和道家、佛家最大的不同点,但并不代表孔子不知道死是怎么回事。

过了十五岁了,算是大人了,就应该知道死的概念,我们不要回避,我们的亲人,我们的老老、爷爷、老老奶奶,大家可能都经历过他们离去的这种事情。当你知道你的一生不管是一百年还是一百一十岁、一百二十岁,总是要走的,总是要死的,这个时候你就会把你年龄倒过来算,不是我今年二十五、二十八了,而是我还有多少年要活下去,用你的未来反观你的今天,你就会对任何事物产生一个比较深的思索和反思。我是要死的,不论八十岁还是九十岁,我都是要死的,可死之前怎么办?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不知道了,那么怎么办呢?还是那句话,“天行健,与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在我有生之年要做我该做的事情。所以孔子这句话“未知生焉知死”,不是回避死亡,他不想陷入到人死以后是要变成鬼还是变成神,他不想谈论这个问题。然而孔子对死亡这个概念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他希望他的学生抓住今生今世,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有个词是大家一生也离不开的,“生死、生活、生命”,其实我们的一生都在追问,我这一生在干什么?这叫自我反思。

人和动物的区别有很多种说法和概念,和动物不同,人有感情、有文化、有符号,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有反思能力。人活着知道我今天活着是为了明天活着的,但猴子是不知道的。这种反思也可以是我高远吗?我远吗?我大吗?我厚吗?这种反思给你一种力量。所以我们学习经典,经典是能给你智慧的,而反思就是一种智慧。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一种反思,反思就是一种哲学。

出处

《论语》: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一意,今生今世,而非来世。

帛书《要》:“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吾与史巫同涂而”。

荀况:“善为易者不占”。“君子不占”。《礼记》:“祭祀不祈”。“子不言怪、力、乱、神”。

背景:春秋“礼崩乐坏”,信神让于崇德,人觉醒。

2、 如何理解“五十而知天命”?

:这与孔子50岁去卫事鲁的人生经历有关。50岁,该出来任于鲁了。

孔子有个重要的命题叫作“知天命”,人要知命,要知性。“知命”其实和我刚才讲的词是一样的,就是“中”,你知道你该做什么了,“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是和他当时的经历有关系的。孔子五十岁的时候要出世,他周游列国,回来以后到鲁国出世,他说我知道我的天命了,知道我五十岁的时候应该做一个大夫或丞相(司寇),该为鲁国做事了。孔子所说的“知天命”是针对他的经历说的,但是这句话会延伸出很多的含义,不是说到了五十岁你才能知天命。

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很快,成熟很早,当你作为学生的时候,你的天命就是学好知识以至发扬光大,等你有了工作有了事业的时候,你的天命就是做好你的事业。当然,当上了大学以后你就会逐渐建立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你会思考你的一生要做什么,那个时候你的观念和想法会略有不同,但是今天所有学习的东西都是为了让你那一天忽然明白你的天命是什么。比如做一名宇航员,我的天命就是把我的生命献给蓝天事业;做一位教师,他的天命就是在讲坛上把学到的《论语》等知识传播给大家。所以,“天命”不是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概念,而是每个人要反思自己要做什么。包括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举个例子,说有个外国人去北京师范大学访问,他第一次来中国,吃饭的时候说到,你们中国人都是哲学家,我进学校大门的时候,保安问了我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其实我们的一生就是这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做什么?你是谁?谁就是“中”,我是学生我学好习就是“中”;你到哪里去?你将来要考大学,是文科还是理科,是学国学还是学数理化还是做科学家。所以说,哲学不抽象也不神秘,就是把你每天遇到的问题做个反思,这种反思就会让你知天命,知道我是做什么的,做你该做的事。

(主讲:褚哲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