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顾名思义,就是在甲状腺处长有硬块。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确实非常的高,据文献记载,甲状结节的检出率是20%~75%,现在B超都能发现只有直径两个毫米到三个毫米的结节。甲状腺结节发病原因不详,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非癌性结节。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但单发结节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 甲状腺结节根据甲状腺扫描成像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冷结节,不产生甲状腺激素;热结节,产生甲状腺素。大多结节为冷结节,而且冷结节一般不致癌。但是确有一部分冷结节致癌。热结节一般为良性,不致癌。 1.流行病学调查 甲状腺结节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老年人患病率高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发病率为4:1。当然大家最关心的是良性与恶性的患病比例,近年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恶性约占5%。有些甲状腺结节实际上是甲状腺癌,容易被误诊,需要穿刺做病理切片才能确诊,又叫甲状腺乳头状瘤,这个癌已经快被癌症家族踢出去了,为什么?这种癌它发展很慢,而且经过治疗,10年以上生存率非常高。所以,我们不要太过于担心,保持心情舒畅,定期复查是很有必要的。 2.临床表现 甲状腺结节有些是有症状,有些没有症状。如果你是一个炎症性结节,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可能有发热、疼痛;这个结节如果较大,或者说它长得比较快,压迫了附近的组织,比如说压迫了食道,压迫了气道,那就可能出现吞咽困难、呛咳,还会出现声音嘶哑。为什么会声音嘶哑?因为甲状腺边上有一根喉返神经,它就管着我们声带的,如果你压迫它了,就会出现声音嘶哑。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进行了甲状腺手术,手术有时候不可避免的碰伤了这根神经,也会声音嘶哑。当然也有一些甲状腺结节,是有功能的,我们叫高功能的结节。它往往会刺激我们的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就会出现心慌、手抖、多汗、易饥、体重减轻等症状。但是绝大多数因为体检查出来的一些小结节却没有任何症状。 3.哪些情况下的甲状腺结节需注意? 前面说过仅有5%的结节可能恶变,所以很多人还是很担心害怕,就会提出哪些甲状腺结节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是恶性?第一种、就是大于一厘米的结节,我们要重视,需要去做进一步检查。第二种、就是虽然结节小于一厘米,但如果有以下这些情况的话,也要去做检查:头颈部有辐射史。因为我们的甲状腺对射线特别的敏感,有过这个情况的要当心,需要去做检查;有甲状腺癌家族史。如果有家族性的甲状腺髓样癌的人要注意,就算再小,但它有遗传,要当心;年龄可小于20岁或者大于70岁。这些年龄段的人患甲状腺结节更容易恶变。结节比较硬或长得比较快。颈部触摸到淋巴结固定不动,比较硬又长得较快,甲状腺B超提示请进一步的检查,若见里面有钙化什么的,就需要赶紧检查。怎么检查呢?最好的一个方式就是穿刺结节做病理检查,是癌或者癌前病变的话,那就选择手术。如果做出来没问题的话,就定期复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即可。 4.碘摄入与甲状腺结节的关系 接下来再和大家谈谈碘摄入和甲状腺结节发病的关系。在2016年国际第十七次内分泌大会上面,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有了以下的三个结论:碘摄入的增加会一定程度地增加自身免疫性的甲状腺炎的发病率,很多甲状腺炎与碘摄入增加是有关的;碘摄入的增加对于降低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起到一定作用,但会增加甲状腺炎的发病率;碘摄入和甲状腺癌的关系缺乏证据。当然,这些结论仅仅是针对一定的人群,那么对于个体来说,这个疾病到底是应该少吃点碘,还是多吃点碘,还是要个体化处理。 5.中医对于甲状腺结节的认识 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医“瘿瘤”的范畴。本病的病因病机常为情志不遂、烦躁易怒而致肝郁气滞,气滞常为引发因素。气滞导致津液运行输布失司,阻于颈部而为痰凝;气滞痰凝又影响气机调畅,气不行则血滞。气、血、痰凝聚为有形之邪,发为“瘿瘤”。本病缠绵难愈,病久则会耗伤正气而致正虚。因此,本病病机概而言之为气、血、痰、虚四端。治疗应以行气活血、化痰散结、益气散结为基本大法,再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6.甲状腺结节的生活护理 A.情志调摄 《诸病源候论》云:“瘿者,由忧虑气结而生。”情志失调是引起甲状腺结节的重要因素。患有本病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可采用合理的心理疏导,如运动、娱乐,与家人朋友谈心及时将压力宣泄出来,开胸怀,畅情志,以利健康! B.饮食宜忌 1)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忌咖啡、香烟、酒、葱、花椒、辣椒、桂皮等刺激性食物;忌肥腻,油炸食物;如果是高碘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则避免食用海产品。一般甲状腺出现结节后,就不宜再进食含碘量丰富的食物,如海带、虾皮和紫菜等。 2)多食蔬菜水果粗粮:多吃蔬菜、粗粮,这不仅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容易消化。同时可多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木耳、香菇、蘑菇、薏米、红枣、山药以及新鲜水果;其他一些食物如油菜、芥菜、猕猴桃等,对消除结节有很大帮助,可选择食用。 C.运动起居 古云:“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平时可选择一项持之以恒的运动锻炼,舒缓身心,真正做到恬惔虚无,精神内守。按时作息,避免熬夜劳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