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楚狂者方自海外[1]歸,過吳生之捨。主問蓬瀛之事。客曰:「諾。請命巵酒以陳。」於是酌醴江漢,吹噓[2]雲霓,逞談天之巧舌,唾雕龍之飛辭[3],衍馬、揚之縟藻,援江、鮑之婉思,而廣說瓊山、漫誇海口云: 夫地載六合,水歸四溟,九州分野,五物[4]殊形[5]。斯乃炎祝享祀[6],牛女垂星[7],蓋聞太荒之始,厥有南山之名[8]。莊引齊諧之說,鵬徙南海之冥,水擊三千餘里,翼拍天池之瀛[9]。其域南接婆羅之渚,北仗五嶽之巔,西控交阯之境[10],東引蓬萊之仙。爾其地坼海斷,於時濤湧匏懸[11],孤島遙隔海外,愁猿望唳中原,一自五龍騰穴,爰聚八土成岩[12]。玳瑁以鎮朱崖之郡[13],帆桅乃聚白沙之浦[14],築城因屯洪武之師[15],御倭曾墮道光之弩[16]。於是通口岸於咸豐,扼五洋於險嶼,置海關於光緒,集萬國之商旅,稱市鎮於上紀[17],號都會於近比[18]。 若乃石斧磨缺,人猿揖別[19],上溯有巢,下紹駱越[20],繇系黎祖,厥垂五葉[21],郡分儋崖,土歸漢闕[22],功著譙冼,地標隋碣[23]。於是中鄙夷漢,踵武接舠,秦渡壯族,落爨臨高[24],宋歸番越,泊舸沈錨[25],明來苗嗣,抱戈蹈濤[26]。至於漢民之徙,或以帝王開土,贅婿充戍[27];或因兵燹方起,黔黎罹毒;或有巨賈求珠,豪商貨玉;或乃遷客飄零,謫臣放逐。率登瓊峽之舟,先履海口之陸。或徜徉乎翹首,羌流連而駐足;或倦苶以棲身,乃從容以比屋。初亦望穿於舊閭,卒乃安處於新俗。是以德裕嘆一去之謫,猶誇魚米之饒[28];子瞻遭九死之貶,尚矜荔果之饕[29]。至於胡銓之竄轍,李綱之浮舷,悉列五公之祭位[30],偶成百世之奇緣[31]。天涯斷兮遙隔海,煙波澹兮遠連村。禾黍登兮聊沽酒,芳草生兮不招魂[32]。詩聲播兮遺茲土,名教澤兮被斯文。 遂開儋崖甲第,時維堅石[33];眉山法眼,載識君弼[34]。科名九六,瓊山五一[35]。筠溪大儒[36],瀚山巨筆[37]。丘浚博雅[38],海瑞剛直[39]。四唐並父子登榜[40],三莫共閭閻傳聲[41],唐胄負嶺南冠冕[42],王佐稱海外才名[43]。一門取錄,偕步王、張。兩代進士,比肩鐘、黃[44]。吏部廖、薛[45],科場姜、王[46]。噫吁彼蒼連海,郁乎斯地有靈,半鐘瓊台毓秀,咸過海口鴻聲。至於何公節度,兵定南詔,功佐天寶[47];黃氏道媼,習杼黎茅,技播江表[48];近及華甫創業,商旅奮競[49],文英討袁,囹圄就命[50];逮乎國共精誠,誓師雲龍,拒日潭口,注血淵泓[51],威靈厥怒,魂魄為雄[52]。若斯之徒,或以流民接好於夷漢,或以鄉黨著勳於軍國,或以節烈抗敵於方強,或以食貨圖救於積弱,蓋於耕織兵革,承平化澤,財貨積貯,拯困濟厄,乾戚劍戟,卻寇扞國,率皆聲布人口,彪炳汗冊。固亦留履跡於坊巷,傳故事於閭里,昭功業於後世,捐身命於茲嶼。漫與海市之事,縈系古城之旅。 其地則一城帶水,三面環渤,北挹神州,南鎮廣陌。方其碧波千里,藍天一色,舞鶴振羽,翔鷗奮翮,乃有蝦蚌娵隅[53]、龜甲蟹貝,或群戲於淺海,或相忘於晴沙,或暫憩於礁嶼,或漫遊於渚涯。又有鯧鮑鮫魷,蛤蚧蠘[54]蟮,海扇張綺,海葵放瓣,沈伏海參,潛游海鰻,藻帶縹纏,珊瑚枝蔓,萬狀陸離,八採璀璨,共斯宇之空明,樂茲域之灝瀚。若夫炎雲郁聚,颶風突起,波撼暹羅[55],浪搖交趾,爾乃巨鰲騁悍,大鯊奮捷,狂鯨蕩尾,怒龍漾鬣,震嶺岳於將崩,鼓江海於欲決,廣莊列之恣縱,發衍奭之驚厥[56]。 至其郊隰廣衍,延引林樊[57]。揜溪覆岫,披谷連山,濕雲滃浡[58],燠雨蘊涵,蒼蒼莽莽,鬱鬱芊芊。坡壘榕楝,陸均梓楠;黃檀青梅,木蓮油丹;母生更萌,子京既蕃;雞佔木密,雞毛松繁[59]。疊蓋參天,重蔭蔽月,白晝幽昏,碎光爍曄。大枝虯屈,巨乾囷列,蟠躦欹倚,攢擁攘掖[60],交枒貼葉,盤根錯節。藤蟒蘿虵,攀纏糾結;蕨被苔衣,層重疊疊。下則引溪通澗,飛瀑震淵,洽浹石壤,溥潤林原。幽蘭滋長,披歷繽紛,牛角鳶尾,白點紅唇[61],掩苒[62]飄拂,欹側橫陳。巴戟山蒼,砂仁檀香,辛甘溫潤,馥郁芬芳。芭蕉葉大,棕櫚葉長,拔越榛莽,間隔藤篁。乃有鱗甲飛走,群雜其間,晝夜明晦,出沒頻繁。凶豹走,靈猿攀,捷羚躍,巨蟒蟠,狡兔竄,壽龜藏,莽熊步,孔雉張,蝴蝶飛,蜂蛺忙。咆嚎嘯唳,啼囀嘶吟,怫悅懟怒,忿怠怡恂。各率其性之自,共隨茲土之安,載成天地之德,極衍族類之蕃。 又其近郊饒沃,品物贍博,七水渥野,一江護郭[63],疏瀹溝洫,渟滀湖泊,環帶村邑,襟接阡陌,雞犬相聞,人犢俱劐。瓜瓞疏果,禾麻菽黍,四時三冬,百物五穀,載播載熟,載蕃載綠,幪幪唪唪[64],叢叢簇簇。檸檬橄欖,桄榔蒲桃;菠蘿榴蓮,芒果香蕉;火龍毛丹,枇杷葡萄;咖啡可豆,番蓮胡椒;人心腰果,龍眼楊桃。青黃赤紫,圓橢矩楔,攢結懸墮,層壘摞疊,形色雜遢,不可殫列。訝許朔之不識,慚愷崇之未聞[65],遍中土之弗有,竭上苑之無存。於是驛馬奔塵,喜楊妃之燦笑[66];茅檐結實,懌蘇子之長吟[67];商舸拍濤,悅估客於湧利;旅車分衢,樂賈販於孳銀。乃托海客之逞辯,以廣蓬島之誇矜。 若夫城郭盛麗,人物繁侈,屋舍鱗次,館樓櫛比,遊人摩肩,行旅錯趾,舟艣連帆,車馬接軧。方其謫宦定居,爰起甲第,畫棟雕甍,耀熠金碧,峻桷層榱,勾連迢遞,於時衣冠如雲,軒蓋若翳,夷夏雜語,士庶共市。迨及倦旅歸僑,廣造騎樓,拱窗券柱,縟鐫繁雕,下則長廊夾道,延屬市朝,肆鋪毗列,簾幌招搖。珍珠玳瑁,絲絹綾綃;翠羽吉貝,瓷漆釉陶;金銀錫玉,玦珶瓊瑤;沈香檀扇,鹿角阿膠。奄有三都之美,載聚四海之饒,遂轉波斯之運,爰通句麗之漕[68]。於是雉翎燕尾,鷹鼻虯髯[69],草屨革履,麻褐綺紈,或豪客一擲乎千金,或大賈日進於萬錢,或販竪誇飾以喋聒,或擔夫載卸以紛繁,率交踵於街巷,咸相雜於市廛。爾乃揮汗如雨,拂袂成風,華夷異服,中外殊聲,喧嚷嘈啐,碌碌營營,熙攘紛沓,昏昏暝暝。 誕移星斗,時世代易,歲在戊辰,建省是紀,厥有其治,茲邑是恃,鼎運肇啓,特區為制。於是率土風動,一境雲樂,萬眾趨騖,群氓[70]踴躍,或挾巨金,或負宿學,或資品秩,或抱然諾,或擔橐囊,或掇斤鑿,或裹糗糧[71],或荷瓢鑊,憧憧擾擾,汲汲皇皇,匆匆猝猝,亟亟忙忙[72],南望而渡,背離其鄉,揚彼風檣,適彼他方,寄隻身於浩瀚,托一夢於蒼茫,斷柳枝於灞岸,決衣袂於咸陽,悵碧淥於南浦[73],愁萱椿於北堂[74]。乃登彼陸,蜂擁[75]而蹴,排捱推擠,挨拶擁簇,載行載止,載彳載亍,其詣未安,其來愈速,旬日之中,十千未足,一月之內,百萬遞復。 誕弘其制,遂廓其城,棟宇衢陌,日竣月增。掊搰挖掘[76],轟轟隆隆;構括摐撞[77],鏦鏦錚錚;夯築澆鑄,嘭嘭登登;吊卸裝載,軋軋砰砰。不捨晝夜,羌無晦明,千禧以望,十歲厥成。廣廈林立,高架龍騰,長橋躍越,大道縱橫。海秀繁華,遠來八方之客;龍昆錦繡,笑迎萬國之賓[78];瓊山薈萃,齊聚海內才雋[79];海甸空闊,廣納天下子衿[80]。濱海弛輪兮風駘宕,府城佇軸兮思遐曠,東湖舉棹兮艗輕颺,西秀放纜兮波浩茫[81]。萬綠園[82]中有嘉木,百家閒里將攜出,芳草青青日影斜,華蔭寂寂人行獨。漫誇廣場號明珠[83],淹留佳侶看不足,年來年復總遲回,人去人歸恆躑躅。乃陟其崗[84],乃浮彼瀆[85],載乘其車,載任其速,世紀大橋,跨越海曲[86],螮蝀臥波,虹蜺映淥,雄鎮滄海,傲矚大陸。 至若顥天摛景[87],絢陽耀麗,椰風吹爽,沙岸濺碧,爾乃俊男靚女,遨樂相與,咸嬉戲於淺渚,放浪於近涘,追逐於晴灘,遊憩於幽漵。乃有窈窕媛淑,一出深閨繡屋,固亦漫卻乎嬌矜,遂便暫去乎局促,羞捐褻絆於香浦,怯受清涼於芳腹。於是青春激蕩,血氣衝揚,暢縱無礙,恣肆其狂,濯足滄浪[88],適意汪洋,裼身廣宇,晞發燠暘,偃卬坐臥,搖曳伸張。漾修肢兮舒玉臂,洗凝脂兮滌芳塵[89]。浴咸池兮臨衝風[90],凌陽侯兮偕錦鱗。艷春光兮遠秋波[91],邈蒼穹兮淡青雲。羌容與兮和混沌[92],聊逍遙兮任浮沈[93]。美復美兮天之體,樂莫樂兮性之存。 爾其金烏墜波,丹霞印鱗,夕曛既逝,夜色初臨,於是士民傾市,庭戶空人,衢路接席,巷陌羅珍,綠蔭承露,紅燭搖樽,載啜載飲,載酌載斟,羌無磬築,但佐肴飧。於時華燈煥爚,霓虹炫彩,輝麗城郭,照映濱海。樓館通明,歌酒方興,杯觥交錯,竹肉相成,銀箏逸響[94],金盤異烹,玉箸厭飫,雲裳生風。漿搖葡萄之釀,液傾鹿龜之醴[95],膾切梅花之參[96],羹調海膽之美[97],秋菊和樂之蟹[98],清波萬泉之鯉[99]。翡翠琵琶,碧綠龍蝦[100],釘鈴匙勺,紛綸刀叉,誇贊伊尹,嘆服易牙[101]。於是舞樂酣放[102],人聲喧嚷,熾光眩惑,迷情惝怳。鳴環佩兮抖瓔珞,墮流雲兮散芳藿[103],凌波步兮綺袂揚,柳枝搖兮蟬翼薄。燈灼灼,光爍爍,影憧憧,人婥婥,杳家鄉,寥為客,拼將醉,且行樂,羅裙污,胭脂色[104],玉蟾飛,瓊露落,海月明,春雲熱[105],笑倩椰影送清泠,歌起螭魂舞踔躍,昏昏一夜漫無眠,日出東方渾不覺。 於是滄溟湧彤,浩波浸赤,洪鐘宕響,巨輪鳴笛,鐵龍過海,銀鷹展翼。九市[106]既掃,厥候宿車行客,百貨夕備,載發新港舟檣;秀英泛瀲,爰待四海風席,美蘭鋪錦,誕迎五洲旅航[107]。遂啓一日之樂,載復一邑之常,蔚乎游旅之盛,紛其逸佚之張。瀕沜水闊,灘浦日晴,檳榔葉茂,椰櫚風清,街市繁麗,物類豐盈,花草鮮艷,士女娉婷[108]。觀兮望兮,慌曠曠[109]兮;逛兮蕩兮,爽暢暢[110]兮;泳兮游兮,惚悠悠兮;嬉兮遨兮,樂陶陶兮;攜兮輓兮,緩款款兮;挑兮選兮,盈衍[111]衍兮[112];舞兮蹈兮,窈窕窕[113]兮;歌兮吼兮,紛擾擾兮。熙熙兮其行,喧喧兮其聲,欣欣兮其悅,芸芸兮其生。盛矣茲邑之樂也,其節頻頻,其意殷殷,亙古亙今,彌久彌新。若乃軍坡之節,誕祭冼聖之捷,厥在杏如之月[114],於以新坡之郊[115],大張裝軍[116]之列,公祖婆祖[117],獅舞龍舞,咿呀瓊腔[118],騞砉[119]豆俎,劈啪鞭爆,鏗鏘鑼鼓,蹴踏阡陌,飛揚塵土,游者若雲,觀者如堵。嗟哉元夜嘉會,歲歲紅蓮[120]換花[121],車香簫聲[122]海市,龍燈火樹天涯,妍荊妃兮妖夏女,笑秦嬴兮陋吳娃[123],去年人兮戀繾綣,春衫濕兮怨芳華[124]。及乎兩節之際,率土竟趣,遊客百萬,揮金兆億。於是棧宿滿,壚酤竭,網罟空,甲貝絕,槳移滯,車鳴咽,佇為牆,阻為埒,涊[125]蒸陽烏,氣熏漢鵲[126],紛湧浩波,蕩溢太液[127],紅衣映霞,雪肌閉月,滄海漲膩[128],皓穹爍曄[129]。彌至[130]歡樂之節[131],益遂快暢之餮,乃激曠放之巔,極其熾盛之烈。八方雲趨,一城風靡,膚雜玄黃赭白,彩飛青藍赤紫,歌發宎咬嗃叫[132],鼓作霹靂雹雨。芳霖兮綺霰,雲袖兮霓裳,美人兮佳麗,花車兮艷裝,紛紛兮縷縷,嬛嬛兮琅琅[133],填填兮顛顛[134],慌慌[135]兮洋洋。中華威風,吰吰噌噌;德國爵士,撲撲嘣嘣;英倫風笛,拂拂揚揚;非洲鋼鼓,登登將將。瓊黎風土,湘瑤鼓舞,梆梆咣咣,昂昂堂堂。桑巴恰恰,森巴戛戛,嚓嚓嗆嗆,切切哐哐。短裙曳,長衸掠,玉暉暎,春明曗,纖衵繞,錦羽翔,銀絲亂,金縷颺,悠悠摶摶,輝輝煌煌,渾渾惑惑,迷迷茫茫,如痴如醉,如沸如揚,如夢如魘,如癲如狂,酣酣[136]沈沈兮樂未央! 羌樂茲乎紛繁綺靡兮,諶遂遂[137]以歡娛。抑落落而獨處兮,日冉冉其幽棲。或逾邈[138]乎紅塵兮,聊踟躕於城隅;眇涼波以漪漪兮,臨晚風兮徐徐;方霖雨之濛濛[139]兮,攬飄衱兮遲遲;詠蒹葭之蒼蒼兮[140],歌驪駒[141]以淒淒;感交甫之悵悵兮[142],恨柳生之依依[143]。是則靜躁異趣,愛欲[144]殊趨,寧長懷於戚戚兮,或亦忘情乎滋滋。至於農歌擊壤[145],漁唱濯纓[146],猗歟欸乃[147],和悅清寧[148],斯其遠離乎紜紜,夫復何意乎營營?若乃遁跡索居,孤坐隱幾[149],固揚子之寂寞,更盧生之吁唏,據書床以援筆[150],考槧版而操觚,繹故實之悠緬,觀消息之盈虛。或乃遙踐郁莽[151],近乘金犢,以周瓊涯,以望函谷,以參運化,以悟觀復[152]。於是思接於今古,意合乎幽明,游夢幻於宿世,遨渺漠乎滄瀛,返渾沌於太樸,歌鼎盛乎隆平,為衍一域之樂事,載傳萬歲之美名。 滄桑幾何?滄海蕩波。吳生嗟愕[153],楚客沈哦[154]。抽琴命弦,為滄浪之歌。歌曰: 南海兮湯湯,天涯兮茫茫。 浮槎兮漭瀁,浪跡兮汪洋。 一夢兮恍惚,十載兮徬徨。 謬悠[155]兮遼邈,倏忽兮遽忙。 水闊兮地迥,人久兮天長。 其為繁榮兮永昌! 注釋: [1] 古稱海南為海外,猶「江表」之謂。 [2] 《莊子·刻意》:「吹噓呼吸,吐故納新。」 [3]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引齊人頌曰:「談天衍,雕龍奭。」 [4] 按《周禮·地官·大司徒》,五物者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屬。 [5] 《山海經·海外南經》:「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其物異形。」 [6] 炎帝為南方火德之帝、祝融為南海之君,二神所司者萬二千里,土人祭之。 [7] 自會稽以南,今浙江、福建、廣東大部皆屬牽牛、婺女之分野。 [8] 《山海經·海外南經》:「南山在其東南。」海南古有南山,今存,在今三亞境內。 [9] 見《莊子·逍遙游》。天池,出此篇「南冥者,天池也」語。 [10] 《北史》婆羅傳言「自交洲為海南,丹而至其國」。婆羅在今印度尼西亞;交州即交趾,又作交阯,在今越南;丹指今馬來西亞。 [11] 海南島初與大陸相連,若系匏瓜然,以地質時期地殼斷陷而分,卒成瓊州海峽。 [12] 傳海口初為淺灘,今市中心廣場及東、西湖為潭,五小龍居焉。歷千載長成,潭小不復容身,乃躍去。而南渡江並諸水挾土填潭,終為陸地。 [13] 漢置珠崖郡玳瑁縣,即今海口之地,隋以後為瓊山縣。 [14] 唐開白沙津,在今海口白沙門。南宋設海口浦,在今海口海甸島及北市區。 [15] 明洪武二十七年築城,按兵制改海口浦為海口所,在今海口得勝沙路一帶,古稱外沙。 [16] 道光二十九年倭寇犯海口,海府軍民御諸外沙,遂名得勝沙。 [17] 民國初,海口所改稱海口鎮,一九二六年建市。 [18] 一九八八年海南建省,定海口為省會。 [19] 瓊地新石器時代遺址凡二百餘處,可溯六千年至一萬前,知有人類居焉。 [20]《漢書·賈捐之傳》記駱越人居焉,今考知為古百越一支,其先居粵東。 [21] 瓊地黎族分侾黎、杞黎、本地黎、美孚黎、加茂黎五支。 [22] 西漢元封元年於此設珠崖、儋耳二郡。 [23] 南方俚僚首領冼夫人以所轄之地歸隋,海南亦在其內。隋封冼夫人為譙國夫人,乃置儋耳、珠崖、臨振三郡。 [24] 臨高人現居島北,其先壯族,以秦漢之際自兩廣渡海遷入。 [25] 明萬曆《瓊州府志》卷三記宋元時伊斯蘭教番民自佔城(今越南平定省)遷入。 [26] 明嘉靖、萬曆間,廣西苗兵後裔相繼遷入。 [27] 秦漢時贅婿同於奴婢,多被遣戍,事見《史記·秦始皇本紀》等。 [28] 唐相李德裕於宣宗大中年間貶崔州。其貶海南詩云:「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又詠海南詩:「魚鹽家給無墟市,禾黍年登有酒尊。」 [29] 蘇軾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30] 海口有五公祠。五公者,李德裕、李綱、趙鼎、李光、胡銓是也,率皆良臣而被貶海南。 [31] 五公祠楹聯:「唐宋君王非寡恩,瓊崖人民有奇緣」 [32] 見注27李德裕詩。胡銓海南詩:「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若煙正斷魂。」 [33] 符確,字堅石,北宋昌化(今海南東方市)人,北宋徽宗大觀大觀三年及進士第,為海南首名進士。府城符氏祖祠為懸「開瓊甲第」之匾。 [34] 姜唐佐,字君弼,海南瓊山人,宋哲宗元間從學東坡,後中舉,為瓊地首名舉人。崇寧二年適汝陽,見蘇轍,時東坡已下世。轍為續兄詩略云:「錦衣今日千人看,始信東坡眼力長。」 [35] 海南歷代登進士第者九十六人,出瓊山縣(今海口屬地)者五十一人。 [36] 鐘芳,字仲實,號筠溪,原籍明崖州高山所,人稱嶺南巨儒。 [37] 張岳崧,字子駿、瀚山,海南定安人,清嘉慶十四年進士,歷任翰林院編修等。 [38] 丘浚,字仲深,號深庵,瓊山府城人,明代理學名臣。 [39] 海瑞,字汝賢,自號剛峰,瓊山人,官至南京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等,民間呼為「南包公」、「海青天」。 [40] 瓊山攀丹村唐舟、唐亮父子、唐胄、唐穆父子俱登進士第。 [41] 海南定安南村莫魁文、莫陶、莫紹德諸人,皆有文名。 [42] 唐胄,字平侯,號西洲,瓊山府城人,及進士第,官部至察院右副都御史等,《明史》稱為「嶺南人士之冠」。 [43] 王佐,字汝學,號桐鄉,海南臨高人,與丘浚、海瑞、張岳崧合稱海南四大才子。 [44] 海南進士父子並第者若王映鬥、王器成、張岳崧、張鐘秀、鐘芳、鐘允謙、黃顯、黃宏宇是也。 [45] 廖紀,海南陵水人,明孝宗弘治三年中進士,歷任工部右侍郎、吏部等。薛遠,字繼遠,明英宗正統四年進士,歷官至兵部尚書。 [46] 海南及進士第者,姜唐佐為首,王器成為末。王器成,字公輔,號心農,海南定安縣人,清光緒六年進士。 [47] 何履光,唐珠崖郡(今瓊山)人,唐玄宗、肅宗朝歷任都督、左武衛大將軍、嶺南節度使等。玄宗天寶間帥兵平南詔、取安寧城(今雲南省安寧縣)等。《全唐文》卷四零二崔國輔《上何都督履光書》稱其「有謀贊之能,明恤之量」。 [48] 黃道婆,松江烏泥涇人(今上海華涇鎮)人,流落崖州(今海南崖城),居三十年,習黎人紡棉之術。元成宗元貞年間歸鄉。 [49] 何達啓,字華甫,清同治癸亥年生於瓊州樂會(今海南瓊海市),少至海口謀生,尋見重於德國籍船長,為經營幫辦。一八九零年創海口遠洋森堡船務公司,因致巨富。 [50] 林文英,海南文昌人,一九零三年赴日留學,入同盟會,一九零九年奉孫文命歸瓊,創同盟會海南支會,以討袁被捕罹難,年四十二。 [51] 一九三九年二月十日,日寇登海口天尾港,將南渡。初,國共合編「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十四區獨立隊」,於雲龍誓師。旋拒日於南渡江潭口。 [52] 《楚辭·九歌·國殤》:「天時墜兮威靈怒……子魂魄兮為鬼雄。」 [53] 《世說新語·排調》記郝隆言「蠻名魚為娵隅」。 [54] 蠘,音截,蟹之一種,俗名梭子蟹。 [55] 泰國古稱暹羅。 [56] 莊、列、衍、奭,即莊子、列子、鄒衍、騶奭。 [57] 林樊,林邊。自海口城郊向南,有熱帶雨林若五指山林區、尖峰嶺國家森林公園之屬。 [58] 郭璞《江賦》:「氣滃浡以霧杳,時郁律其如煙。」 [59] 凡此所述坡壘、榕樹、楝樹、陸均松、母生、子京、雞佔、雞毛松等,皆生熱帶雨林。母生伐後自萌,故稱。 [60] 躦,此謂向上衝。攢,聚集。攘,壤音,排斥。掖,扶持、攙扶。 [61] 海南熱帶雨林蘭花品類繁多,此指牛角蘭、鳶尾蘭、白點蘭及五唇蘭、巾唇蘭等。 [62] 亦作「掩冉」,搖曳貌。清李鬥《揚州畫舫錄·小秦淮錄》:「池荷掩冉於左右。」 [63] 南渡江由城南轉城東向北入瓊州海峽。海口境內尚有演州河、演豐河、白石溪、羅雅河、美捨河、五源河、芙蓉河等小河流。 [64] 《詩·大雅·生民》:「麻麥幪幪,瓜瓞唪唪(音粉)。」 瓞,小瓜。 [65] 東漢許慎博學,西漢東方朔博聞。《世說新語·汰侈門》記石崇與王愷爭豪鬥富事。 [66] 杜牧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事見樂史《楊太真外傳》,中云「會南海進荔枝」。 [67] 指蘇軾居瓊。 [68] 南宋趙汝適《諸蕃志》稱瓊州有神應港。時南海航線,自廣州、泉州向海外諸番菲律賓、佔城、波斯灣等,往來率經瓊島轉運。由南向北則轉運日本、高麗等國。凡茲所述材物因此而致,悉據史家考知。 [69] 雉翎,大約胡夷冠飾之類。燕尾,燕尾服。此借指胡夷歐陸人眾。虯髯,俗謂波斯胡。 [70] 氓,民也,百姓之謂。 [71] 《莊子·逍遙游》:「適千里者,三月聚糧。」 [72] 此數語者,按本義悉狀匆忙、紛紜之象。 [73] 屈原《九歌·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別賦》:「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 [74] 萱椿,父母之喻。北堂,母之所居。《詩·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傳:「背,北堂也。」 [75] 《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只見那七百五十員將官……蜂湧而來。」 [76] 掊,掘土;搰,音胡,發掘。 [77] 構,架屋,營造。括,結扎,捆束,此指當世造屋構扎腳手架等。摐,音窗,撞擊。 [78] 龍昆南路、龍昆北路南北向相接,現辟為迎賓大道,多種花木。 [79] 海南師範大學地處原瓊山市界。二零零二年撤瓊山市,以區併入海口市。 [80] 海南大學在海甸島。 [81] 濱海路臨海。府城在南,多古舊民居。市區內有東湖、西湖。西秀海岸,北臨秀英海。 [82] 萬綠園在城北,臨海。 [83] 明珠廣場在海秀東路。 [84] 海口市中心有金牛嶺公園。 [85] 指海甸河等市區河流。 [86] 世紀大橋跨越海口港,北起海甸島,南至濱海路。 [87] 《抱樸子》外篇《辭義》有「三辰摛景」語。 [88] 上古滄浪之歌云:「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或謂漁父之歌。 [89] 白居易《長恨歌》:「春泉水滑洗凝脂。」 [90] 晞發、咸池、衝風,均用《楚辭·九歌·少司命》語。咸池,神話之天池。 [91] 江淹《別賦》:「珠與玉兮艷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此用其意而造其語也。 [92] 混沌,用《莊子·應帝王》語意。 [93] 用莊子逍遙游意。 [94] 《古詩十九首》第四首:「彈箏奮逸響,新聲妙入神。」 [95] 椰島鹿龜酒為海南名酒。 [96] 海參為「海產八珍」之首,梅花參乃「海參之王」,產南海諸島海域。 [97] 海南多海膽,尤以文昌龍樓所產聞名。 [98] 和樂蟹產於海南萬寧縣和樂鎮,以肉肥膏滿著稱。 [99] 海南瓊海萬泉河鳳尾鯉極其鮮美。 [100] 琵琶蝦為海南特產,形似琵琶,產於陵水、萬寧沿海。 [101] 伊尹,商湯大臣,因擅烹飪受重於湯。易牙,春秋時人,以善調味見寵於齊桓公。 [102] 《世說新語·簡傲》:「阮籍在坐,箕踞嘯歌,酣放自若。」 [103] 鮑照《擬行路難》之三有「被服纖羅採芳藿」語。 [104] 白居易《琵琶行》:「血色羅裙翻酒污。」 [105] 李賀《蝴蝶飛》:「楊花撲帳春雲熱。」 [106] 唐長安九市分東市三市和西市六市,此借用之。 [107] 此指海口新港、秀英港、美蘭機場。 [108] 娉婷所指,不拘男女。辛延年《羽林郎》「不意金吾子,娉婷過我廬」,蓋以謂馮子都也。 [109] 浩淼汪洋貌。語出枚乘《七發》。 [110] 和樂貌。《晉書·樂志下》:「暢暢飛舞氣流芳。」 [111] 謂充斥、充滿。《後漢書·方術傳下·費長房》:「玉堂嚴麗,旨酒甘肴盈衍其中。」 [112] 左思《魏都賦》:「豐肴衍衍,行庖皤皤。」 [113] 元柯丹丘《荊釵記·遐契》:「看我姪女兒,長不料料窕窕,短不局局促促。」 [114] 杏開二月,故稱杏月。《爾雅·釋天》:「二月為如。」郝懿行疏:「如者,隨從之義,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也。」 [115] 新坡在海口市龍華區南部。 [116] 仿冼夫人出軍儀式。 [117] 軍坡節祭神之有公、婆者,以冼夫人軍中將士有男、女故也。 [118] 節期有瓊劇班演出。 [119] 物破裂聲,此謂豆俎以刀宰牲之聲。 [120] 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沈吟各自知。」 [121] 海口唐以來有元夕換香之習,海南建省後易為換花,定為換花節。 [122] 辛棄疾《青玉案》:「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123] 皆以喻名花。鐘會《菊花賦》:「乃有毛嬙、西施、荊妃、秦嬴,妍資妖艷,一顧傾城。」鮑照《芙蓉賦》:「陋荊妃之朱顏,笑夏女之光發。」 [124]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125] 涊,音捻,汗出貌。枚乘《七發》:「涊然汗出。」 [126] 漢鵲,謂銀漢之鵲,以瓊地屬牛、女分野,故擬銀河飛鵲為謂。宋宋庠《庚午春觀新進士錫宴瓊林苑因書所見》:「池訝陽烏浴,橋疑漢鵲填。」 [127] 漢武帝曾建太液池,唐太液池在大明宮內。 [128] 杜牧《阿房宮賦》:「渭流漲膩,棄脂水也。」 [129] 曄,盛美、華美貌。宋玉《神女賦序》:「須臾之間,美貌橫生,曄兮如華,溫乎如瑩。」 [130] 更甚。《世說新語·賞譽》有「欽羨彌至」語。 [131] 海南歡樂節於每年十一月十六日舉行。 [132] 宎、咬、嗃、叫,皆《莊子·齊物論》所擬天籟之響。 [133] 嬛嬛,輕柔美麗貌。《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柔橈嬛嬛,嫵媚姌裊。」 琅琅,狀聲語。司馬相如《子虛賦》:「礧石相擊,琅琅礚礚。」 [134] 《莊子·馬蹄》:「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 [135] 慌,讀上聲,恍恍惚惚。宋範成大《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之二:「目慌慌蟻旋磨,頭岑岑龍負山。」 [136] 白居易詩:「不如來飲酒,仰面醉酣酣。」 [137] 《禮記·祭義》:「及祭之後,陶陶遂遂。」鄭玄注:「陶陶、遂遂,相隨行之貌。」 [138] 逾邈,相差或相隔遠。《三國志·吳志·顧譚傳》:「異尊卑之禮,使高下有差,階級逾邈。」 [139] 《詩·豳風·東山》:「我來自東,零雨其濛。」 [140] 《詩·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141] 驪駒,古離別之歌。 [142] 曹植《洛神賦》:「感交甫之棄言兮,悵猶豫而狐疑。」李善注引劉向《神仙傳》》云:「江濱二女者,不知何許人,步漢、江濱,逢鄭交甫,挑之,不知神人也。女遂解佩與之。交甫悅,受佩而去。數十步,空懷無佩,女亦不見。」 [143] 出唐李朝威《柳毅傳》。 [144] 此用釋氏義。 [145] 東漢皇甫謐《帝王世紀》:「帝堯之世,天下大和,百姓無事,有八九十老人擊壤而歌。」 [146] 見注86。 [147] 《詩·商頌·那》:「猗與那與,置我鞉鼓。」柳宗元《漁翁》有「唉乃一聲山水綠」語。「猗與」一作「猗歟」。 [148] 《老子》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後漢書·廣武帝紀下》:「今天下清寧,靈物仍降。」 [149] 《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幾而坐。」 [150] 盧照鄰《長安古意》:「寂寂寥廖揚子居,年年歲歲一床書。」 [151] 清李鬥《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樓後灌陰鬱莽,濃翠撲衣。」 [152] 海口金牛嶺公園有金牛塑型。此用《老子》意。 [153] 嗟愕,驚訝嘆息。《宋書·王景文傳》:「凡名位貴達,人以在懷,泰則觸人改容,不則行路嗟愕。」 [154] 沈哦,猶沈吟。明孫仁孺《東郭記·出而哇之》:「一霎時鼎中調,席上羅,好教咱幾度沈哦。」 [155] 此用其本義,虛遠貌。 作者簡介: 易闻晓 男,1963年5月生于江西宜丰,文学博士,学者,当代诗人,著名辭賦家,著有《會山堂初集》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