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获奖青云计划的文章,要满足哪些条件?美食领域大V为你揭秘

 生财大掌柜 2019-11-04

为了提升「青云计划」评审的公正性及权威性,「青云计划」于2019年4月19日正式引入「外部评审团」机制,邀请行业内头部账号及大v参与奖励标准优化、优质图文点评及推荐等工作。

本期采访,青云君为大家专访了8位美食评审团老师,他们都是青云计划的多次获奖者,在美食领域有较为丰富的内容输出经验,他们会有哪些获奖心得以及写作干货和大家分享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评审团老师自我介绍及账号定位

Q:请您介绍一下自己,以及您期望通过账号内容向读者传递什么?

@有间食堂

美食自媒体,给读者推荐好的美食,发现各地小而美的美食小馆,和寻找特色食材。致力于做有态度的吃货,值得信赖的“吃货”。

@呲食塘

专注美食创作,入驻头条号时间不长,目前粉丝将近200万,起初只是想分享家里的日常,却意外收获这么多鼓励和认可,希望通过账号向大家传递,只要用心、有爱,最普通的食材,就能做出最好吃的创意家常菜。

@麟大官人

目前主要定位于美食菜谱输出,期望向读者传递:美食不只是纯教学类菜谱,美食还应关注丰富且饱满的个人生活、情感、烹饪创新。只有不断创新食材,才能做好真正意义上的美食!

@厨房人类研究所

一个兼具趣味性和学究性的自媒体,我爷爷是厨子,我父亲也是厨子,而我放弃成为一个掌勺大厨的路子,顺应时代转投互联网,依靠家族传承以及从小耳濡目染的美食文化,希望借这个平台,向更多人传递美食背后的故事。

@推味

一个美食探索成⻓号,在做美⻝账号的同时学习烘焙和茶艺课程,希望满⾜⾃己爱好的同时,还能和大家分享收获,希望⼤家通过不同地域、时节的美⻝文化,更关注自己的饮食生活。

@市井觅食记

美食是我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希望能通过我的分享,能让我的读者实实在在地学到几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菜,了解到一些有趣的美食知识,下班后能有几道拿手好菜烧给家人吃,提升生活的乐趣。

@三个料理人

专注于烹饪、饮食、器具和酒,分享一切有用、有理、有趣的美食体验和文化。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向读者传递三个方面的内容:新鲜的知识、美食的标准以及文化。

@吃货历史观

美食文化也是伴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其中有着无数感人、动人的故事,想通账号让大家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回味更加灿烂的历史。


二、美食领域,什么样的文章更值得「青云计划」奖励?

和8位评审团老师交流后,我们共识了以下几个标准:

(一)内容稀缺,提供信息增量

一篇美食文章,如果想获得青云奖励,首先不能是一篇简单的菜谱。写菜谱,有大量同质化的内容,即便是做菜的步骤很详尽,图片很精美,读者获得的增量信息依然太少,稀缺度不高。

这时候作者要想着从菜品、食材烹饪方法上不断创新,或者提供其他增量信息,如菜品介绍、菜品故事、历史、食材疗效等,当然这些内容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不能干巴巴的罗列数据、引用典故,临时拼凑,只有对菜品做过深入了解,知根知底,才能写出一篇流畅好看的美食文章。

比如这篇《早餐之都大武汉,过早的选择远不止一碗热干面》就关注了武汉的早餐文化,它既从制作的角度详细拆解了热干面的制作,又分析了武汉早餐发达的原因,行文中既有丰富的美食内容,又有独家的分析和观点,满足稀缺性。

(二)语言通俗易懂,形象有趣

介绍美食⽂化历史背景等,不可大段照搬资料素材,一定要经过⾃己理解消化,⽤通俗、有趣的语⾔言来为读者做⼀番讲解,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和读者进行讨论。

用⽂字描写美食,既要细腻形象,⼜不可啰里啰嗦,⽤简洁流畅的话语,点明美⻝特性, 描绘出画⾯面,增强文章代入感。最好作者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这样文章更有特色。

比如《为什么德国菜会被称为“欧洲的东北菜”?》这篇文章,将读者陌生的德国酸菜与东北酸菜关联对比,立刻将读者拉进一个熟悉的语境,不会因为是国外食材产生陌生感和疏离感。同时通过故事演绎,将这种陌生食材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获奖青云计划的文章,要满足哪些条件?美食领域大V为你揭秘

(三)贴近生活,实用价值高

对于美食类文章,“有用”还是非常重要的,要给出读者一个参考技法或者方法论,同时,这种“有用”并非传闻或者偏方,而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两篇文章为例:

文章1:纯牛奶、早餐奶、儿童奶、高钙奶……什么样的牛奶才最有营养?》,就是告诉你牛奶的商品分类、教你读懂牛奶的商品标签,以及好牛奶的标准,通过它,基本就能对市售的牛奶进行一个合理的选择了。

文章2:⽜肉怎样炒才会嫩?掌握这三点,⽜肉想炒老都难!》分享一个烹饪小技巧,并在文章中展现出来好的效果,这样读者就会觉得⽂章实⽤用性较强,有图有干货,增加了文章可信度。

获奖青云计划的文章,要满足哪些条件?美食领域大V为你揭秘

(四)逻辑清晰,可读性高

行文逻辑清晰,不以偏概全,不过激、不臆测。排版清晰简洁,能让读者快速抓住重点,避免啰嗦,口水话。必要时,可结合小标题,加粗等方式去提炼重点。图⽚质量不能忽视, 美食的感官性⽐较强。

比如《10大注入灵魂的罐头,你见识过几种?》,文中的10大罐头是一种简单的并列逻辑,通过添加小标题,使得文章的内容逻辑更清晰,阅读起来也更容易。

获奖青云计划的文章,要满足哪些条件?美食领域大V为你揭秘

(五)客观中立

美食类文章,除了菜谱和美食人文类内容。还有很多能彰显作者观点和态度的文章,比如说美食测评、探店、行业分析等类别,因此观点中立,不偏不倚很重要。如探店类文章应避免单独推荐一个店铺或者某一个有商标的美食;欢迎对一个地区、一条街上美食的探访。


三、老师们多次获奖,有哪些写作技巧分享?

干货一:在选题和素材上,如何保证稀缺性?

  • 选题与素材稀缺性角度

①若题材常⻅,角度一定要新颖。相似的题材、相似角度,很难抓住读者眼球。写常见题材,一定要用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写,让读者既熟悉又陌生。比如《菠菜奶油蛋糕卷,春天的味道,最天然的绿 ⾊色,给家⼈人放⼼心吃!》,蛋糕卷是很多烘焙博主经常写的题材,但是⽤菠菜做蛋糕却很少见,给⼈眼见一亮。

②大量阅读相关领域的内容,探访专家、民间高手,丰富饮食经验。做到写作之前心中有数,明确自己想表达的内容,这样行文时既能快速找到资料数据,又具有真性情,言之有物。

③中国菜博大精深,八大菜系争奇斗艳,适合家庭烹饪的菜至少有千余种,其实菜谱类的选题,雷同的、美食作者经常写的不足百种,可以挖掘具有地方特色菜,不断创新菜品样式。

获奖青云计划的文章,要满足哪些条件?美食领域大V为你揭秘

  • 确保文章内容深度,可以怎么做?

①为确保内容深度,需要作者投入大量的时间去采集数据和资料,同时在考究和行文的过程中要多加反思,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这虽然很耗时,却是写深度文章必不可少的过程。

②写美食文章前,可提前去研究有关这道菜的历史文化、背景故事、食疗食补、制作窍门等内容,提高文章的信息量,让读者看完以后,不但学会如何做,还深入了解了这道菜。不仅能从味道上来评判,还能讲出这道菜的来龙去脉、小典故等等。

③实地探访,品尝美食,感受美食文化,丰富横向知识,美食必然和历史、地理、艺术有密切联系,增加相应的信息,也是提升内容深度的方法。

干货二:食谱等文章,如何保证实用、可操作性?

①为了保证菜谱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把制作过程拆细,在每一段菜谱制作步骤下面加上一个相关的详细tips来进行提示,增强实操性。必要的话,放上动图或者视频,给用户的感受会更直观。

选题尽可能亲民,不刁钻。⽐如甜点中的歌剧院蛋糕,制作难度较大,⽤料⽤具也不易得,做起来物料、时间成本都特别高,没有⼀定基础的读者很难做成功,不太适合推荐。例如找⼀些材料易得,做法相对简单的家庭烘焙产品,读者做起来更有成就感。

动笔写⽂章之前,⼀定要动⼿试做菜品。必要的时候,还要用不同的方法制作, 品尝最终菜品的效果,选出最优的⽅法,总结经验教训。⽐如,手搓冰粉和冲泡出来的冰粉,口感差异如何?制作难易程度如何?这些都是要经过实操,才能反馈给读者最真实有用的信息,万不可纸上谈兵。

后记

青云计划「外部评审团」第6期专访到此结束了,感谢本期8位美食领域评审团老师的分享,@呲食塘 @有间食堂 @麟大官人 @市井觅食记 @吃货历史观 其中有3位来自我们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获奖者,@厨房人类 @推味 @三个料理人

同时感谢本期评审团成员@菜菜美食日记官方号 @蜜桃厨房 @菲李,真正优质的原创内容才是留住读者的法宝,期待大家创作更好的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