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坊安街道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

 紫色秋风书屋 2019-11-04

为了进一步健全我街道应急预案体系,充分发挥应急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功能,提高全街道保障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提高我街道保障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立我街道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

二、组织领导机构总指挥

成立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指挥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组长由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其他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中层以上干部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值班电话:7951001,办公室主任由朱晓云同志兼任,由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安排,实施本预案。

三、职责分工

1、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组 组 长:王文成(街道办事处主任)副组长:李夕星(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南流社区总支书记) 孟凡皓(党工委委员、武装部部长、水坡社区总支书记) 于同慧(武装部副部长、郎郡庄社区总支书记) 刘霞(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葫芦埠社区总支书记)成 员:全街道机关各办(站、所)工作人员,各村干部、民兵。主要职责:负责灾害期间的救灾工作,按照救灾指挥部的指导,实施灾前预防,受灾期间的救援救护,灾后的重建、自救工作。确保救援所需各项物资能迅速到位,最小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 组 长:马清平(将军埠生态林场管委会总支书记)副组长:朱晓云(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王世伟(将军埠生态林场管委会副主任、王松社区总支书记) 马军洪(安监所所长、石埠社区总支书记) 成 员:党政办、安监办全体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街道及居民、企事业单位的生产、建设、交通、用电等安全以及发生突发事件后的救援工作,按主管部门拟制的方案,组织力量和物资,缩小事件危害,降低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3、公共卫生事故应急救援组 组 长:陈爱萍(人大工作室主任)副组长:刘华强(党工委委员、宣传统战委员、汶河社区总支书记) 郎咸江(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锦绣社区总支书记) 成 员:民政办、街道卫生院、各中小学校等工作人员主要职责:负责医院、学校及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的救援救护工作,按主管部门拟制的救援方案,落实救援所需车辆、器材及人员,保障救援工作迅捷准确,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4、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组 组 长:张永根(党工委副书记)副组长:刘蕾(党工委组织委员) 刘常委(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尚庄社区总支书记) 成 员:街道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巡逻队人员 主要职责:负责社会治安、司法、群体性信访、非法聚会及重大火灾等突发重大安全事故的救援工作,保障抢救所需人员、车辆和器材等物资能迅速到位,按主管部门拟制的救援方案,实施救援活动,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和经济损失。

     5、后勤保障组 组 长:王广科(纪工委书记) 副组长:庄利平(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庄头社区总支书记)苏勇(水利站站长、曹村社区总支书记) 成 员:党政办、街道卫生院 主要职责:负责各救援组的后勤保障工作,保证临时电力供给电力网、燃气管和事故抢救通讯畅通,协调相关部门抽调人员、车辆、器具等,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做好受伤人员的抢救治疗保障以及死亡家属的接待安抚,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伤员救治及死亡人员赔付等经费,确保社会的稳定。

四、应急措施

(一)建立预测、预警机制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防患于未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建立健全本街道可能发生公共安全的信息收集、分析和交流制度,明确监测信息报送渠道、时限、程序。

2、对收集到的信息分析研究,对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时间、地点、范围、程度、危害及趋势作出预测,对可能引发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在1小时内上报。

3、进入预警期后,确保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准备启动应急预案。

(二)完善应急处置制度

1、做好应急救援培训演练

街道应急办公室积极配合市、区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协调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或有关部门制订应急演练计划并付诸实施,每年对应急预案进行一次演练,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2、落实应急处理办法

1)报告报警。各村、机关各办(站、所)在接到重大公共事件发生的报告或报警后,必须以最快的形式在第一时间内报告领导小组值班室,值班室接警后必须立即报告办公室主任及分管领导。

2)下达救援指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领导小组必须立即通过下设办公室传达救援指令,并调度专业救援救护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通知公安部门出动警力,保障救援交通顺畅,保护事故现场治安秩序。

3)实施抢险救援。各专业救护组在接到指令后,必须立即组织救援抢险物质、车辆及人员赶赴现场,由各组组长负责现场指挥,按领导小组指令和救援方案实施抢救工作,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向领导小组报告抢救情况。

4)后勤救援。后勤保障组在接到指令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做好电力、燃气、通讯的保障工作,及时转移伤员进行抢救。迅速统计死、伤人员情况,协调相关部门准备善后工作,随时向领导报告伤员抢救及善后处理情况。

5)现场清理。各组抢救援工作全部结束后,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领导小组征求突发公共事件调查组意见后,方可下达抢险工作结束指令。各救援组接到结束指令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公安部门撤除警戒。

6)信息报送。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需第一时间向上级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报送相关信息,及时消除媒体中出现的有关不正确信息造成的影响。任何单位、个人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3、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善后处置工作按规定以街道政府为主,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必要时报请区政府协调。主要内容包括:对突发事件造成伤亡的人员及时进行医疗救助或给予抚恤,对造成生产生活困难的群众进行妥善安置,对紧急调集,征用的人力、物力按规定给予补偿,以及做好灾情调查评估报告和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报区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三)落实应急保障。 街办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制定所负责领域与街道应急预案配套的应急保障行动方案,建立应急保障所需的相关资源的动态数据库,建立应急状态下的征集、调用工作机制,做好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技术、装备准备,建立履行应急保障职责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切实做好相关保障等工作。确保灾区群众得以及时抢救安置,有饭吃、有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及时医治。

1、经费保障。街办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资金保障,逐步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应急经费投入机制。应急工作的日常经费和物资、装备、基础设施投入、人员安置、基本生活补助等专项经费,由有关部门提出,街道应急办汇总,经财政部门核算后,按规定程序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对突发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本街道经费无力支持的前提下,报区政府有关部门补偿或求助。

2、物资保障。根据应急预案要求,街道政府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并负责应急救援时的基本物资保障,必要时报请区政府调拨紧急物资。

3、医疗、交通保障。医疗卫生工作,报请区卫生局组织医疗卫生技术应急工作;在交通运输工作方面,报请区公安交通等部门为应急救援人员及物资运输提供交通方便,必要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

4、人员保障。治安维护报请区公安部门,集结警力、布控重点、值勤,必要时申报调动武警部队参与治安维护。同时发动组织社会力量开展自救互助、群防群治,全力维护突发事件地区的稳定和正常社会秩序。对人员防护应选好应急避难场所,明确责任人,确保紧急状况下广大群众安全、有序转移或者疏散。对有关涉险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装备,确保人员安全。

5、抢险装备。街道政府建立本地区,本系统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数据库,并明确其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等,保证应急状态时统一调用。应急装备拥有部门和单位要建立相应登记、维护、保养和调用等制度。

五、监督管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在本辖区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预案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群众的责任感和自救互救能力。协调相关部门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付诸实施。街道政府对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处置工作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六、工作要求

1、各村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工作预案,建立长效应急机制、体系,落实应急队伍(人数不少于10 人)并做好抢险救灾的物质准备工作。

2、加强值班值勤制度,发现情况,及时汇报。

3、完善信息报送制度,对特重大事故要及时报告,并在 1 小时内上报书面材料,不得迟报、漏报、瞒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