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泉青瓷简史

 云趣小集 2019-11-04

大约在魏晋时期,龙泉开始烧制青瓷。 经五代至北宋早期,龙泉窑业初具规模。金村窑址最下层为北宋早期产品,釉色淡青。胎壁薄而坚硬,质地细腻,呈淡淡的灰白色。该时期以烧制民间用瓷为主,但也有部分上等瓷器被征为贡品。宋代庄季裕《鸡肋编》谓:“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出于 此。”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兼理龙泉窑务。一人监理两地窑物,可以理解为何当时越窑龙泉窑部分产品及其相似。

龙泉青瓷简史

北宋刻花

宋人顾文荐和叶寘编撰的《负暄杂录》和《坦斋笔衡》中有关“窑器”的内容:“陶器自舜时便有,三代迄于秦汉,所谓甓器是也。今土中得者,其质浑厚,不务色泽,末俗尚靡,不贵金玉,而贵铜瓷,遂有秘色窑器。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进者,不得臣庶用,故云‘秘’。陆龟蒙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乃知唐世已有,非始于钱氏。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徽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釉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旧窑大不矣!余如乌泥窑、余姚窑、续窑,皆非官窑比。若谓旧越窑,不复见矣!”。已经清楚表明北宋官窑在龙泉。其窑址极大可能是在大窑一个被称作"官厂"的地方。

龙泉青瓷简史

北宋官窑

南宋,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北方窑场衰落。越窑、以及北方汝窑等制瓷匠人极有可能进入龙泉,加上龙泉得天独厚的瓷土资源,以及政府经济和文化(人才)方面的支持,使得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窑场达260多处,遍布县境南区和东区沿溪一带。仅大窑村周围已发现南宋窑场数十处。一类是弟窑粉青梅子青器物,目前器物遍布全球诸多博物馆,残器大量的在杭州南宋皇城遗址发现。另一类是哥窑,也就是黑胎瓷器,在大窑、溪口窑、小梅窑等地发现,这一些类型器物,共同构成了龙泉青瓷的顶峰,也可以说是天下青瓷的顶峰。《中国陶瓷史》这样陈述:唐人称赞越窑青瓷的"如冰似玉",还只是一种修辞学上的比喻和理想,但是宋人烧制龙泉青瓷和青白瓷却是巧夺天工的实际。这确实是龙泉青瓷最精准的评价。

龙泉青瓷简史

南宋簋式炉

龙泉青瓷简史

溪口黑胎瓷

元代 ,青瓷生产规模继续扩大,青瓷外销量比宋时大幅度增加。龙泉境内瓷窑发展到330多处。多处窑场瓷器有元代官府用文字“八思巴文”,云和麻垟横山周窑址也有发现,说明已有部分官办或半官办窑场,为朝廷烧制器皿。

龙泉青瓷简史

元代龙盘

明代洪武年间,《格古要论》载:“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盛产处器(青瓷)。”当时供奉皇宫、贵人用的器皿仍由“饶 (景德镇)、处 (丽水龙泉)等府烧造”。2006发现的大窑峰洞岩窑址被确定为官窑。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成化、弘治(1465~1505)以后,青花瓷兴起,龙泉窑数减至160多处。

龙泉青瓷简史

眀洪武官窑

清初,窑场所剩无几。清中叶,仅剩南窖、瀑云埠头村、青溪孙坑村等地70余座窑。产品胎质粗糙,釉色青中泛黄。唯孙坑村范姓窑技艺家传,坚持烧制至民国初期。盛极几个朝代的龙泉青瓷之花至此凋零。

清末民初,日本、德国、美国先后有人来龙泉搜罗古青瓷,继之国内大批古董商纷至沓来。由此,一方面引发了龙泉挖掘古窑址和盗掘古墓之风;另一方面引发一批民间制瓷艺人开始研制仿造古青瓷。此时宝溪一带少量民间窑厂仿制古龙泉青瓷,质量优劣不稳,但使得龙泉青瓷技艺得以传递,直到上世纪50年代政府恢复龙泉青瓷生产。在之后的国营瓷厂时期,龙泉青瓷完成了恢复准备。2000年国营瓷厂改制,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它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在量的扩张之同时,它带来的恶果是低俗化和地摊化。当今龙泉青瓷市场如同宋徽宗遇到乾隆,脂粉满地。要重新赢得龙泉青瓷昔日之荣耀,必须高举南宋之大纛,深入历史,才能走向未来。

日前,全球众多博物馆参与,史上最大规模的陶瓷展"天下龙泉"正在北京故宫展出,龙泉青瓷正重新赢得世界级的荣誉。

-----------------------------

以下为抱器轩作品欣赏

龙泉青瓷简史

抱器轩

龙泉青瓷简史

抱器轩

龙泉青瓷简史

抱器轩

龙泉青瓷简史

抱器轩

龙泉青瓷简史

抱器轩

龙泉青瓷简史

抱器轩

龙泉青瓷简史

抱器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