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属于中医学“血虚”的范畴。6个月至3岁儿童为多见,轻度贫血可无自觉症状,中度以上的贫血,可以出现头晕乏力、纳呆、烦躁等症。本病中轻度一般预后较好,重度或长期中轻度贫血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儿童健康成长。 (以下药名均为非处方中成药OTC) (一)、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脾胃虚弱 本证多见轻中度贫血,除血虚外兼见纳呆、便秘或便溏、面色苍黄。可以选用“香砂六君丸”。 (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心脾两虚 本证除血虚症候外,还见头晕心悸,夜寐欠安,语声不振。可选用“归脾丸”。 (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肝肾阴虚 本证见中重度贫血患儿,血虚较重,兼有头晕目涩,潮热盗汗,爪甲枯脆。中成药选择在此省略。 (四)、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肝肾阴虚 本证为贫血重证,除血虚外,兼见精神萎靡,便溏,四肢不温,囟门晚闭。中成药选择在此省略。 (五)、小儿中成药用药剂量 新生儿用成人量的六分之一,一岁以下乳婴用成人量的三分之一,一至三岁幼儿用成人量的二分之一,三至七岁学龄前儿童用成人量的三分之二或接近成人量,或按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服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