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琚的书法与米芾的有什么区别吗?

 ZGGDWWZS 2019-11-04

米芾,宋代著名的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他在历史上是大大有名的,学习书法的恐怕没有不知道他的,那么吴琚又是谁呢?和米芾啥关系啊?

吴琚《伏自帖》

吴琚,字居父,号云壑,开封人。宋高宗赵构的老婆吴皇后是他的姑姑,而他的母亲还是秦桧的长孙女,这种背景很容易让人骄傲,“我骄傲了吗?”确实,吴琚从来没有因为是富二代而骄傲过。他甚至非常避讳别人知道他的身世,平常的接人待物反而彬彬有礼。他十分爱惜自己的声誉,也顾忌这种裙带之密,可以说他是一个非常有道德自律精神和善良恻隐襟怀的君子。

米芾的书法在南宋的时候十分受人推崇,粉丝众多。按说写米芾字最好的应该是他的儿子“小米”同志(不是手机哦)。但是小米并没有完全继承了老米同志书法的精妙,反而被外人给超越了,这个外人就是吴琚。

吴琚《杂诗帖》

吴琚的字如果不题款的话和米芾的字放在一起,即使是水平很高的书法家一时也很难分辨出来,由此可见他的米书学的有多好。因为他学米芾还是很有先天条件的,因为他姑父是宋高宗赵构啊,赵构虽然不是一个十分称职的皇帝,但绝对是一个合格的书法家。皇宫内府收录了很多米芾的作品,吴琚学习米芾的书法,宋高宗一定给过很多的指点。

宋高宗年轻的时候就学过米芾,他对米芾书法的特点也认识的非常清楚:

喜效其法者,不过得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也。

我想,宋高宗学习米芾的这些甘苦心得,一定会分享给吴琚的。叶绍翁也曾记载吴琚的事情:

公无他嗜好,居近城,与东楼平。光皇为书匾以赐,不名其名而名其官。楼下设维摩榻。尤爱古梅,日临钟王贴以为课,非其所心交者,迹不至此。

家里条件好,吃喝不愁,也没有不良嗜好,就是学书法,这种生活我们也只有羡慕的份了。

上面这幅作品是吴琚的《行书五段卷》,各位书友看上去是不是作品给人的感觉很“米”啊。所以,吴琚写的米书,可以说以假乱真。

上面这幅吴琚的《寿父帖》行笔自然流畅,笔法与结字与米芾几乎无两样,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清代著名的书法评论家安岐在他的著作《墨源汇观》里说:

“初视之以为米书,见款始知为云壑得意书”。

由此可见吴琚对米芾的功夫真的是用到家了。清代的著名书法家,号称淡墨探花的王文治曾经在吴琚的一幅帖后题跋云:

“董思翁云,学米书惟吴琚绝肖。黄华、樗寮,一支半节,虽虎儿亦不似也”

虽然说吴琚的书法可以说是米芾书法的最佳继承者,可能他的本意也是想做米芾第二,但是他的书法还是跟米芾是有差别的,这是他的性格使然。

因为我们前面说过了,吴琚是一个谦谦君子,而米芾的性格则是桀骜不驯,而字如其人,这种性格自然也会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

例如上面这幅《行书蔡襄七言绝句一首》,是吴琚非常有名的一幅作品,因为这是我们已知的最早的一幅书法条幅作品。在吴琚的这幅作品中不论是线条还是结构,都透露出米芾的那般洒脱俊逸、痛快淋漓的神采,但少了一点米字里那种肆意纵横的气势。

所以,董其昌对吴琚看的还是很清楚的,他曾经对吴琚的评价就是“书似米元章,而俊俏过之”。这里的俊俏,应该是说的吴琚的用笔有很多的露锋起笔,而折笔多呈锐角,这是从笔法上面看出了和米芾的区别。

有一天我和孩子的书法老师在聊起吴琚这个人,他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说能把米芾学成这样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了。不知道各位书友是怎么看吴琚书法的呢?欢迎评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