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症咳喘医案一则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19-11-04

寒症咳喘医案一则

来源:《一得集》

注:《一得集》禅心禅是清代僧撰写的一部医论医案著作。共三卷。刊于1890年。

寒邪挟饮喘咳治验

郭姓年四十许。素有痰饮。每值严寒。病必举发。喘咳不卧。十余年来。大为所苦。甲申冬。因感寒而病复作。上觉冷者如掌大。喉间作水鸡声。寸口脉浮而紧。与小青龙汤。二剂即安。至冬乃灸肺俞大椎中脘等穴。以后不复发矣。凡饮邪深伏脏腑之俞。逢病发作。用灸法必能除根。惜人多不信。致延终身之疾。可慨也。 

附小青龙汤信息:中医方剂,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临床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因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应以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

出处:《伤寒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处方及现代剂量:麻黄(去节,10-15g)、 芍药(10-15g)、 细辛(3-6g)、 干姜(10-15g)、 甘草炙 (10-15g)、 桂枝(去皮,10-15g)、 五味子(3-6g)、 半夏(洗,10-15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