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度喝酒有益健康?酒你应该这样喝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1-04

「小酌怡情,大饮伤身」 应酬、朋友聚会、夜宵,凡是三几个朋友在餐桌上,首先少不了的,就是碰杯喝酒,一下子就带起了整个气氛。

大饮伤身,我们都知道。胃痛不舒服、呕吐伤胃,宿醉头痛、无法集中精神等诸多“后遗症”。

但是!你以为小酌相安无事,那就错了!

酒精相关的疾病造成

酒精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个疾病都有直接关联。其中包括酒精成瘾、精神病、失智、肝硬化、胰脏炎、心脏病、癌症等疾病。

2018年8月,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指出:喝酒直接导致了全球280万人的死亡,是第七大致死和致残因素。由于人口众多,中国是全球饮酒致死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70万国人喝去了性命(65万是男性)。

(柳叶刀:酒精对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影响)

另外,大量数据和既往研究证明酒精和口腔癌,喉癌,食管癌,头颈癌,肝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有直接关系。同时它极可能会引起胃癌和胰腺癌。

有统计数据表明,3.5% 的癌症是由酒精造成的,同时每 30 个癌症死亡患者中就有一个是酒精造成。

为何酒精会导致诸多疾病?

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乙醇→乙醛→乙酸。其中,乙醇和乙酸都相对安全,麻烦的是这个中间产物:乙醛。

喝酒之后5分钟酒精就会进入血液,2小时左右酒精就会被人体全部代谢吸收。酒精进入人体后,消化道黏膜上的乙醇脱氢酶会先把少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剩下大部分的酒精就进入肝脏了,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然后再依靠乙醛脱氢酶和肝内的P450把乙醛氧化为乙酸(醋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和水。

在酒精的作用下,DNA的不稳定性、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异常,都越发严重起来。这些结果也有力地证明,在缺乏乙醛降解能力(酒精不耐受),且DNA交联修复受影响的动物体内,酒精和其代谢产物能对DNA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一滴小酒,都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

那该如何健康饮酒?

各个国家的居民膳食指南里,一般都会有一个关于饮酒的「限量标准」

《美国居民膳食指南2015-2020》中建议,男性每周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96g,女性每周不超过98g。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的推荐量则介于英国和美国中间,建议男性每周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75g,女性每周不超过105g。(其他国家的标准也不一样);

(*所提到的饮酒量均为每周纯酒精摄入量,纯酒精量(g)=饮酒量(ml)×酒精浓度(%)×酒精密度0.8g/ml)

按着指南的标准喝酒就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了吗?

并不是。饭桌上有酒已经是我们生活固化的一部分,更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背景,完全禁止我们饮酒,却是十分不现实的。

所以,各个国家只能按照自己的实际国情进行「妥协」,从而制定出这套「限量标准」。

还要说一点,酒精对于人体的损伤是蓄积的,少量常年饮酒即使短时间内没有明显伤害,但是长时间的积累会导致严重的损伤

而对于喝酒软化血管诸如此类喝酒的好处,似乎还是弊大于利。因此,如果想维持健康,还是需要用连「小酌怡情」的标准都还要再低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饮酒时这些也别吃

不少人会觉得喝酒时,只是酒会对身体造成影响,殊不知有时选不对下酒菜,也会加重对人体的伤害。

1喝酒不宜食咸鱼、腊肉

一口咸肉一口酒,虽然滋味绵长,实则暗藏健康隐患。腌制的咸鱼、香肠、腊肉等食品中含有亚硝胺,这类物质与酒精反应不仅会伤害肝脏,且易造成口腔与食道黏膜的损害。

2喝酒不宜食凉粉、凉皮

凉粉、凉皮加工时会加入明矾。因明矾和酒精都需要肝脏分解,因此一起食用会加重肝脏负担。另外明矾还有收敛作用,会减缓血流速度,延长酒精在血液中的停留时间,这样一来也会增加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3喝酒不宜食烤肉

爱吃夜宵的人总会选择烧烤配啤酒,很是过瘾。但食物经过烧烤不但会损失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还容易产生致癌物苯并芘。当饮酒过多而使血铅含量增高时,烧烤食物中的上述物质与其结合,容易诱发消化道肿瘤。

此外,空腹喝酒很伤胃,喝酒之前要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或者在喝酒前可先喝一杯牛奶。

喝酒没有“安全线”,如果可能就尽量少喝,能不喝的话最好(虽然听起来不现实,但是劝你戒酒,小编是认真的)。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