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谈 | 丰子恺:我的22遍读书法——这样才算会读书

 昵称27915469 2019-11-04

名家谈 | 丰子恺:我的22遍读书法——这样才算会读书

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宣扬“快乐学习”“快乐阅读”“快乐写作”的方法,很吸引那些想偷懒的家长。学习最终会带来快乐和成就感,但一般情况下,那都是在付出刻苦努力之后才能收获的。宣称毫不费力就能“快乐”收获的人,可信度其实不高。

想要掌握真正扎实的本领,首先需要下苦功夫。

名家谈 | 丰子恺:我的22遍读书法——这样才算会读书

丰子恺

丰子恺先生是很多人熟悉的散文家、翻译家和画家,他在谈到自己的读书学习时,一直在强调自己曾下过苦功夫:“你们也许以为我的读书生活是幸运而快乐的;其实不然,我的读书是很苦的。”他所谓的“苦功夫”就是自己的“22遍读书法”

丰子恺认为,想要真正学会读书,把书读透,一定需要精读,而精读首先要做的功课就是尽量熟悉,甚至是记诵。所以,他非常强调读书时要读够一定的遍数,在熟悉的情况下,揣摩书中的精髓内容

名家谈 | 丰子恺:我的22遍读书法——这样才算会读书

比如读英文书,丰子恺举了自己读《圣经》的例子,用的方法是“对读”。拿一本英文《圣经》和一册中文《圣经》并列在案头,一句一句地对读,久而久之,就能理解英语的构造和各种词句的腔调,在英文方面就能有长足的进步。

丰子恺相信,认真地对读几部名作,其功效抵得上在学校里上数年的英语课。但想要真正做到精读,不能只下笨功夫,还是要有些“笨技巧”的。在丰子恺那里,一本值得精读的书,至少要读22遍才可以。

他的方法是这样的:

每读一部分新内容,先给自己规定要读够十遍。

计算遍数,用选举开票的方法,每读一遍,用铅笔在书的下端划一笔,最后会凑成一个字。丰子恺用来计算遍数的字,不是我们选举常用的“正”字,而是他那个时代繁体的“读”字

第一天读第一课,读十遍,每读一遍画一笔,便在第一课下面画了一个“言”字旁和一个“士”字头。

第二天读第二课,亦读十遍,亦在第二课下面画一个“言”字和一个“士”字,继续又把昨天所读的第一课温习五遍,即在第一课的下面加了一个“四”字。

第三天在第三课下面画一“言”字和“士”字,继续温习昨日的第二课,在第二课下面加一“四”字,又继续温习前日的第一课,在第一课下面再加一个“目”字。

这样的话,凡是丰子恺认真精读过的书,每部分内容下面都会有个“读”字,而这些内容,因为是分几天读完的,又因为交叉复习,照顾到了我们遗忘的规律,一般都读得很熟悉。

名家谈 | 丰子恺:我的22遍读书法——这样才算会读书

需要精读的书读熟了,一般都能成为自己头脑里的支柱,变成支撑自己知识结构的“栋梁”。丰子恺先生非常强调这一点,他认为,任何人在读书的时候,都需要靠几本精读的书建立起自己对某种知识的框架,知识的框架是对某个领域的基本认识,有了这些认识,其他分支的、琐碎的知识,就能很容易理解。

这种方法,就像在自己的头脑里形成了一个“一览表”,类似于现在很红火的“思维导图”。有了知识图谱,再读这一类书时,就能轻松知道它们的价值和在这个知识框架中的地位了。丰子恺先生认为,这才是最精良的读书方法。

名家谈 | 丰子恺:我的22遍读书法——这样才算会读书

根据丰子恺先生的“求学自述”,他在工作之后读了大量的书,也自学了外语,都是利用“22遍”精读,掌握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然后进一步拓展的方法求知的。故而,这种读书学习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正在学校学习的孩子,对那些有大量散碎时间,想读书提升自己的成年人来说,也是大有裨益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