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赵子昂以书法称雄一世,落笔如风雨。 天竺有僧数万里来求其书,归国中宝。 ——马宗霍《书林记事》 世人只道赵字婉转流利,却不知其外秀内刚,六十岁以后作品更是老辣厚重,绝无柔媚之气。 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我们看到上面的“想”字,很明显笔法出二王。关于书法学习,赵孟頫还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关于对赵孟頫书法的评价,董其昌说: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能解也。康有为评价说:吴兴、香光,并伤怯弱,如璇闺静女,拈花斗草,妍妙可观念更新,若举石臼,面不失容,则非其任矣。 再介绍下。赵孟頫(fǔ)(1254年—1322年7月29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 赵孟頫的书画成就极高,被称为“元人冠冕”,书法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