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好诗 | 母亲的秋天

 寻梦向天歌 2019-11-04

《母亲的秋天》 来自中国诗歌网 00:00 01:51

母亲的秋天

故园风雨
秋天加速老去,像出院后
恢复期的母亲,落叶飞扬

灰发也飞扬。玉米收了之后
她将从此放开她的土地

她的神情黯然,眼中诸多不舍
我却无法给她安慰。她心头最重的

一部分,将由空白来填满
她甚至已经不能娴熟地烧一餐饭了

“要坚持运动,多到人群里去”
阳光灿烂,我陪着母亲坐在屋檐下

说话。母亲的这个秋天
无比消瘦,曾经到处都会堆满

金黄的谷物。我从未想过
她竟沉默至斯。几只麻雀在院子里啄食

小猫与黑狗贪于嬉戏,我转回头
轻轻喚她,“娘呵,娘呵”

专 家 点 评

古代汉诗里写母爱写得最好的诗莫过于《游子吟》,诗人通过线和衣的关系来写母子之间的亲情,现代汉诗里写母亲伟大写得出色的应该是郑敏的《金黄的稻束》,两首诗都写母亲,都写得比较温馨。如果现在的诗人沿着这条路子走下去,恐怕很难有所成就。这首诗的聪明之处在于,能够另辟蹊径,独自前行。在作者眼中,秋天的母亲不是郑敏笔下那充满了收获喜悦的“金色”的母亲,而是“灰发飞扬”的垂暮的母亲,与其说是秋天的母亲,不如说是冬天的母亲,或者说至少是秋末的母亲。在自然年龄上母亲正是秋天,但在作者看来,由于母亲过于操劳而未老先衰,所以母亲“加速老去”“神情黯淡”“沉默如斯”……这种自然年龄上原本是“秋天的母亲”和诗人心理情感上已然是“冬天的母亲”之间的反差,恰恰表明诗人对母亲的至爱。无奈的是,这么好的母亲,深爱的母亲,诗人却“无法给她安慰”,就连常常提醒她多到外面晒晒太阳、多到人群中走走那些温情脉脉的话,母亲都已经充耳不闻了。好诗以情动人,然后再是技巧和语言,所以,诗人最后只有转头“轻轻地唤她”:“娘啊,娘啊!”从这种沙哑而低沉的轻唤中,我们既能感受到诗人的撕心裂肺,又能体会到诗人的无比惆怅。

特邀点评:杨四平

  诗人简介

故园风雨,本名刘海亮,70后,河北沧州人。部分作品散见于检察日报、《诗刊》、《诗潮》、《诗选刊》、《星星》、《西部散文选刊》、《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等报刊。参加河北省第四届青年诗会。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有作品入选中国好诗,并多次进入中国诗歌网现代诗、古诗词每日好诗评选。


  专家简介

杨四平(1968- )安徽宿松人,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西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读研,获文学博士学位。

精彩好诗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扬州慢·过圆明园遗址

柿 子


点 评 专 家 

陈先发、陈卫、曹宇翔、程继龙、耿占春、冯雷、顾北、顾建平、谷禾、洪烛、霍俊明、贾鉴、简明、蒋浩、雷武铃、冷霜、李少君、李海鹏、李建春、李犁、李壮、刘向东、李云、梁晓明、卢辉、罗振亚、马知遥、莫真宝、任毅、荣光启、师力斌、树才、谭五昌、唐翰存、田原、唐诗、汪剑钊、王久辛、王家新、王士强、吴投文、西渡、向以鲜、杨碧薇、杨克、杨四平、杨庆祥、杨墅、余怒、叶舟、臧棣、张德明、张清华、张定浩、张光昕、茱萸、张伟栋、周伟驰、周瓒、朱必松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