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 · 话 | 靶向or免疫?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诊疗发展探讨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11-05

本期话题:靶向or免疫?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诊疗发展探讨

特邀嘉宾: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崔久嵬教授

Q

肺癌领域的进展日新月异,靶向药物层出不穷,单药联合双拳出击,免疫治疗也在逐步迈进,您认为在EGFR突变人群中,未来的诊疗模式应是怎样的?免疫治疗在肺癌诊疗中的定位如何?

崔久嵬教授:我认为,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单纯的TKI药物治疗。现阶段EGFR-TKI已有三代,应如何选择一线应用尤为重要,是要在一代药耐药后应用三代药物,还是将三代药物提为一线治疗,还有待商榷。目前我们也期待有相关研究数据出炉,以便临床更好地排兵布阵。

第二个方向即为联合治疗,人们并不满足于TKI单药所获得的PFS,因此对联合治疗手段进行了诸多探索,如TKI药物联合化疗、联合血管生成治疗或免疫等。从目前趋势来看,TKI药物联合化疗显示出了要优于单药TKI药物的PFS,并且OS方面也有很大突变,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关于A+T治疗模式,国内外都在进行相应探索,也肯定了联合用药PFS方面的受益,OS结果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是我们需要在应用时考虑受益人群和不良反应等的问题,需要基于患者身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TKI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模式也在尝试中,但目前结果显示,不管一代、二代还是三代药物联合相应的免疫治疗,一线应用结果并没有优于相应的TKI类药物,并且联合用药的不良反应较大,因此临床中应慎重联合。

肺癌诊疗已经进入精准治疗时代,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有更多的靶向治疗药物进行选择,免疫治疗时代的来临,为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带来了新突破和新选择。据目前研究的结果,我们已经看到在晚期的肺癌免疫治疗中,已经由原来的二线走向了一线,并且已经开始在早期肺癌新辅助治疗中进行探索。

目前国内外针对晚期肺癌驱动基因阴性的患者,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了规范化应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还有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已经逐渐走向了国际指南。但是其有效人群还不明确,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受益人群,让更多患者获益。期待有更精准的生物标志物发现,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