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护网络”成留守儿童“亲情绿洲”(图)

 乐康居 2019-11-05

中国江西网

01-31 08:23

◎文/图 记者罗娜

一份关注,一声赞美,一个微笑,老师倾注的真情和爱心,能消解教育制度的刻板,让他们走进亲情的绿洲;一位“知心老师”,一条“知心热线”,能消除内心的孤独。

他们是留守儿童,是需要特殊呵护与关爱的一个群体。1月21日,在春节来临前夕,本报记者来到九江市柴桑区城门小学、新合镇中心小学,走近留守儿童,感受他们在村小、镇小学习生活的点滴,感受老师对孩子们的温情付出,感受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与教学、安全、德育工作并重,构建情感呵护的“关护网络”,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平安健康成长的蓝天。

孩子们笑颜如花

■ “代理家长”

让孩子感受“胜似父母”的关爱

留守儿童最需要的是陪伴,可他们的童年缺失“陪伴”。城门小学留守儿童琪琪,是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父母在杭州打工,一年难得见上两次面。

采访这天,琪琪的班主任王尧老师领着我们来到琪琪家家访。见到我们来,琪琪的妈妈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喝茶。聊天时,腼腆的琪琪紧挨妈妈身边坐着。也就是过年,琪琪才能和妈妈这么亲近。

“琪琪,见到妈妈开心吗?”

“开心!”

“你最希望妈妈给你带什么新年礼物?”

“什么也不要。”

“那你最想要什么?”

“温暖!”

听到琪琪和记者的对话,妈妈抱住琪琪,流出了心疼的热泪。

“琪琪是家里的老大,很乖,平日回到家都会帮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琪琪的爷爷过世得早,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4个上学的孩子。”琪琪的奶奶曾奶奶也忍不住抹了一把眼角的泪。

记者了解到,城门小学有500名学生,其中有近30%是像琪琪这样的留守儿童。学校一共27名老师,每位老师都有一个特殊的代称:“代理家长”,对孩子们进行亲情补偿教育,是他们课余之外还需尽的一份责任。

“留守孩子父母不在身边,我们多些关心也是应该的。”王尧老师说,她是琪琪的“代理家长”,琪琪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起居都是她在照顾。每天晚上,王尧老师都要到琪琪她们寝室去关窗户。“冬天孩子们怕冷喜欢和衣而睡,我们会提醒孩子脱掉衣服再睡,这样不容易感冒。”一点一滴的温暖,沁入留守孩子们的心扉。

“在学校,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家庭。”城门小学校长周理文向记者介绍,“代理家长”跟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生活,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孩子心理、身体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在学习上能够给予孩子最大的帮助。“‘代理家长’每天必做的两件事:天气变化时,检查孩子的衣着是否适度;情绪变化时,检查孩子是否生病。每天‘两查’,帮留守孩子消除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据悉,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情况,该校2017年推出代理家长制度,主要在班主任、学校领导、课任老师及富有爱心的社会人士中征募,“代理家长”对孩子们负责监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代理家长制度的实施,对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 结对帮扶

倡导他助互助自助

1月21日下午,记者走进新合镇中心小学分校涌塘希望小学,一群孩子们在课间嬉戏打闹。午后的阳光照在撒欢的孩子们身上,那般明亮温暖。

在孩子群里,有一位叫丹丹的同学,是这所村小五年级的学生,她的班上只有11名同学,每天下午3点半放学后,她总会热心地领着同学们去家里“做客”——大家一起写作业。“自己不会做的题目,和同学一起做,一起解决问题,就更容易消化老师讲的知识。”丹丹说话时,总是笑眯眯的。

“丹丹一家几姊妹都是学校的‘学霸’,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孩子们很自信,性格也都特别开朗。”班主任梁玉芳老师告诉记者,来这所学校读书的60名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在学校的鼓励下,这些孩子们学会“自助”,做自己生活的强者。“学校大龄的孩子都很懂事,在家里带弟弟妹妹,还帮爷爷奶奶干活。”

“为了亲情帮扶留守儿童,我们建立了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新合镇中心小学校长蔡报文告诉记者说,学校倡导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结对、留守儿童与老师结对的“他助”,也提倡留守儿童之间的结对“互助”,同时更鼓励留守孩子们“自助”,培养自立自强的人格品质,不但在生活上自立自强,而且在情感上也要自立自强。

采访时,大家提出合个影,于是孩子们向镜头欢涌而来,“来,剪刀手,耶!”面对记者的镜头,孩子们一点也不拘谨,大方摆起各种造型来。“咔嚓”一声,镜头里全是她们如花般的笑脸。

“挺胸抬头,都快有老师高了。”梁玉芳老师站在一旁“唠叨”,又引得孩子们捂嘴哈哈大笑,合影时她习惯地挽住孩子们的小肩,有说有笑,亲切如母。

■ “关护网络”

构建校社联动情感呵护工程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九江市柴桑区一至九年级在校学生有32100人,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0700人。留守儿童近三分之一。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成为区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柴桑区教育局教育股长魏育仁说,“近年来,我们对留守孩子的关怀从学校走向政府、社会共同关注,更注重积极与社会爱心人士、家长、政府部门联系,为留守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对留守儿童关爱坚持制度化、常态化、人性化,着力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保护等问题,构建“关护网络”,呵护留守儿童。

为了让留守孩子感受到如家的温馨,城门小学还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俗融入到关爱活动中,如春天带领留守孩子们体验吃“蒿粑”等,与社会各界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转移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为了满足孩子们情感生活的需要,开通“知心热线”,聆听留守孩子们的心声,为孩子们解开心结。该校还被授予“江西省关爱留守儿童先进单位”、“全国基层示范儿童之家”等称号。

“我们坚持‘以爱助学’的理念,在德育工作方面注重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特别是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构建情感呵护工程,注重亲情补偿教育,让缺失‘父母之爱’的留守孩子,在学校里的每一处都能切身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胜似父母’的关爱。”柴桑区教育局张顺凯局长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