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青春版」17 自律是必修课

 昵称32901809 2019-11-05

大家好,我是来宁老师。今天我们继续解读《论语·里仁第四》第23、24、25、26四则,自律是人生的必修课。

畅销书作家严歌苓,曾被人问过怎么能写那么多书。

她说,我当过兵,对自己是有纪律要求的。当你懂得自律,那些困难都不算什么,人必须对自己负责。

她的自律,就是每天至少写作六小时,隔一天游泳1000米,几十年如一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孔子关于“自律”的论述。

美国著名的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在他的心理学杰作《少有人走的路》里有这样一句话: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不是节约,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层面的不滥用,而是古人说的“内束其心,外束其身,谨言慎行,审密周详,谦卑自牧”,在身心方面的自我节制、自己约束。

孔老师告诉我们:因为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有过失的,这样的人、乃至这种情况,都实在是很少见的。

「《论语》青春版」17 自律是必修课 | 讲经典

总是自我约束那么严,人就会变得谨小慎微、畏葸不前,是不是就缺少了锐意进取的勇气啊?

现在常听人说,“无知者无畏”,但我们需要的“无畏”应该不是“做自己高兴做的事”,或者采取一种不顾一切的态度。而是,首先能够战胜自己的感情,证明自己有控制自己命运的能力。如果任凭感情支配自己的行动,那便使自己成为了感情的奴隶。一个人,没有比被自己的感情所奴役而更不自由的了,还谈得上什么“无畏”“勇气”呢?

真正的自重、自爱,首先是不给别人批评自己的机会,这样的人,知道自律的重要性。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讷于言,“讷”,本来是不善于说话,木讷迟钝,这个“讷”字,从言,从内,表示有话在肚里,难以说出来。

每一个有所成就的人,都至少做好两个功课:管好自己的嘴巴,积极做好自己的事情。朱熹曾引用谢良佐的话进行说明:“放言易,故欲讷”,肆无忌惮地说话很容易,所以一定要出语谨慎;“力行难,故欲敏”,努力践行加强行动力是比较难的,所以积极敏捷、不要拖泥带水。

「《论语》青春版」17 自律是必修课 | 讲经典

强调“讷于言”,这跟现在的社会很不一致啊!现在是既要能干,又要敢说、会说。要“敏于事”没错,可关键时候谨小慎微不敢发言,发言的时候口齿不清、条理混乱,无论如何不是优点吧!

一个主张的价值当然离不开当时的社会实际,但是孔老师的这话在现在真的毫无价值了吗?

“讷于言”不是不会说、不敢说,还有一个意思是说话要谨慎。说话之前多考虑一下场合和听众,多考虑一下目的和气氛,多考虑一下效果和主题,这样的“讷于言”比不经大脑想说就说是不是要好一些?

「《论语》青春版」17 自律是必修课 | 讲经典

我很认可孔子主张的“敏于行”。一个人的行动力要非常强,而且是提前设计、目标坚定、关注结果的行动。现在流行的“拖延症”简直是要不得。

做事拖拉是个坏毛病,任何时代都是。一个人只说不做相当不好,做事迟缓,也是相当地不好。拖延症这东西,不是没效率的问题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给人的印象很坏,做了比不做还坏。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有德行的人是不会孤单、孤立的,为什么呢?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这里是讲,只要你道德高尚,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来亲近你。

这是一个越来越孤独的社会,然而,王勃有一句著名的诗却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一个人的品德为人,就像一片磁针石,总能吸引相同品性的人到你的身边来,所以说,有德之人,能招远人。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人们愿意归附到他身边,在他周围学习和生活。

举个更具体的例子,大舜的故事。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大舜所居之地,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就是对“德不孤,必有邻”最完美的注脚。

读过武侠小说的人一定对这话高度怀疑:独孤求败是孤独的,杨过和小龙女也没什么邻居,因此很多人都不信这句话。“高处不胜寒”嘛,顶尖的人一定是孤独的。

邻,是物理距离,也是心理距离。独处和没有朋友是两回事。

首先,“天才”和“好人”是两回事。对技术的追求和对德行的提升并不相同。

老师你这么一说,我忽然理解了很多社会热点:比如教授也可能道德低下,顶尖的专家却利用自己的技术去犯罪。

和人相处,最关键的还是“德”。德不孤必有邻,一个人,心浮气盛,总想踹社会两脚,和眼前的爹妈都处不好,哪能有邻?

跟朋友相处,也总是名利之争。别人比自己好,心里生气。别人不如自己,看不起他。这么想,哪能有邻?

就是对自己,也是今日看得比天高,明日看得比地低。自己和自己都处不好,哪能有邻?

等自己开始能体会爹妈的苦心,知道朋友的珍贵,知道自己的渺小,慢慢的,也就有志同道合的陪伴了,内心也不至于那么分裂纠结了。

一个留学欧洲的人和我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他一点都不孤独,交朋友对他来说是很简单的事,他只要在每个场合把真正的自我表现出来就好了,志同道合者就会像被磁针吸引一样聚集过来。

一个心态open而内心美好的人,敢于和能够表现真正的自己,打破心的牢笼,不去挑剔,也不去自怜自伤,能够欣赏和关怀,朋友当然不会少。

4.26

子游曰:“事君数(shuò),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这是孔子的学生子游的话。事君数、朋友数中的“数”,屡次、多次的意思。对这句话钱穆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事君交友,见有过,劝谏逼促,或过于烦琐,必受辱,或见疏;或求亲昵于君友,以逼促烦琐求之,亦必受辱,或见疏。

对上级、对朋友一个理:你跟领导打交道,看到对方有错,你当然要指出,可是反复不断喋喋不休的话,就该被嫌弃了;跟朋友一起玩,看到对方有错,你当然要指出,可是频繁琐碎唠里唠叨的话,哪个朋友那么贱,非要陪你玩。

第二种:若依教说义,于君友前数说已劳己长,或数说君友之短及其不是,亦将受辱见疏。跟别人相处,总是说自己的辛苦、自己的长处,总是说对方的短处、对方的不是,事事主观个体自我,“只考虑自己”都只能挨骂、被疏远。

是啊!即使你说的都对,别人也没有义务一定按照你说的去做,所以我认为这句话是在说,人与人相处应该有边界意识,越过了那个边界,不管你是不是好心,对方就会觉得不舒服,甚至感到威胁。

是的,无论对方是领导、是朋友、是亲人还是晚辈,都要对对方的主体性有明确的认识、充分的尊重。

劝谏君主太过殷勤急切,劝谏待朋友太过殷勤急切,都未免对对方侵入过多,而自己似乎也太“以真理自居”了,你就是真理本人吗?

无论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如果把握不住相处的边界(界限),不给彼此的关系赋予足够的“留白”,都会适得其反的。

儒家、道家都讲“知止”(懂得到哪里停下来),这可以理解为人与人相处要有“边界(界限)”。发现对方有所过失,也尽量践行“恕”道:通过换位思考,令对方清醒过来,自己也尝试着感受对方的感受,发现对方的需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