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线装书杂谈

 沪学 2019-11-05

那个时候我只有16岁,今天想来自然有点“悔其少作”的意味,但毕竟也是一段活过来的记忆,一切都随风而去,一切都顺其自然。到我今天的年纪,对什么都能忍受,也就不在意什么了。就像不久之前,有人在网上用我的名字发了一则“醒世短文”,真是有点扯淡,一是我一介草民,我写的文章都是鸡毛蒜皮的小文章,从来不涉及军国大事,二是我根本没有水平写出那样的文章。我在网上查到了最初发表这篇文章的出处,有朋友要我提起诉讼,我说保留这个权利。这日子大家过得都不容易,诉讼来诉讼去,只要我的权利不受到继续侵害,就放人家一马吧,得饶人处且饶人。就像那位我把我少年时代书写的字拿到网上去拍卖的朋友,我想,这些年他日子过得不好,大约是太拮据了,我能够为人家换个三瓜两枣,也是我的修行。

这都是故事,不提也罢。且说线装书,线装书的出现要有两个前提条件,众一是造纸术的发明,一是印刷术的诞生。雕版印刷书由隋唐五代发其端,到宋代得到发展,至明代达于鼎盛。一书多本的线装书还用纸板青布糊制成“函”收装,配以象牙别子。这种装帧,便于翻阅,不易破散,在我国书籍传统装帧技术上是最进步的,它一直流行了几百年,所以,“线装书”也成了我国古籍的别称。虽然经过岁月磨洗和文革巨变,我们今天依然还可以见到古代出版的书籍。

1980年代,我在上海电台做记者时,曾经采访过著名学者邓云乡先生,邓先生是北京人,学富五车,命运却将他送到上海电力学院教书,因此,不必看什么名校、名牌,全在于自己下功夫,金子即使扔在煤堆里也会发光的。1987年我去拜访邓云乡先生,他那时就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首先在于它的载体线装书,没有线装书,无处看线装书,不会看线装书,那就差不多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这个见识掷地有声。线装,是中国书籍装订形式发展史的一个阶段,是最接近现代意义的平装书的一个装订形式。在线装之前书籍的装订形式还有包背装、蝴蝶装、经折装等等。现实生活与藏书中,前面的几种装订形态早已退出了实用阶段,惟有线装书还残留在旧书店,作为中国古老文明的象征,虽然它饱受蒙尘之苦,也益发受到后人的崇敬。因此在我家的书柜里,除了大量现代版的平装图书,我也收过一些线装书,因为线装书的字体都比较大,“字大如钱”,不损目力,阅读时摊得开,合得拢,自由自在。自然好的书,在于内容,不论线装书还是平装书,都只是形式,读书的意念还是应厚今薄古,不能一味盲目线装这种形式的。

我国古代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这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可叹的是,如今传统书籍的修复任务非常艰巨。这种要沉下心来默默无闻干一辈子的行业,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是鲜有人能坚持下去的。这个行业与记忆面临断档之虞,人才十分匮乏。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对线装书的了解,特推送一组图片。

图为刻印佛经的刻经处。架子上都是排列整齐编号的经版

古老的雕版印刷,细看能发现这块版雕的是经书的书名签

在涂上墨的雕版上覆上纸,按压后就可以印出一页书,别以为这是个简单的事。墨的多少,按压的力道都有筋劲儿

在将印刷好的书页书口部分对齐,毛边略找一下

在将印刷好的书页按照顺序排好

在顺序排好后,将毛边切齐就可以装订了

在粘好硬皮封面后,贴上书签

刻经处内景,印刷经书的费用是寺庙向信众募集的

题图:在 传统书籍里比较常见的线装书

   2016年6月15日于沪上五角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