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绸和瓷器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出口创汇手段,为了能让来自中国的丝绸降价,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征战不休。罗马女人的虚荣甚至造成了罗马四成军团士兵血洒中东的悲惨局面。除了中国以外,还有五个强权民族凭借着丝绸富甲一方,成了人生赢家。
 这五个丝绸赢家中第一名当然是波斯人,别管是帕提亚波斯还是萨珊波斯都是凭本事涨价的行家。为了保住自己的中间商地位,它们都宁可让自家的首都被罗马人焚毁都不降价。波斯人手中的丝绸价格多少呢?公元六世纪初著名接盘侠查士丁尼皇帝一度对拜占庭商人下了死命令,要求和波斯奸商做生意时收购丝绸价格不能低于每磅15索里德,一枚“索里德”金币重4.48克,72枚“索里德”正好等于一镑黄金。波斯人不单会中间商赚差价,他们也会纺织精美的丝绸产品,波斯萨菲王朝就垄断了国内的丝绸生产,他们的丝绸质量高于西欧,被荷兰印度公司当做是中国丝绸的最佳替代品。
 查士丁尼皇帝为了不当冤大头,相处了两个计划。第一个计划就是寻找斯里兰卡丝绸充当替代品,斯里兰卡的丝绸其实同样是中国丝绸,为了打通通往斯里兰卡的商路,拜占庭在公元528年同波斯帝国再次开战(就是抢港口)。由于拜占庭缺乏远航到印度洋的能力,查士丁尼甚至不得不央求埃塞俄比亚的黑人奸商,要他们替拜占庭从斯里兰卡进口中国生丝。由于埃塞俄比亚人已经同波斯帝国达成了默契,这个计划没有成功。查士丁尼的第二个计划意外地获得了成功,他像重金求子一样寻求丝绸的“种子”,两个景教僧人不远万里从中国走私到了蚕茧和桑树苗。拜占庭因此将大量的桑树种植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这一举措甚至改变了该地的名称,中世纪的西方人都把它叫做莫里亚(种植桑树的地方)。拜占庭皇室亲自建立了5个由政府主导的行会,垄断丝绸的生产成了,并把丝绸不断卖到西欧,拜占庭也在丝绸贸易的暴利下再度成了人人羡慕的赢家。

 拜占庭的成功也让意大利人和诺曼人羡慕不已,屌丝逆袭的霍特维尔王朝就把抢丝绸看作是家族的头等大事。霍特维尔家族的强人们多次杀向伯罗奔尼撒半岛等地,甚至一度打到了君士坦丁堡城下,他们虽然没抢来皇帝宝座,却把成群结队的拜占庭纺织工人带回了西西里老家。西西里岛也因为发达的丝绸生产成了中世纪欧洲最富庶的领地,霍亨斯陶芬家族甚至把家族重心转移到那里。西西里也把从生产技术传播到了那不勒斯、卢卡、米兰等地,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们因此成了欧洲最富有的地方。 丝绸纺织技术同样传播到了法国,成了马赛等地的支柱产业,从路易十一父子到拿破仑时代,丝绸产业都是法国手工业的明珠。 最后一个凭借丝绸崛起的赢家就是日本,日本同中国离得近,但是近代以前日本人一直都是中国丝绸的冤大头。为了抢夺丝绸,日本武士甚至不得不充当倭寇。近代以后日本才凭借丝绸工业崛起,在美国的人造丝发明以前,日本出口贸易的三成八都靠丝绸。 丝绸的故事还有很多,除了这五个人生赢家的故事,突厥人也和丝绸有着不解的孽缘,我们下次再说。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英国皇家骑兵卫队用的原来是这款刀:哥特式军刀小传

中世纪的英国人最烦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