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审美赏析

 123xyz123 2019-11-05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审美赏析

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歌是王维的代表作之一。“山东”即华山以东,也就是诗人的故乡蒲州。全是如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诗歌起句一个“独”字,造境突兀,既表明诗人身处他乡,举目无亲、孑然孤单的处境,同时又暗示了诗人寂寞凄凉的心境。同时,一句诗中两个“异”字连用,诗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不但表现了诗人远离家乡,“独”处“异乡”的现状,而且强调了诗人独处异乡时的孤独之感。这样,为整首诗歌奠定了凄楚的情感基调。

 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紧承上句而来。其中“每逢”二字用得很妙,这不但表明每到节日来临时所产生的思亲之感,而且暗示着“独在异乡为异客”那种忧伤的处境。接着一个“倍”字,不但暗示了平日经常思亲,而且突出了“九月九日”全家团聚的“佳节”思亲之情的强烈。一个“佳”字,透露出诗人对“节日”的希望与亲切,暗示着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句是从正面描写诗人自己在佳节来临时“倍”加思念亲人的感受。

第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接上句内容一转,由自己一方转到家乡兄弟们(亲人)活动,叙事视角转换。这里,诗人由自己思亲而想到亲人节日必然也在想念自己的情景。这样的想象不是虚假的,而是自己对在家时生活的回忆。句中一个“遥”字,不但强调了自己离开家乡而身处“异乡”,而且拓展了诗歌的空间,从而易于思维的推进与发散,改变叙述视角。这样,通过视角的叙述变换,暗示着昔日亲人团聚的欢乐之情,并在今夕的对比中,思念亲人的情感抒发的更为深沉,从而更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四句“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诗歌的结尾,是诗人思亲之情的集中表现。诗句中,一个“遍”字与一个“一”字照应,更好地表现出了诗人身在他乡成为“异客”的孤独之感。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情感,而是借助于形象了,含蓄地予以表现。在中国,重阳节深受人们重视,因为那是团圆的节日。在这一天,全家人还要登高远望,佩茱萸饮菊花酒(据说可以消灾避邪)。可以说,这个节日是很有意义的。因此,在诗歌中,诗人借助重阳佳节佩茱萸登高的活动,自然就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并设想兄弟们在登高时缺了自己而产生的不愉快心情来反衬诗人自己的思亲之情。这样,不但表现出“忆”字所蕴含的情感,而且使诗歌含蓄蕴藉,委婉动人,耐人寻味,同时也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从而提高了诗歌的审美效果。
 总之,这是一首描写“异乡异客”在节日思亲的佳作。在艺术上,这首诗体现出视角的变换和细节的描写,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真挚而忧伤的情感。同时,在诗歌中也表现出特定的时代和地方特色,很富有传统文化意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