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槠~情~思

 南山乔松 2019-11-05

/洪敬漳

1

初冬的婺源,不仅有醉人的如画田园,还有诱人的稀有山珍——苦槠。

我们村的水口林里,有十来棵两三个成人合抱粗的苦槠树,一到秋末冬初,苦槠树下便有许多人在捡拾它自然掉落的籽——苦槠子。

拾苦槠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捡拾苦槠的人要有耐性,大晴天时,苦槠掉落不多,大半天只拾半升多点,有时只拾一两把。要是遇上下雨天,半夜里或天未亮,许多人就披戴雨具,举着松明或手电去捡拾。

因苦槠子的壳遇雨受水涨开,苦槠子就掉落多。一晚上,拾得多的人能拾7-8升,拾得少的人也能拾个2-3升。

双休日,苦槠树下成了孩子们的阵地。他们一手拿个饮料瓶或方便袋,一手握根树枝,蹲着身子或弯着腰,用树枝翻着地上的树叶,仔细地搜寻着……

下雨天捡拾

全家齐动员

夜里打手电

收获满满

2

苦槠子生嚼时带有苦味,这是不能直接食用的,拾回家后要放在太阳底下晒,直晒到苦槠子裂开口子,再用一块菜碟般大的石块在苦槠子上碾磨,然后拣出果肉。

苦槠子要晒干,不晒干,一则碾磨时果肉碎成粉末,二则苦槠淀粉难沉淀,三则不易提取头粉。

果肉要及时放入缸或桶里用清水浸泡,一般要浸泡3-5天,每天换一次水。不浸泡,做出的苦槠豆腐涩味重。

然后用石磨磨浆,现在改用机器磨。磨出的苦槠浆还不能直接做豆腐,因浆内含有粗渣,这渣既有涩味,又影响食用口感。


果肉

因此要用白棉布做的袋子摆粉,滤去粗渣在袋里一次装一勺苦槠浆,然后放在装了山泉水的小桶里反复摆动,挤压,清洗,直洗到水不浑为止。

这洗过苦槠浆的水要放置一夜。夜里气温低,浑水遇冷易沉淀。倒掉桶中清水,桶底便有一两厘米厚手感细膩的沉淀物——苦槠淀粉。

苦槠渣也是宝,它是仔猪健脾开胃,止泻之良药。

最辛苦的一道工序:

摆粉,滤渣,出粉

苦槠淀粉分次粉是件讲究技巧的活儿。先将各桶的沉淀物并入一个较大的桶桶要放在家中不动的地方加清水充分搅拌成稀液,然后用锅铲柄在桶中按一个方向快速搅动,待桶中出现漩涡时,抽出锅铲柄。桶要静置一两天,让桶中苦槠淀粉再次充分沉淀。

趁有太阳的天气,倒掉桶中清水,倒出糊状次粉,再用布袋装些草木灰,放在桶中苦槠粉上,待吸去苦槠粉中部分水份后拿掉,你便看到桶中一层土色的苦槠粉——次粉,又称麻粉。

铲开次粉,下层便出现白色的头粉。将次粉铲出做苦槠豆腐,头粉铲出放在竹匾中搓细晒干。干粉方便储存、携带,还便于随时冲泡和制作豆腐、粉皮、线粉……

▲分出头次粉的搅拌

上面一层是次粉,麻色

下面一层白色,为头粉

优质白色头粉

3

苦槠豆腐做法与泡藕粉相似。头粉上乘,不分头次粉适中,次粉较差。

取苦槠粉若干,用适量凉水将苦槠粉搅成稀糊,然后用开水冲泡。冲泡时要边倒开水边搅拌,待盆中的苦槠粉凝结变色,冷却后就成了豆腐。

这种做法适用量少,好处是方便快捷,什么时候都行。如果量大,还是烧大铁锅制作为好。

制作好的苦槠豆腐,散发着天然的香气,令人垂涎三尺。

切割好的苦槠豆腐似砖块,放在山泉水里浸着,每隔两三天换一次水,这样放一个来月都不坏。

苦槠豆腐经山泉水浸泡后,极像吸饱水的海绵,肥肥的块头,略微透明,色泽诱人。

苦槠粉可制作好几种菜煮苦槠豆腐,风味独特,观之如美玉凝脂,食之柔嫩鲜爽;炒苦槠豆腐,美味可口;煮苦槠粉皮,爽滑清香;炒苦槠线粉,筋道鲜滑;搅苦槠糊,鲜爽清香……另外还作勾芡用粉。

说到苦槠粉作勾芡用粉,不由得让人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受自然灾害,粮食歉收,人们便在稀如清水的粥里加些苦槠粉,使稀粥黏稠,借此果腹度饥荒。

4

苦槠粉除了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外,还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清热解毒,降脂降压,解积化淤等。

苦槠粉减肥,止泻的功效极佳。直到今天,我们村在家的村民无一“胖墩”;要是遇上拉稀,吃一碗泡苦槠粉便止泻,比泻痢停还灵。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人们一遇拉稀就靠吃泡苦槠粉来止泻,即使医药不缺的今天,人们还是相信用它来止泻。因此,苦槠粉又成了居家必备之“药品”。

现在乡亲们生活好了,早已不需要靠着苦槠充饥了,但是人们非常青睐这无污染,绿色健康的食品,所以,一到这个季节,人们就都要去捡拾它,制作各种苦槠佳肴。

因为它除解人们的舌尖记忆,慰藉游子们的乡愁外,更主要的是它成了极具婺源地方特色的一种饮食民俗,深深地渗入了人们的骨髓!

END

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属于原著作者

 作品推荐  

(直接点击蓝字即可阅读)

我们写的传统文学让你泪崩,如《我的母亲》《我的父亲》《我的爷爷奶奶》《买肉》《卖梨》《那年中秋夜》等

我们写的纯恋很优美,如《我的青春遇到她 上》《我的青春遇到她 下》《恋时光 上》《恋时光 下》《那些年追女孩 上》《那些年追女孩 下情缘》等;

我们写的拾光情感真挚,如砍萝卜树》《家乡的河》《村斗》《老屋 1》《老屋 2电影旧时光》《电视旧时光等;

我们写的地方志均是史诗巨献,如《婺源历史》《婺源战史》《沙城李传奇等;

我们写的民间故事你脑洞大开,如《彭城前传》《彭城传奇》《云龙传奇等;

我们写的人物传记创意非凡,如《男人的情怀》《树木缘》《我的后半生等;

我们写的历史事件独具风格,如《三家分晋》《沙丘宫变》《最佳投资》《沙丘政变》《奇葩女人 上》《奇葩女人 下)幸运的两帝》《母女大冒险》《激变玄武门 全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