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旧时光

 南山乔松 2019-11-05

南山有乔松

山有南木  南有乔松

不见子都  乃见狂徒

电影旧时光

1

最早的电影记忆是父母去婺源县电影院看《红楼梦》。

电影放映的前几天,村里就传开了,全村人都在谈论《红楼梦》。这是部里程碑式的电影(观影14亿人次),影响比后来的《少林寺》(5亿人次)要大很多。

早期的电影都是戏剧电影,比如《天仙配》《牛郎织女》,还有这部《红楼梦》。我们很难想象老一辈人对唱戏与戏剧电影的津津乐道和执着劲。

父亲还算识几个字,母亲目不识丁,而且ta们只会说方言家乡话,所以后来的电视里都是讲普通话,ta们看着看着就睡觉了。

而我们恰恰相反。我小时候看唱戏或戏剧电影最想睡觉,看着听着就打瞌睡,即使后来大了还是受不了,总觉得几句话可以讲清楚的事,干嘛非要叽叽歪歪唱上好几分钟。

黄梅戏节奏还快点,越剧也马马虎虎,就那京剧拖沓冗长,简直是懒婆娘裹脚,又臭又长,当时觉得真有病!不是戏迷,不懂国粹,没有共同语言。

我查了一下,这部《红楼梦》应该是1962年拍的戏剧电影,文革期间搁置,1978年文革结束全国重映。就应该是这次。

为了看这部电影,一,生产队里专门放假,这在当时大干快干、不干偷懒、又红又专、要奋进不要落后的人民公社年代,够可以的了!搞得声势浩大吧。

二,全员观影,万人空巷呀。因为我们沙城李离县城有30里路,但是30里路阻挡不了大家看《红楼梦》的无限热情,村里凡是可以走路进县的人基本都去看了这部电影。

在艰苦的劳动中,农民难得有个机会放松放松。尤其是劳苦功高的父母那辈人,ta们长在旧社会,可以出力或者青壮年赶上解放,毫无条件、毫不保留地参加了国家建设。

Ta们在一穷二白、断壁残垣上建设国家,自己都吃不饱。还经历了三反五反,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革…真苦呀!

在那个艰苦而又诸多限制的年代,也许这样的时刻,对年轻人来说才叫自由,不用去生产队里上工,没有人来唠叨家务,去县城这种大地方,纯玩,最高级娱乐---观影。太美了!

2

那时,还是住老屋,解放后分的原来地主郑革非的老屋。一大早,中中根娥就来家里,中中喊父亲:“天赐爷呢,走呐。”根娥喊母亲:“爱兰叻,去啦,去喽。”

父亲背着手,母亲扎个头巾,ta们一起进县了。整个村里都是呼朋唤友的声音,个个兴高采烈。我觉得,这比ta们过年还开心。

据说,父亲当年就是经常带母亲到处去十乡八路看戏这么样把母亲弄进了门,以前的事我没有看见,这次是我记事以来印象中父母最浪漫的一次!

傍晚时分,大家陆续回家了。然后叽叽喳喳地说着一天见闻,说婺源电影院场场爆满,好着村里几个老人家有经验,让大家晚一天去,否则都买不上票就要白走一趟了;

说县城就是大地方,人就是多,热闹,街上都是人,来去一路上也是人,真不晓得ta们有什么事要去县城(实际不是一样去看电影吗)

说县城大地方东西就是多,我看了,有一种布料好看,秋口还没得卖,还有一种和你身上衣裳差不多,你买的时候多少钱,看看县城里东西贵还是秋口东西贵;

说你们昼饭(即午饭)怎么解决的,吃包子没有,我们吃清汤(即馄饨)的,哇,你们几个人有豪哩,炒菜呀,哇,还辣椒炒猪肉,真美哩…

最后感叹,要是县城里的人多好!不是县城里离县城近也好。

母亲如意地看电影了。不知是父亲对电影没有兴趣只是下县去凑热闹,还是他终归不舍得钱,他没有看电影。可喜的是父亲带来了县城的肉包。

我吃了,并没有感到因为是县城的包子就觉得特别好吃,反而觉得不如我们秋口的包子好吃,不知是不是包子冷了的缘故。不过如此!我想象中的美好县城第一次出现瑕疵。

想象总是美好的。现实不一样。

3

婺源县城有电影院,乡村没有这样的好条件,于是,那些年,露天电影一直是受大众欢迎的。

露天电影,既然是露天,故雨天就糟糕。是,每村都有晒谷场,是放映露天电影的好地方,一旦下雨,就移到生产队仓库茶制厂里放映。

在秋口乡政府(那时都叫乡,后改镇)和秋口各单位放映露天电影时,遇到小雨坚持放,如果下大雨了就不得不停映。真有这种情况,心里很失落,特别是遇到没有看过的电影,不知道结局很纠心,没办法,只能悻悻回家。

也不知当年放映露天电影是乡政府谋给人们的福利,还是国家靠电影宣传政策,反正最初基本都是秋口乡政府放映电影,在乡政府那个高于地面1.5米的广场上。好多场景至今还历历在目。

其次是秋口各单位放电影。在那个计划经济、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不论是国家单位还是集体单位,只要生产出来东西都被抢光,所以单位很吃香。故单位是有经济实力放映几场露天电影作福利的。

看露天电影的半径不超过5里。我们沙城李离秋口乡政府所在地---秋口()3里,所以上面说的秋口乡政府和秋口街上各单位放映的露天电影均可以享受。那些超过5里以上的村庄来秋口看电影,就不方便了。

现在想想,离秋口比较近、交通还算比较方便的沙城李比那些远远的山坞角落还是有优势的,比如娱乐生活,比如露天电影,比如可以进电影院(秋口电影院后来建成了)看电影。

除了秋口,沙城俞大队的电影一场不落,隔壁几乎看不出来两个村的林场更不必说。刚好5里路的上街沙城洪放电影,沙城李人未必都去。同样是处在5里路的上河放电影,不知什么原因,在印象中沙城李人几乎不去看。

我家在上街和沙城洪有亲戚。在娱乐极其少的那时,放电影是大事。一般是亲戚让人带口信或者亲自来家邀请,然后我们早早过去,在亲戚家吃晚饭然后看电影,电影结束最后返家。

有人特别困惑,当年又没有手机,又没有电话,怎么消息那么灵通。其实原因也简单,亲戚传来消息后,农村兴串门和吃饭驮碗集中吹牛,很快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一个村里村头村尾妇孺皆知。

4

露天电影伴随了我的童年、小学和初中。

记得我看的第一个电影是《忠烈千秋》。秋口老林管站先放。然后秋口农机厂放电影,又是《忠烈千秋》。然后秋口下街放电影,还是《忠烈千秋》。千秋,真是没完没了了。

露天电影重复率相当高。我们沙城李刚刚放电影《天仙配》《牛郎织女》。过一阵,沙城俞放电影,又是《天仙配》《牛郎织女》。好不容易到沙城洪去看场电影,还是《天仙配》《牛郎织女》。哎,走路都没劲啦。

要么就是《刘三姐》《一江春水向东流》,要么就是《孔雀公主》《大篷车》…还有就是《上甘岭》《英雄儿女》《老街》《董存瑞》等。

每当村里要放电影了,大人很高兴,我们小孩就像是过节,节目很多。先是拿凳子占位置,冬天火桶都上,一般抢占放映机正前边的位置。然后是看稀奇古怪,看挂幕布,看放映员装机器与试放。试放时,手在投影中做把戏。

直到电影放映前,是一遍又一遍地放歌,反正听到《一条大河波浪宽》《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最多,我们小朋友是一遍又一遍地玩闹。

真正电影开始,一静下来,我们就想睡觉。因为我们小孩知道什么,屁也看不懂,也就是放到打战时瞎看个热闹。温故而知新!好多小时候看的电影,以后长大有机会重看才懂。

小时候觉得电影的幕布大大的,高高的,人多多的。可能那是人小的缘故,看什么都觉得大。实则不然,暑假里我们小区放露天电影,仔细看了看,其实一切很简单的。而且,再也没有那么多人观影了。

但,我们仍然怀念以前看露天电影的时光。

那时没有手电筒。电影放完走夜路回家,一种是点虫明(锯树劈柴时留下来的松树油脂)照路,一种是点看马杆(,油麦菜茎制成)。对世间万物来说,优缺点从来就是孪生兄弟!虫明照明持久,但怕风,风一吹就灭;看马杆高亮度、不怕风,但易耗,家里没有那么多。

那时,母亲一直照看着大姐家两个外甥。去外村看电影,得带去呀。于是就用腰带背着外甥去看电影。路远无轻担!逐渐长大的我想分担母亲的负担,于是,先背一段路,然后背个单趟,再后来就可以背个来回了。

小时候就盼快快长大,长出力气干活,减轻家里负担。每当做到,不管多少,都很有成就感。

5

露天电影带来的不只有快乐哦。

大概4-5岁吧,我跟随父母去村外看露天电影,竟出了点意外,弄得大晚上我一个人回家,吓得要死。

那次,是秋口农机厂放电影,就在厂门口刚刚平整过的空地上。开始都是正常的,大人们看电影,我们小朋友打闹。

一阵没心没肺的玩闹后,太累了想睡觉。我看有小朋友在旁边水泥地上睡觉,就没有回父亲身边,顺势就睡下了。这一睡不打紧,睡到了电影散场还没醒。

也许是父母要照顾妹妹一时忽略了我的缘故,也许是父母以为姐姐带我走了,故电影散场之后,他们就匆匆回家了。

我一觉醒来,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一看,傻眼了,周围没有人,远处街上影影绰绰好像还有几个人。我吓坏了,拔腿就往家跑。

那个时代几乎夜不闭户。人们心地单纯和热忱,哪来的什么人贩子,一个我那么小的小孩子落单这方面没有问题。

秋口街上好歹路两边就是人家,偶尔有灯光,我还不怎么害怕。过了油炸和畜牧兽医站,路边就没有人家了,天太晚,夜太黑,人太小,很害怕。

再往家乡的沙城李渡船那一看,只有稀疏的火光,差不多应该是最后一船稀稀拉拉几个看电影的人都已经过河了。那意味着还有2-3里马路上没有同伴,我要一个人走,这…不容易!

一路上有4个山坞,还有一个阴森森的亭,都是吓人的地方,白天我们小朋友都离得远远的,何况夜晚就我一人。我害怕得想哭,又不敢哭,怕哭声暴露目标招来鬼。

边跑,边哭,边忍,提着心跑过那个吓人的亭,马上就要走到传说中最吓人的蒙蒙坞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又吓又急又怕。

这时,河对岸传来了一个亮亮的火把和父亲的喊声,应该是父母回家后一看少了我,回头找我来了。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大喊着答应了两声,然后就忍不住大哭起来。

父亲过了渡船,一把把我搂在怀里。

6

文革结束有新气象,比如秋口建了座电影院。除了继续看露天电影,现在有了新的生活方式---进电影院看电影,风雨无阻,起威!

80-85年是电影院最红火的黄金时期。

那时,在电影院工作是令人羡慕的,不论你是卖票还是看门。这都要凭关系,弄进去的,一般人就不要想了。

秋口,在那个年代是婺源县里比较好的乡,不但有农机厂这样的第二产业,还有众多的第三产业,比如秋口电影院与秋口饭店这样的服务业,比如茶站这样的商业,比如秋口中心小学这样的教育等。

电影票从3分涨到5分,在5分的时候,我看的电影最多,比如《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等。那时,电影开场前一遍一遍听的歌变成了苏小明的《军港之夜》。

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跟露天电影还真不一样。当时会问,看什么电影?答,宽银幕某某电影。宽银幕,多气派,多自豪。

小学之前看电影不懂剧情,初中之前看电影不懂得明星,也只有高中以后才会正式电影。后来去重温老电影,才知道唐国强、朱时茂、吴秀波曾经演了不少电影。

在秋口中心小学和秋口中学读书时,学校有没有包场?忘记了。婺源二中时,有,比如包场《妈妈再爱我一次》《黑太阳731》。

不论露天电影还是秋口电影院电影,阴差阳错,大家看到的老电影总是有差别。比如我就没有看过《小花》《少林寺》《流浪者》《南征北战》等,但是我对《桥》《洪湖赤卫队》《黑三角》《神秘的大佛》等老电影却熟悉。

1980年的《庐山恋》是第一部有吻戏的、还有男女主角游泳的大胆电影,所以很轰动。当然,说到电影必须提到《少林寺》。

7

1982年,中港合作拍摄的、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刮起一股猛烈的旋风,尤其对65-75年出生的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秋口电影院放《少林寺》的时候,第一天场场爆满,票价是12分。以前的电影都是5分,这突然涨到12分,就是这个0.12元促使我走进不了电影院。

5分可以找父母要,但是12,我觉得有点多,不敢开口向父母要。其实父母床头柜里放了些1分、2分的零钱,拿走再凑凑也差不多可以凑到0.12元,但是最后我还是没有拿。

没票进场,可不可以偷进秋口电影院?以前可以,这次不行了!秋口电影院厕所那,有两处围墙封闭不了,可以爬进人。

曾经有人把一处围墙砸开一个大洞,电影院又给砌好了。那大家就直接翻围墙进来,但是在放映《少林寺》之前,电影院又把两处围墙加高了,还专门派一个人守在这个地方,大家还怎么爬进去!

于是,没票的小朋友就爬到电影院的窗户上去看。窗户蒙上了黑布,一掀开,刺眼的太阳光立即射进黑漆漆的电影院,太显眼。于是,电影院又派人去驱赶窗户上的人。

后来,我们也不掀黑布了,只能从那么一点小逢里朝里看,几个小朋友轮流看。没有轮到的只能听听过过瘾,里面打得哈哈嚯哈,,,,,听得心痒痒,没办法。

《少林寺》,这次错过,后来露天电影也因各种原因均错过。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才从头到尾好好看了一遍,也就那样。

有时是遗憾产生美!

8

《少林寺》的巨大影响不是那爆满的几天N场电影,它对人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害人不浅!

比如无所事事不务正业的人开始崇尚暴力了,以学业为重的学生也开始动不动拳脚相向了,连与农田打交道的朴实的农民也开始有事没事吵架干仗了…有的人直接奔赴少林寺学武去了。

社会上一片哈哈嚯哈,,哈哈嚯哈,

比如我们沙城李,年轻人带着一浪小朋友分边打仗,不打疼不散。林场上,我就亲眼看见高××让颜××和俞××两人与他对打,有伤了才停,看得我胆战心惊。

城市里还有一批失业大军正无所事事呐,《少林寺》来得正是时候,跟它学,什么事,一个字,打!还好,小钢炮喜欢时不时来个严打。

不要来驳斥说,不能怪《少林寺》,只能怪各人自己。

《少林寺》唤醒了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那种热血、冲动、叛逆、不顾一切。学坏容易学好难。

PS:关于大学里的电影记忆,可以点击右边书名号里蓝字题目《大学包电影》直接阅读。

图/中国第一位去美国发展的影星

END

作者简介  作品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